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本的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者:熊术铁     所属单位:新建县铁河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15-11-07    浏览数:0

       阅读能力一般包含认读感知、理解分析、迁移运用和鉴赏评价四个层次,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综合性和多元性往往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根据“以问题为本的学习” 特点,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鉴赏能力培养进行应用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和热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专题或具体问题的解决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是基于现实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在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问题为本的学习”的主要特点是:着眼于能力的培养;问题情景设置具有真实性;保持问题的客观性;强调全员的参与性和主动性;问题解决方案的多元化和最佳化。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1] 因此,阅读仅有“理解”是不够的,还应该“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使学生获得鉴赏作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是我们阅读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学生研讨遵循确定议题 — 收集信息 — 整合资料 — 解决问题的思路,主要针对两方面:一是针对协商学习出现的问题,以提出改进方法。二是针对学习成果报告提出批评,以完善解决方案;教师指导是指在学习研讨过程中,教师充当过程观察者、点拨者、咨询者,以帮助陷入困境的学生。

       教师对方案提供反馈意见,以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鉴赏水平。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提问与交流,之后教师进行讲评,在交流与评价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消化提升,加深对阅读鉴赏方法的理解。学生在教师的分析评估过程中明确自己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做了些什么,运用了什么阅读鉴赏策略,掌握了什么阅读鉴赏方法。学生通过反思,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形成阅读鉴赏能力。

       问题研讨后,要求每个学生根据本次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首先要在个体学习、集体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学习成果说明,对该阅读鉴赏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总结。比如,列表比较一般阅读与个性阅读的区别与联系;除了从“论世知人”的角度解读文章,还有没有其他角度?学生以书面形式,总结学习体会(比如阅读鉴赏的方法);其次应考虑这个问题与其他问题有什么相似及相异之处,我们是否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进行解决?教师则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应及时、准确、公平的给出总结、表扬和指导性的建议和意见。

       在阅读教学中应用了“以问题为本的学习”对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进行培养,并用准实验法设计了一个比较,包括一个对照组和一个实验组。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