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育中的“学”的转换

发布者:李伟     所属单位:南昌市实验中学     发布时间:2015-12-13    浏览数:0

 

浅谈美术教育中的“学”的转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在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的当今社会,国力竞争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人类的数量和质量,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造能力;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发展增长和社会发展。其关键因素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我国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这一重要工程,反对片面追求知识教育,要使学生拥有健康体魄和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以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教育中加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当今大力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依据美术新的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力图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改变师生交往的方式,共同营造新的课堂环境,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在教学中倡导愉快教学、自主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本人依据现代高中生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特征,集合网络资源和技术,引导学生开展了一次美术研究性学习,实现了课堂中学生“学”的角色转换。下面就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学生先“讨论”,老师再“评价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鞭辟入里地揭示了学习的本质:“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学习的教育。”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记得在课题的内容选择时,那种反反复复的讨论记忆犹新:班上的学生对淳朴、灿烂的民间艺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经过各研究性小组成员的讨论,课题决定为《古朴自然的民间艺术》。确定了选题之后,课题具体研究的内容又众说纷纭,有人说要用这,有人说要选那,最终初步定了几类最常见的,最感兴趣的民间艺术——剪纸、京剧脸谱、扎染、布艺等,同学们着手收集资料,参与制作成品,准备演讲稿,忙得不亦乐乎!第一次试讲后,我发现同学们只是在向大家展示了民间艺术的几种分类,泛泛而谈,就向同学们提出我的观点供他们思考。同学们都释然了,可是又该如何更好地去阐述这个主题呢?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探讨,他们看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还组织了大量的调查问卷,完成分析报告后发现对民间艺术较了解的占8%,不了解的占28%,稍微了解一点的占64%,民族的宝贵财富正在被人们丢弃,民间艺术的辉煌正逐渐黯淡,同学们都觉得很痛心。于是将课题延伸至传承问题,这就有了课题研究的内容——流传较广的如:扎染、布艺、剪纸、刺绣等,流传较慢的如:彩绘泥塑、皮影、年画、面花等,而这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应该如何传承呢?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又应该做些什么呢?学生不断地探索、研究着,研究内容看似单调却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研究方式看似乏味却有着变幻无穷的乐趣。

二、学生先“动手”,老师再“指导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先由教师示范,然后学生照做”作为一堂美术课教学任务的唯一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师生交往的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并且尽可能的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的发现学生的的个性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新课标》建议:“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种指导与传统教学指导不同,课题研究的答案没有所谓的标准,甚至课题的提出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列出。作为指导者,教师可以对课题研究方法进行指导,如信息资料、数据的获取、分析和处理、计算机使用能力的提高、课题方案、结题报告、实验报告的书写、采访技能、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的指导。

教师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化为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与合作者。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课题研究,经常深入学生课题组,了解他们的需要和碰到的难题,和学生一起研究课题,随时掌握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比如说:学生在制作扎染工艺品时,怎么也扎不出花形来,我就教他们一些染色和扎捆的技法,还要他们注意制作工艺如:染前处理一定要退浆、精炼、漂白;捆扎染色要先将图案纹样在布上做记号,然后捆扎或缝结布料,再浸入水中湿透,取出稍晾,待不滴水后放入染液中或浸染或煮染一定时间,最后用清水冲洗、晾干;染后处理要让晾后的捆扎物在不完全干透时解开扎结处,并用熨斗趁潮湿熨平整。

由于研究的课程涉及其他的科学知识领域和人文知识领域,与中学历史、地理、政治、文学、物理、化学、音乐、生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因此,同学们在探究美术作品的同时,必须去查阅大量的资料,这样,既上好了美术课,又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比如说: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与政治、历史紧密关联;泥塑作品的发祥地及特色又与地理相衔接;剪纸作品中的喻意性又依靠于文学课里学到的知识;扎染的制作工艺涉及染料的选择较繁琐等,我便让学生们通过网站搜索查找到所需要的作品图片及其相关背景资料;到卖民俗用品的商店进行采访;翻阅书籍,了解具体的工艺制作,并将制作过程拍成录像,以供长远研究学习使用。由他们自己先实践、归纳、研究制作的步骤和方法,互相交流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和疑问,然后再由教师对学生没有提到的问题进行补充,对学生互相不能解答的难点问题给予引导、指点、突破。经过一系列的反复操作学生很成功地制作了扎染围巾、扎染连衣裙、小泥娃、吉祥物、刺绣等手工艺品,学生看着这些成品都很激动,因为都是他们亲手做的嘛。

从这一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互相交流,了解其他学生是如何处理他也曾经遇到的各种问题,这种方式不仅展示了他们的成功,也展示了他们的失败;可以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良好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培养了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可以给教师提供更多的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学习的动向,针对性地运用他们的意见,让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主导。

三、学生做“老师”,老师做“助教”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基本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认识领域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与垄断。众多的信息渠道使得学生的认知加工方式、认知能力产生急剧变化,纯书本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等作业方式已明显不相适应。代之以更多的是超越学生角色的学者型、科研型学习方式,如查阅资料、社会调查、实验论证、信息资料的获取和处理等。

教师应从长期的“应试教育”和“从一而终”的传统意识中走出来,新的教育改革给了教师一个展示才华、发挥特长、自我实现的机会。同时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对本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淡薄等问题,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继续学习,完善自我,积极适应新角色的需要。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有些学生掌握的知识面较广,想法更新颖、更独道、更优秀,不妨就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老师当“助教”。尽管研究性学习不可能要求教师成为跨学科的通才,但教师必须对研究课题相关的学科知识有相当的了解和熟悉,唯有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才能积淀深厚的素养,实现从“教书匠”向“研究者”的顺利过渡。

现在我能熟练地从网上下载资料并进行编辑处理,灵活地应用电脑编辑处理程序,如ExcelPowerpoint WordAuthorware等就是向学生学习的。在实际操作中,“小老师们”总是争先恐后的把自己的方法教给大家,而且多有经典之作和出乎意料的惊喜。比如说:有的同学不了解泥塑的基本技法,有的同学做的泥塑形态较弱,这些小老师就会教他技法,教他观察,学会抓住特征塑造出形象。他们制作的动物泥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彩绘泥塑五彩斑斓、鲜艳夺目,虽然风格上缺乏粗放、夸张的乡土风味,但仍不失为一些优秀的泥塑作品。实践经验证明,这样做能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才能,让学生体验成功感;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四、学生做“主角”,老师做“朋友”

教师由幕前引退到了幕后,改变了以前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教师只能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课题的讨论,谁先占有知识和学问,谁先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谁就首先取得了发言的主动权。

新的课程形式使教师不再高高在上,教师与学生一样是研究的同伴。要求教师与学生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式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新课程核心内容应表现在对人的尊重上,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即或学生的研究是幼稚可笑的,既无科学性,又无可行性,我们也不能横加指责。可以这样说,在新型学习中,教育进入了一个空前民主化的阶段,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学由过去的“听我说”变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这是新型的民主平等师生关系充分的体现。学生才是主角,一切教学活动都是遵从学生的意愿和思路的。教师与学生非常亲密,教师在学生眼中是可依靠的,学生在老师眼中是聪明灵活的。经过这次美术研究性教学后,一些学生会常找我谈心,说说碰到的困难,互相讨论一下学习经验,甚至还会谈到他们以后的将来,他们都把我当成知心朋友,我觉得我和他们的关系不同了,学生愿意和我亲近、交往。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会使一些教师感到一些不适应。但是,素质教育的精髓之一就是以学生为本位,这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面对这种变化,教师应积极调整心态,尽快找到自己的位置,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来迎接这一新的挑战,这种挑战对教师本身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进行都是新鲜而有益的。

五、学生做“评委”,老师做“嘉宾”

传统的美术课程评价,片面强调评价方式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对极少部分美术特长生以技能评价为唯一标准,轻视大量普通学生,只重视结果评价,不重过程评价,教师扮演着终结性和唯一性的课程“裁判者”,学生没有发言权,致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评价、被测试的消极境地,打击了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评价往往脱离学生的实际,易用成人的尺子去量学生的“长短”。要改变这种错误的评价观,美术教师必须由学科成绩的“裁判者”变成美术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评价不是目的,促进美术学习才是目的。

美术《新课标》中这样阐述:“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素质教育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这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或学生在每个方面平均发展,而是要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依据,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美术学习活动,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想方设法促进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教学时,要注重美术教育的艺术性,不在于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而在于激励、唤醒学生学习美术的激情,主动参与美术实践活动。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根据学生的潜力、个性,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即使学生作业水平不高,教师也要找出其闪光点。特别注意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作品,更不能用“画得像不像”来衡量学生,否则学生会逐渐失去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失去创造的自由意识。

在作业展评和课堂小结环节中,可以采用全班集体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从而自我认识,沟通情感,使学生更能读懂美术作品的内涵。人人都当“评委”,评自己的长短,评别人的优劣,自己给别人提建议,别人帮自己出主意。教师则可听“百家争鸣”,当好“嘉宾”,在适当时候给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要知道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区分谁画的好坏,而是重视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通过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美术 。还要注意的是促进学生的最好方法就是表扬,作为美术教师千万不要吝啬对学生说句赞美的话,学生会因此受到鼓励,增强自信,对他们将来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由此看来,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展开创造空间,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在时空上的限制,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从而使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成为教学的第一要务,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在研究学习过程中,会激活自己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性活动,提高综合应用能力。而且还提供了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让学生得以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

今天的青少年已不是几年前的青少年了,更不是十几年、几十年前的青少年了,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获取信息渠道多,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追求与敏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进以往沿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从教学模式上突出“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去表达,去自我评价,去体会科学思想的真谛。面对机遇和挑战,要敢于大胆实践、敢于否定既有,敢想敢做才能走向成功。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