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上教学造句的教育故事

发布者:万文清     所属单位:南昌市北湖小学     发布时间:2015-12-29    浏览数:0

学习了“____真______啊!我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句式后,正准备仿写,下课铃响了。于是让孩子们下课休息,同时提醒他们留心周围,看谁能用这样的句子说说所看到的事物。
    回到教室,孩子们纷纷把他们的句子说给我听:
    “外面的工人叔叔真忙啊!我真想去帮帮他们。”
    “我们的新学校真美啊!我要好好爱护它。 ”
    “天上的云彩真美啊!我多想上去玩一玩。”
     ……
     这时,赵禹童站了起来,“老师,我说一个:‘厕所里真臭啊!我真想把它冲一冲。’”说完,她自己先笑了,很多孩子也跟着她一起哈哈地大笑起来。
    其实我知道禹童说的的确是个实在的好句子。新学校虽然用上了,但依然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厕所因为施工刚结束,还没得及清理,再加上水压不够,东西老是冲不下,气味确实难闻。我把大拇指伸给禹童,却没有把这个句子像前几个那样写在黑板上,总觉得它所表达的内容不登大雅之堂。
    闲下来,想起这件事,忽然觉得颇值得回味。一个句子,似乎在我们心中也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其实,这样思想倾向在我们教学实践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在说话、习作教学中。典范的句子、文章似乎必须要思想先进、主题鲜明。至于它是不是很“生活”,则往往一略而过。记得教一年级时,让孩子用“爱”说话,有一个孩子张口就说:“爸爸爱妈妈。”句子当然没错,但这样的句子怎么值得去“广为流传”?于是对其不置可否,让其自消自灭。而对“我们爱祖国”“鸟儿爱蓝天”“我们爱老师”等则大竖拇指。细想一下,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对“爸爸爱妈妈”的感受可能更真实。
    可能正是因为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生活的真实”,总是希望孩子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主题一定要鲜明,态度一定要积极,对一些来自真实的生活却似乎没有什么积极意义的内容,便不自觉地去忽略它。久而久之,孩子笔下也就“高尚”起来了,“积极”起来了,当他们找不到所需要的这些“高尚”、“积极”的素材时,便“无中生有”、“移花接木”,于是就有了习作中的虚假现象。
    其实,来自生活的“真实”是最鲜活的,是最应该得到肯定的。厕所是很臭,但孩子能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活,并且把它表达出来,它所表现的恰恰是一种尊重生活的芳香。我想,下次,我应该认认真真地在黑板写下这个句子,然后肯定地对孩子们说:“这真是一个好句子!”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