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浅谈语文课堂非语文因素的渗透

发布者:高萍     所属单位:莲塘一中     发布时间:2015-11-02    浏览数:0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刹起,我们便开始接触语文,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一些人也因此而对语文产生了误解,进而轻视语文这门最熟悉的学科,轻视语文教学.笔者曾经遇到一位中学老师,他阐述了他的观点: “语文学什么?不就是学几个字嘛?只要认识汉字就可以教语文!随便叫一个理科老师都可以代替语文老师上语文课.轻鄙之情,溢于言表.类似言论,笔者不止一次听到.那位老师的观点充分而典型地表现了当前为数不少的一部分人对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的误解与轻视. 笔者有感于此,特撰陋文,杂以己之教学实例,试驳斥上述观点,若有不当,还请方家指正.

语文是什么? “者,言也,说话也.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高超的说话技巧; “者,字也,写作也.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凭的是什么?凭的就是斐然的文采.语文,是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和领悟.语文学科,人称百科之母,她面面俱到,包罗万象. “大语文教育观的创立者张孝纯先生曾说: “语文与生活同在,换句话说就是: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任何一种工作都可以扩展为现代语文的外延.建筑、园林、餐饮、广告、影视等非语文因素都可以融入语文教学.更别说传统学科(高考所涉及的学科)了.政治、历史、地理等文科自不必说,就是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也可以融汇于语文教学之中.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要给学生讲授课本上的知识,还要使学生从语文课的学习中学会说话、学会写作,更重要的是要沟通语文与其他学科(不管文科还是理科)的联系;沟通学生思维中学校活动与社会现实、知识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学会寻找各门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些联系之间的契合点.有利于学生的有效记忆,有利于学习的纵向联系和横向拓展。因此,语文教学绝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识字断句!她是开放的,是探索的!她是各门知识的集合点。因此,语文老师需要博览群书,需要拥有比其他学科老师更为丰富的课外知识。如果一个语文老师仅仅着眼于课本,那他的课堂就会显得狭隘而单调。如果他在语文课堂里适当地渗透非语文因素,效果将非常明显。

一、旁征博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老师不可能仅靠教科书教好学生。课本内的文学作品固然是精华,但是如果仅仅让学生把目光锁定在课内,那绝对是枯燥乏味的!要想让学生臣服于语文的魅力,就必须把非语文因素渗透到课文中。因为课外陌生的领域能够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都挖掘出来。

笔者在讲解闻一多的“三美(音乐、绘画、建筑美)”的诗歌主张时,指出《死水》一诗结构整齐划一,富于建筑美。同时请同学发表自己的“建筑审美观”,有不少同学都认为“对称”的建筑是美的。笔者抓住机会,就此和学生探讨了中国人的“美学观”:中国自古便崇尚的“对称美”。笔者首先想到的是传统风水住宅(建筑物)周围环境的要求:所谓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风水模式就是明证。小到人家的住宅如此,大到宫殿群落也如此,最突出的是明清两朝的皇宫——紫禁城通过紫禁城的核心位置,贯穿着一条从外城永定门五凤楼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对称排列着内外两城最重要的建筑群,东面是天坛,西面是山川坛,以及太庙和社稷坛。同时,文学上也有很多以“对称”为美的例子:诗歌中的对仗特别是对联,最能体现这种审美观。

这样一来,以一个点(建筑美)切入,拓展了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的眼光由课内转向课外,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巧妙引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语文老师具有幽默细胞,并且能够巧妙地引用课外知识来解说课内知识,来应付课堂上的意外事件,不但可以体现一个老师的课堂艺术水平,也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那学好语文就轻而易举了。

一次语文课上,笔者正在讲郑愁予的《错误》,却发现有个男生已经伏在桌上睡着了,笔者走到他身边,夸张地轻声提示:“打雷了、下雨了,收衣服了。”(引自周星驰《大话西游》)该生在全班哄笑中羞赧地抬起头。笔者怕他难堪,补充道:“睡不得、睡不得,睡便是错!你沉沉的睡去,是个美丽的错误。××同学,全班同学都在我的指引下见到了那美丽如莲花的女子,而你呢?你没有,你拒绝了倾城佳人,而选择作了一名普通的导游,替我们接待了前来访问的周公,带他游历了成都五中的每一个角落。你辛苦了!我代表五中的所有老师和同学向你致以真挚的谢意。”这次,连那个睡觉的当事人也开心地笑了。

还有一次,笔者讲穆旦的《赞美》。那天正好是九月十八日。所以在上课之前,笔者提了一问题:“九·一八事变发生于哪一年?”台下喧闹不已,同学嚷扰纷纷,答案从1933年到1940年,居然就没有一个回答正确!这不得不让人惊讶,让人忧虑,让人反思!在笔者正准备批评同学的时候,有个男生吼了一声“是1931年”,总算有人答对了。可当笔者叫他起来回答时,他却说“不知道”,明显的不合作态度让笔者多少有些恼怒。但笔者最终克制住了恼怒,言道:“刚才这位同学在下面回答正确了,可当老师把他抽起来回答时,他却说‘不知道’,这是典型的立场不坚定!你们说,一旦遇到国家有难,立场不坚定的人最容易怎么样?”同学齐声答道:“最容易变节当汉奸!”“我第一节课就对大家讲过:‘不管你们犯了什么错,老师都可以原谅你们,惟独卖国求荣不可以’!你们还记得吗?”“记得!”“××同学,你呢?”见大家都望着他,该同学低下头,喃喃道:“老师,我错了。我原本知道的,是1931年。”笔者借机表扬他:“看来××同学并不是真的要卖国当汉奸,他只是‘曲线救国’,他还是记得民族和国家的耻辱的!比起那些忘记历史的同学,他实在值得表扬!”掌声响了起来,我在黑板上写下“赞美”两个大字。

三、融会贯通,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高

“语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语文老师能将语文以外的其他知识尤其是政治、历史、地理中的知识与语文课本知识融会贯通,不仅方便同学进行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与记忆,而且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高。

杜甫的《望岳》诗中有一句“阴阳割昏晓”,有同学告诉笔者,她一直把“阴”和“阳”的概念分不清楚,经常混淆(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的确,如果死记硬背,真的容易混淆,因为两者差距很小。而笔者自己当年记忆“阴”和“阳”的概念时,起初也是经常颠倒,后来根据地理上知识来记忆,就再也没有错过。笔者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表示地球,再标出赤道和南、北回归线。问大家“中国处在什么位置”,有同学能够正确答出“绝大部分地区都在北回归线以北”。高一地理已经在学习这方面内容了。于是,笔者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用箭头表示太阳运行轨迹:春、秋直射赤道;夏季直射北回归线;冬季直射南回归线。所以,我国一年之中能够被太阳直照的只是每年夏季在北回归线以南的那一小部分地方。长江、黄河这些中华文明(历史、文学)的发源地根本无法享受太阳直射。因此,北回归线以北地方都是太阳斜射,所以山的北面根本无法享受太阳直射,阳光只能斜射山南,所以山南就被称为“阳”;而当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时,首先直接斜射的是水的北岸,因此水北也被称为“阳”。既然山南水北为“阳”,那山北水南就为“阴”了。这样,把地理和语文融会起来记忆,岂不方便许多?

同时,笔者对历史与语文的融会也相当重视。第一次课上,笔者就将《历史朝代歌》写给同学。也提倡大家质疑。比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后,让同学思考讨论:1、佚之狐临危推荐烛之武,其好意耶?其歹意耶?2、烛之武临危受命,到底是爱国?还是利害驱使?做到融会贯通,让教师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也让学生逐步养成创设性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毕竟,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

如果能够把语文课堂的非语文因素进行恰当合理的渗透,让学生的思维达到“百花齐放”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的成功之日。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语文(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月第二版

[2]《语文美育心理研究》.(西华师范大学内部学习资料),2005年6月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