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备课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前提条件

发布者:敖晓山     所属单位:袁州区西村中学     发布时间:2016-01-18    浏览数:0

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但备教参,还要努力扩充与教材相关的知识,还要 对教材深入的挖掘,有教师自己的理解。在传统的教学中,一个优秀的教师对教材、教参的 熟悉,可以说倒背如流,教学设计详尽无比,具体到每一分钟该做什么都已经预设好,教学内容呈现顺序和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有明确的规定。 课堂就是按部就班的开展教学。 这种刚性的教学设计影响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弹性生成。 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对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视而不见或不能及时处理,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组织学生进一步 深入学习与拓展生成。 并且教师很容易在备课中忽视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的有机结合,忽视学生的整体感受与主观能动性,忽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忽视了学生意义生成。在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在备课中就应考虑到学生, 要把学生当成重要生成性资源来对待,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心理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这也是有效实施生成性课堂的前提。学生 所处环境不同,他们的理解就会大不一样。例如在教授《边城》一文,如何让城市的孩子理 解文中所谈到的自然美、风俗美、人性美,就是一个难点,如果教师只按照教参的理解,不 考虑他们的体验,学生很难深入理解,我们可以从城市生活的环境入手,从身边人际关系入 手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这样就可以化解时代相隔而造成的难题了。只有在备课中考虑到了 我们的学生,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灵动起来,课堂才能有生成性。要想让课堂具有生成性, 在备课时我们还要多想几个意外,学生会在课堂中想到那些问题,我们教师如何来应对。要想很好的应对这些意外,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熟悉不能仅仅停 留在课本和教参,要深究教材之意,必须走到教材之外,给我们在课堂上留有更多的余地。例如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如果教师对《红楼梦》不熟悉,那就很难应对课堂的变化,很难促进问题的生成,也难以给学生带来兴趣,这种情况下课堂也就没有了生机。有时学生会问:林黛玉总是哭哭啼啼,贾宝玉为什么还要喜欢她?诸如此类的问题,有时候会让我们的老师措手不及,不熟悉原著的,就只能回避,如果教师有了充分的准备,会引导学 生更深入的探讨人物, 把对人物的理解放置在整本小说中, 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人物了解会更深入,或依据学生的问题来设计新的问题,让学生在探讨中提升对文章的理解,课堂的气氛就能活跃起来。

;mso-bAfn0� � 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4.0000pt;mso-font-kerning:0.0000pt;" >
  写作是一种情感性的体验活动,是人的真实情感发泄。写作课最美丽的地方,应该是让你听到生命拔节的动人声响。可是,作文课上说假话,套话,矫揉造作的现象比比皆是。著名学者高志华也说:“如今中学的写作存在的倾向是‘生活贫乏,思想贫瘠,感情虚假,但语言华丽,少阳刚之气,多阴柔、骈俪之风’。”
  在中考作文中,感情不真也是常见现象。很多阅卷老师呼吁:中学生写作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反思学生的写作现状,感情不真挚最突出的有以下几种:
  情节虚假:有些学生借编造虚假的情节,来造成所谓的感动。如一位学生作文,为了突出同学间的友谊,说在一次竞赛中,某同学得了奖,确主动让给了我,这样的情节不合情理,缺乏真实性;近年考场作文中频频出现的说自己是失足青年、残疾青年来骗取改卷老师同情的文章也较多;当然,也不乏有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为作文而作文,写出缺乏情感的文章。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