浅析如何构建理想堂

发布者:熊刚     所属单位:上饶县第七中学     发布时间:2015-10-20    浏览数:0

 

 浅析如何构建理想堂

上饶县七中熊刚  2015.10.20

对理想课堂的探索从来就没停止过,尤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的教学也呈现了多样化。很多人都反思过我心中的理想课堂,但却很少反思:理想课堂是怎样形成的,即:怎样构筑理想课堂?理想课堂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因此,导致了理论上研究的铺天盖地,而实践操作层面上研究的却相形见拙。我个人认为,理想课堂没有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有的只是不断地去探索,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可以认为是成功的。

  一、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在愉快、平和的时候,接受的信息最多,学习效果往往也最好。无数的实验证明,在安静的气氛里学到的东西远比在嘈杂的环境下掌握得好。毛泽东同志曾在闹市里读书,那并非说明那里的气氛好,而是毛主席为了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的抗干扰能力。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要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实在太重要了。当然,仅仅是安静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前面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在课堂上一个个闷不做声,没有积极地去思考,光保持形式上的安静,同样达不到效果。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去学习,作为学生,要跟上老师的节拍,这样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因此,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留些时间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动手实践,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学习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有效参与意识和主动学习意识,同时,还有助于老师和学生共同进步。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师者,古人就将其定义为传道、授业、解惑,所以,教师的作用不可小觑。如果教师自身没有很好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很难想象他所教的学生能有多大的成绩。老师的个人水平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也有很大的作用,有时候影响深远。我还在中学读书的时候,记得语文老师为了让我们记住古时字体的演变过程,就用谐音说了句眼睛小、立刻找寻,寓意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十六年过去了,现在自己已是老师了,对当年老师所教还是记忆犹深。由此可见,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一句话、一个比方、一个典故就会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脑子里生根发芽。我对理想课堂的认识是:形式要多样、内容要新颖、结构要严谨。要做到此,很不容易。在研究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统筹兼顾,要以探究学习为主,力求让学生自己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生发展过程,并独立解决问题。当然也就离不开全员参与,既要承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又要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得到全面、主动的发展。作为教师,要认真系统地学习教学理论,以科学的理念指导教学,研究新的教学方法适应教学的多样化。作为教师,应该多学习最新的报刊、杂志上有关课程方案的解读和课程标准解读的相关文章,注重借鉴他山之石,博采众长,广泛收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和成功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争取有所得,有所悟,并做好详细的笔记,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畅谈学习中的体会,使自己取得长足的进步。

  三、坚持互动的教学模式
  作为老师,不是简单地在讲台前讲个不停,作为学生,也同样不只是竖起耳朵听老师讲课就可以了。师生之间不再是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不再纯粹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而是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作为平等的首席与学生共同探索问题,交流思想,互相启迪,相互磨砺,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在探究真理的过程中磨练意志,体会成功,感受快乐。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早已被淘汰,我们更需要的是互动而有灵性的教学模式。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许多电视节目是从主持人与观众或者听众聊天开始的,在轻松愉快的聊天中,心与心之间能够沟通了,距离感也消失了,节目也就开始了。真正的教学,其实未必是认认真真,一板一眼地教,应该富有亲和力,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自由、活泼、平等的学习氛围,这样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师生间少不了愉快的交流合作,老师能够走近学生,和他们平等的促膝交谈,相信没有哪个学生喜欢每天都面对着一个表情严肃、令人敬而远之的老师,所以,我认为,要构筑起理想课堂,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应走进学生的世界,尊重学生并和学生建立起平等合作的相互关系。无数的事实也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最佳的学习效果,出人意料的教学创造都来自于师生共同创造的融洽的关系。这样的课堂或许就是自然真实的课堂,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课堂,教师的亲和力正是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前提。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高水平的教育有赖于高水平的管理者的素养。只有深刻理解了这句话,在构建理想课堂中体现出这种理念,才有利于理想课堂的和谐发展。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抓住课堂教学质量,才是抓住了学校发展的关键点。理想课堂的质量,当然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点。对于我们老师来说,着力于培养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修养,融入到学生中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内心深处的潜能,在课堂上与他们产生共鸣,必然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正是我们为师者所希望的,也是我们所要努力的。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