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点滴

发布者:周为萍     所属单位:冯川镇第三小学     发布时间:2015-12-13    浏览数:0

多少年来“作文难”就像一个大疙瘩纠结在每个教师及学生的心中,一提作文,只见学生愁眉苦脸、哀叹牢骚;教师也常感叹:“学生的作文干巴巴,没有真情实感,要么是好词佳句的堆砌,要么是记流水账……”

带完这一届毕业班,我明显地感觉到孩子们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从一年级磕磕绊绊地学习说话写话到六年级洋洋洒洒记叙、议论和抒情。中间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地艰难路程。

是的,教学写作是最艰难的,在孩子的写作中,常常会出现如许多的问题,比如有的孩子说起来头头是道,可是写起来,无话可说;有些孩子文思枯竭,三言两语就把要说的倾倒完了,文章干干瘪瘪,空洞无物。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孩子缺乏对写作的兴趣,长期的“考场作文”让孩子产生恐惧感,写来写去,作文能力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反而越写越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学生越写越怕。所以,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摒弃审题式的开场白,利用不同的手段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

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班级的宣传栏、黑板报等精心布置习作展示的天地,刊登学生的优秀习作,如“作文擂台”、“佳作苑”等,为学生在班级内创造“出头”的机会。另一方面,鼓励孩子把优秀习作积极在班级微信群和班级博客中展出。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把写得较好的习作收集起来,汇编成册,分发给各个同学。成功感能激发写作热情,让学生从此乐于写作。

同时,应该有意识地把握教学契机,因为孩子们生活中的素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是非常丰富的,在学校里有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在家里,有滑冰、养小金鱼、上网等,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可是学生对身边的环境、素材缺乏观察,对是身边的事情视而不见。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比如观察人抓住外貌、衣着、神态和言谈举止来体会内心世界。观察植物通过其形状、颜色、姿态。观察班上的每件事,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作文课上就有很多素材了。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我的家乡主题作文中,我从培养学生乡土情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关注家乡一草一木,了解家乡的人情风俗,引导学生以写作的形式介绍家乡,赞美家乡。例如,利用休息日,带领学生参观家乡的华林公园、宋应星纪念馆、华林书院、沿河北路等,引导他们观察这些地方的景物特色,按照移步换景的观察顺序,描写自己眼中的家乡。孩子们的作文就丰富多彩多了。

江亮明
到访时间:2015-12-14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