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起源

发布者:廖淑华     所属单位:南城县第二中学     发布时间:2016-01-25    浏览数:0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5课时   [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板书设计: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   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   生活方式:群居生活   发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导入新课:   一、 我国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 距今170万年 中国最早的人类 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   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   鼓动学生争先回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   简单介绍考古的一些知识,如化石、定年方法等。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二、 北京人   发现时间:1929年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   生存年代:20—70万年   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   生活状况:群居生活   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   三、 山顶洞人:   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居民的代表。   巩固练习:(见课件)   作业:(见课件)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特征。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问:读第5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读第5页最后一段,找出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和体貌特征。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图和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图,比较两种居民的差别。   读第6页第一、二段,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生活复原图及其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分析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问题:动脑筋,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人的洞穴中发现海蚶壳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看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以此为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在展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共同回答。   多媒体展示:设计的练习题,可以采取分组抢答的形式。   多媒体展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