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

发布者:何小如     所属单位:樟树第三中学     发布时间:2016-01-12    浏览数:0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

江西省樟树三中    何小如 

一、           设计理念和思路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包括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等内容。离子反应在新课标中的要求是: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会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1、教材和学生分析

    离子反应贯穿整个高中化学、内容丰富、地位重要。离子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在初中学生学习过酸,碱,盐的导电性,在上一课时中又学习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知道常见的强、弱电解质,具备了学习离子反应的一些基础知识,但是离子反应理论性强,较为抽象,而高一学生抽象思维较弱,易感到困难和枯燥,故需要以恰当的启发诱导、创设情境,并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析

   在以往教学时都非常强调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注意事项,并花较多时间进行练习与巩固。离子方程式书写固然重要,但我认为对于高一学生,重点在于核心观念的建立,即能够有意识地从离子的角度看待比较熟悉的化学反应,这是高中学生需要形成的重要核心观念之一。因此,我认为观念形成是首要,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认识了离子反应后,会用离子方程式表达常见反应即可。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教学重心应更偏重于观念的形成,关于书写的更多细节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渗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通过实验事实理解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建立离子反应的核心观念——能够有意识地从离子的角度看待熟悉的化学反应。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使用对比,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培养学生求真务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核心观念的建立——如何有意识地从离子的角度看待熟悉的化学反应。

3、教学方法

根据学情,确定了以启发引导,实验探究为主的教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分析推理、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等多种方式学习,体验过程,发展学习能力,并以多媒体动画辅助教学。

4、教学用具

    多媒体、微型导电仪、酚酞试液、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溶液Ba(OH)2NaOHCuSO4H2SO4Na2CO3KNO3AgNO3CaCl2KOHHCl

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鸡尾酒”的照片

【引入】鸡尾酒漂亮吗?今天老师想用两种常见的化学试剂现场调制一杯鸡尾酒,大家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试剂?

【实验】将一瓶无色溶液倒入酒杯,然后小心的继续倒入一瓶蓝色溶液,此时酒杯中呈现明显的分层,下层为无色,上层为蓝色,漂亮的“鸡尾酒”调制而成。

【继续引入】大家平常喜欢喝奶茶吗?现在老师想利用我们常见的另一种化学试剂将这杯鸡尾酒立即变成奶茶,大家猜猜我可能用到的是什么试剂?

【实验】向鸡尾酒中倒入另一种无色溶液,(此时上层蓝色溶液中出现蓝色和白色沉淀,而下层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用玻璃棒搅拌后,酒杯中充满灰白色沉淀,“鸡尾酒”变成了“奶茶”

【追问】用上一节我们学过的知识对这三种化合物分类的话,它们属于哪类化合物?为什么?

【追问】那它们能够导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动画模拟演示】这三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

【小结】那它们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实质为电离出的离子相互间发生的反应,我们称之为离子反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介绍的主要内容。

【板书】一、离子反应

1)定义:离子之间的反应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推测这三种溶液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常见的蓝色溶液可能为CuSO4,下层的无色溶液,推测密度比一般水溶液大,可能为硫酸。

 

 

 

【观察、分析】

 

 

 

 

 

 

【得出结论】根据变“奶茶”过程中产生的蓝色和白色沉淀,可知另一种试剂应该为Ba(OH)2

 

【学生回答】电解质,因为它们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学生回答】它们在水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鸡尾酒”引入课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鸡尾酒”变“奶茶”的实验大大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复习酸、碱、盐的电离,通过动画形象的展示它们电离的过程,使学生的理解更为直观,引出离子反应的观念。

二、离子反应的本质探究

【演示实验】探究实验1:在装有Ba(OH)2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接通微型导电仪,然后逐滴向烧杯中滴入稀H2SO4,观察整个过程中导电仪上的灯泡如何变化?烧杯中有什么现象?

【思考与交流1

1溶液的导电性与什么因素有关?

2请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你的分析,请试着用离子符号来表示这个反应的过程。

 

 

 

 

 

 

 

 

 

 

 

 

 

 

 

 

 

 

【过渡】是否在发生离子反应时,都像这个反应一样,所有离子均会参与反应呢?请你们自己动手完成一个实验。

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探究2,思考:这次实验现象与第一个实验现象相同吗?如果不同,请分析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对比我们做过的三个实验,分析三个实验中,反应物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变化。

【设问】离子反应中是否所有离子均一定要参与反应?

 

 

 

 

 

 

 

 

 

 

【动画演示】课件中用动画模拟Ba(OH)2H2SO4,以及NaOHH2SO4反应的过程。

【小结】上述三个离子反应的共同点是反应物中必有一些离子在参与反应,而这些离子的浓度在减少,这就是离子反应的本质

【板书】

2离子反应的本质:反应物中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少

【学生观察后回答】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导电仪上的灯泡数量逐渐变少,烧杯中溶液红色逐渐变浅,当溶液红色褪去时,灯泡正好熄灭。

【引导学生思考】

溶液的导电性

      取决于

溶液的离子浓度

通过溶液的离子浓度减少,分析哪些离子在参与反应。

 

【讨论后得出结论】

1溶液的导电性主要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

2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BaSO4,溶液红色变浅说明OH-H+反应,导致OH-浓度减少,由于BaSO4难溶于水,而另一种生成物H2O为极弱电解质,所以反应的过程中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逐渐减少,所以灯泡数量逐渐减少,当反应恰好完成时,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几乎为O,所以灯泡熄灭。

3Ba2++SO42-+2H++2OH-=BaSO4+2H2O

 

 

 

 

【学生小组实验】实验探究2: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入12滴酚酞,接通导电仪,然后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稀H2SO4.

【汇报实验结果】溶液红色变浅最后消失,但导电仪上的灯泡几乎没有变化,一直都亮着

【引导学生思考】红色变浅并最后消失说明OH-H+最后完全反应,灯泡一直亮着说明溶液中自始至终都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应该是Na+SO42-,也就是Na+SO42-在反应前后可能没发生变化。

 

 

【思考后回答】:鸡尾酒变奶茶的实验:Cu2+OH-生成沉淀Cu(OH)2SO42-Ba2+结合为沉淀BaSO4,溶液中所有离子均参与反应,所以所有离子浓度均降低。

Ba(OH)2H2SO4的反应:所有离子浓度均降低。而第三个实验中只有H+OH-参与反应,它们的离子浓度降低,而Na+SO42-没参与反应,离子浓度几乎不变。

 

 

 

 

 

 

 

 

 

 

 

 

 

 

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离子反应过程中离子浓度减少的过程,初步学会从离子的角度去重新认识熟悉的化学反应。

 

 

 

 

 

 

 

 

 

 

 

 

 

 

 

 

 

 

 

 

 

 

 

 

 

 

 

 

 

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感受并非所有离子均一定会参与反应,逐步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从离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观念得到升华。

 

 

 

 

 

培养学生对比、迁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由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对本节课的难点进行分解处理,实验探究,归纳总结,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用动画的形式将微观世界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建立离子反应的核心观念。

 

 

 

 

 

 

三、       离子方程式

【设问】请大家用离子符号表示NaOHH2SO4的反应过程【小结】像这样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板书】(3)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书写】H++OH-=H2O

逐步建立起对离子方程式的认识

四、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探究

那么,怎样的物质间能发生离子反应呢?请大家用桌上所给的试剂用实验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引导学生完成对离子反应条件探究的实验。

 

 

 

 

 

 

 

 

 

 

 

 

 

 

 

 

【设问】请大家根据你们的实验结果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总结】生成沉淀,气体和水的反应均造成了反应物中一些离子浓度的减少,离子反应就可以发生。

【板书】(4)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相互间能结合为沉淀,气体或水。

【学生小组实验】实验探究3

用桌上所给试剂:KOH,Na2CO3CaCl2AgNO3KNO3,稀HCl,酚酞设计实验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汇报实验结果】

1Na2CO3CaCl2,AgNO3混合均有沉淀生成,而AgNO3CaCl2混合也有沉淀生成,离子反应能发生。

2Na2CO3与稀HCl混合有气体产生,离子反应能发生。

3滴有酚酞的KOH中滴入稀HCl溶液红色变浅最后消失,说明离子反应发生了。

4KOH,KNO3CaCl2,混合无明显现象

【讨论后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相互间能结合为沉淀,或生成气体或生成水。

 

 

 

培养学生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类比、迁移归纳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五、交流应用

请大家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或对这节课还存有什么疑问。

【作业】课后查阅资料了解离子反应在物质检验、提纯、及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相互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互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和自己的疑问。

增加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同时做到将课堂延续。

 

三、教学反思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高中化学必修课程定位于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在教学目标上,应尽可能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应重视核心观念、基本方法和积极态度的培养,同时关注学生经验和社会生活现实;严格控制知识内容深广度,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整体而淡化细节;选择核心内容进行探究学习,有效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在课堂里,要充分让学生活跃起来,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而且,对他们的观点,想法要充分肯定,积极鼓励,发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激情,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智慧,充满想象,富有创新。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取知识,眼(观察),脑(思考),手(行动)并用才会有能力的提高,才会有创造,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很重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教师都要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手里的教材,因为,在新的视角下,同一内容在教学目标的确定、重难点的定位、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