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发布者:涂强     所属单位:南昌市第十六中学     发布时间:2015-10-25    浏览数:0

国家教育部提出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逐渐进入了校园,进入了千家万户。网络的不断发展悄然改变着学习,工作方式和传统的生活习惯。它在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心理,行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伪科学,不健康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一.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青少年处于未成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从生理上讲,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肩宽等继续发育,内脏器官趋于成熟,精力旺盛,情感日益丰富,性意识也逐渐孕育成熟。随着大脑的发育,辨证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认识记忆能力进入最佳状态。因此,青少年在心理上形成了若干共同的特征。

1.独立意识明显增强。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形成与发展的时期。自我意识的强化,标志着一个人开始走向成熟。由于独立意识的增强,使得青少年乐于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以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华。这本是一种进步,但是由于涉世不深,阅历浅薄,世界观还没有成熟,办事易主观武断,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忠告,有时还会干出自以为得意,实则幼稚荒唐的事情。

2.感情丰富,但波动性较大。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由于身心都处于迅速发育时期,但生活经验不足,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感情容易波动,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急于求成,取得一点成绩便可能沾沾自喜,稍遇挫折就可能悲观失望。青少年渴望别人的关怀理解,但由于青少年时期特有的闭锁心理,又不肯主动打开心扉,主动与陌生人交往,所以热情奔放的青少年又有时有孤独感。

     3  富有理想,但又有一定的盲目性。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渐强化,对人的价值的思考和追求,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已成为青少年相当强烈的心理欲望。但是,由于缺乏经验,不成熟,再加上思维方式偏激,求新心切而又急于表现自己,他们往往容易被各种思潮所诱惑,有盲目随从和盲目反对的倾向时;求知欲望的强烈而又缺乏鉴别力,有时会饥不择食,良莠不分,表现出一定的冲动性。

二.网络时代青少年存在的心理矛盾

    青春期由于发育引起的生理变化容易引起心理上的波动,青少年心理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而特别是在当今的网络时代,这些问题热别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闭锁性和开放性的矛盾。青少年心理闭锁性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向别人透露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对自己的父母也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这种心理闭锁性常使青少年深感孤独。然而青少年心理又有开放性,他们处于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时期,内在潜力很大且急于显露出来;另一方面,青少年要掌握更多的知识,要了解社会,要得到他人的帮助,这一切都需要同其他人加强信息交流,思想沟通和感情联络才能实现。网络为此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2,求知欲与识别力的矛盾。青少年的求知欲很强,乐于接受新知识和新观点,然而,由于他们的识别能力有限,有时会真假不分,甚至吸取一些糟粕。他们对网络上的众多知识,往往很难做出全面,恰当的评价,容易良莠不分,真伪不辩。这种求知欲和识别力的矛盾在不少青少年上表现得较为突出。

3  性心理的矛盾。青少年时期,心理逐渐成熟,而心理尚未成熟。此时,青少年的性心理健康问题较多,主要有对性的好奇与敏感,性冲动的捆扰,以及如何与异性交往等问题。因此,他们想知道性知识,但又无法知道。大多数的学生发生性行为是受黄色书籍,网站的诱惑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但青少年在面队性问题时,由于认知的缺陷,他们分不清科学的知识和淫秽的界限,导致产生许多与性有关的心理矛盾。

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发展阶段决定了他们处于一个渴望社交,但又患得患失的矛盾期。因为社会开放程度和社会道德限制,青少年情感和性需要往往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而网络恰好提供了机会。今天的青少年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与同伴交流机会较少,网络的出新,使青少年可以以不同的身份在网上与人聊天,交友。在网上,他们可以找到很多与自己行为和想法相似的“伙伴”,这使他们对网络有一种归属感和依赖感。这种情感上的满足使他们思网不归,沉迷其中。

三.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负面影响

1,网络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影响

一方面,网络信息可能会引发青少年道德认知的冲突。我国是道德教育一元化国家,网络空间打破了青少年与学校,家庭,社会道德教育的传统模式,使得不同种族,国家间的多元化网络伦理信息与青少年头脑中已有的和正在形成的道德观念经常发生冲突与碰撞。另一方面,网络获取了青少年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成长的土壤和空间,引发了道德行为的失衡与异化。青少年的道德感情以直觉的道德情感和形象性的道德情感为主,而这种道德情感的产生与直接的道德情境和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但网络又提供不了相应的道德情境,所以,青少年因迷恋上网,致使人际交往减少,直觉的和形象的道德情感体验减少,最终导致用来丰富青少年道德情感体验,陪眼道德意志品质的许多途径和方法发挥不了作用。

2,网络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影响

脱离现实人类社会,沉溺于网络社会中,容易引发青少年的非人性化倾向,从而影响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健康的人格是在不断地满足需要和追求自我实现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个体在满足需要,追求理想实现的过程中,遭遇压力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要想成功,必须经受挫折和压力,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而有些青少年却把网络当作逃避现实的一种选择,他们希望在网上弥补无法满足的需要,寻找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追求一种虚拟价值的实现和幻想的成功。还有,网络上的黄色可能成为青少年变态人格的祸根。

3,过度迷恋网络易导致“因特网综合症”

现代人在充分享受着网络给自己带来的诸多方便与乐趣,营养的同时,也正经受着它带来的种种心理困惑甚至痛苦。“因特网综合症”是指长期沉溺与网络而给人们的心理,生理造成的病态反映。其症状表现为每天不自觉地花大量时间上网,无法控制,产生类似吸毒上瘾的症状,如:头晕,目眩,恶心,无力等。不久前美国正式宣布“因特网综合症”为一种心理疾病。

四.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基于上述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的认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随着网络的发展采取相对应的对策。

1,           加强与青少年的交流对话。在现代社会,人们缺少了相互之间的谚语交流和沟通,就等于失去了表现自我,发泄情绪的畅通管道,心灵会被冷漠吞噬。不少青少年除了做功课,就是和电脑打交道,逐渐养成沉默寡言,独来独往的习惯,进而出现心理障碍,交际能力得不到培养。

我们可以逐步建立学校心理辅导体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使学生以正确的心态接受网络教育;通过网络建立心理咨询室,开设网上沟通栏目和设立信箱等方式,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2.用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吸引青少年。重视个性与社会性的协调,个性的发展是以社会性的发展为前提的。知识经济尤其是网络经济是一个全心的个性化的时代,为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提供了空前的优越环境。

国外一些社区推广一种被称为“啪啦啪啦“的减肥舞蹈,适应青少年的爱美心理。还为青少年开辟农场生态旅游,组织青少年参加爬山,钻地道等等各种有趣的活动。最后,家长对指导孩子的网络学习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应当不断学习,尽快谶纬孩子网络教育的引路人。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探索的课题,只有做青少年的知心人,深入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动向,心理特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更好的尽己所能,让青少年更好地享有安全而又有教育意义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朱熊兆。健康心理学[M],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2]崔丽娟。心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陆桂芝,李勇。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21359);85-86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