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案例

发布者:赖丽珍     所属单位:新建县第二中学     发布时间:2016-01-30    浏览数:0

【案例背景】

    提倡“素质教育”是当今最时髦的教育术语,什么是素质教育?具体怎样实施素质教育一直是困扰我们一线教师最大的难题。尤其是新旧教育理念的冲击和矛盾无处不在。在这种“特殊”的教育氛围下,往往出现两种“极端”:要么坚持老师权威的“一言堂”,老师的话就是“金科玉律”“金玉良言”,学生丝毫不能反驳和提出异议;要么全面放手,“权力”全部下放,解放学生,解放老师。这两种“极端”都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学过程】

    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部分知识历来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为此我在备课的时候会创设一些问题情景,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到教室,我也按照预定的教学模式讲课。

    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共同学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部分内容,本节内容经济术语多,专业性强,大家浏览全文,找出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有哪些表现,进一步思考导致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有哪些,变动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等。

    学生开始认真的看书归纳,然后讨论,回答,一切有序的进行着。当讲到甲午战争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战争证明洋务运动没有将中国引上富强道路,并且正要进行分组讨论时,一个学生冷不丁冒出一句话:“老师,我问一个问题,为什么甲午战争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呢?”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哗的也都集中在这个问题上,都在小声嘀咕:就是啊,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有点突然,这不是今天讲课的重点,怎么办?说实在的,我对这个问题也没有做充分的备课和思考,但看到学生的热情很高,好像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再继续下面的问题了。我呢,当然不能扫了学生的兴,而且掌握了这一点,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作出一个正确的评价,特别是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而且联系现在改革开放的中国,为什么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学的过程中应该怎么样学,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是如何崛起的,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等等。想到这儿,我的思路也打开了,于是我对学生说:“那我们先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但大家手头的资料是有限的,只能先从书本中找到甲午战争这一节的内容,找到了清政府的强大的海军力量如何在甲午战争中洋务运动失败,特别是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但看了之后,学生还是似懂非懂,不过他们最起码懂了两点:知道了洋务派苦心经营的海军力量覆没了,知道了李鸿章在战争中的妥协退让,学生的表情是义愤填膺的,大骂李鸿章妥协卖国,看到学生的激动情绪,我也深受感染,我说:“同学们,这就是大清的水师,这就是大清的腐败,更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和悲哀,即使我们进行了奋力的抵抗,最终也无法阻挡资本主义国家铁蹄的践踏,洋务运动中体西用,不变革中国的落后体制,而是单纯的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是不能让国家富强的,不实现民族的独立,永远都不可能实现国家的强国梦。”学生们个个表情严肃,90以后出生的孩子已经不懂得民族的屈辱了,他们想的,做的,都是一种新思维,他们是和平年代中的宠儿,他们根本不懂的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不懂得百年前的国家是如何被列强蹂躏和瓜分的,不懂得先辈们所经历的苦难,更不屑一顾,这同样也是民族的悲哀。不过现在学生们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他们仿佛一下子长大了,看到这种巨大的收获,我趁热打铁,和同学们共同查阅了资料:“从根本上来说,洋务运动的破产是指它不能使中国真正富强,也就是说,它不是中国实现近代化的正确途径,不能实现它的目的。洋务运动的众多局限性,已经在甲午战争中暴露无遗,经过了甲午战争,洋务派已经不再成为中国近代化运动的进步代表,洋务运动也不再成为中国近代化运动的主流。”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意犹未尽,还在沉思之中,但我知道这节课是成功的。

【教学反思】

    一个小小的问题,勾起我对历史教学现状的深刻反思,由此想到了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教师备课侧重于备大纲,备教材,而在备学生方面略显欠缺。在备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过于具体、详尽、死板而不给学生留有空间。

    在这样教案的导向作用下,学生很可能变成你的“操作工”而已。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留一点空间,给学生思考、谈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老师要引导他们去思考、追求、探索,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创造性学力。

    误区二:对有效课堂教学认识的误区,把有没有教完内容或学生掌握情况作为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在这样的理念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的是如何认真地把我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全部教给学生,所以与之无关的东西应该舍弃。然而新课程理念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要求教师要有“全人”的概念,我们教学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注重本堂课学生的学习收获,又考虑每堂课对学生以后乃至终身的进步或发展的作用;既注重历史学科教学内容的价值,又考虑与之相关学科的知识的有机整合。总之,把有效教学定位在对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