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教案

发布者:郭洁     所属单位:南昌市京东学校     发布时间:2016-01-31    浏览数:0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前谈话:

教师朗诵《你是这样的人》,引出课题。

一、导入新课,释题

1.师:我们开始上课吧,上课。

2. 今天,我们来少年周恩来。【课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注意“为”的笔顺是一点,一撇,横折钩,最后是一点,“崛”的左边是一个山字旁,右边是一个屈辱的屈字,“崛”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山峰突起,一种是兴起,在这里是指——(生说兴起)那课题的意思就是: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学法点拨:字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4.指名一人读课题。

5.师:为什么而读书?指名一人再读课题。(要求:重读中华之崛起)

6.齐读课题。(读得真好)

7.师:周恩来为什么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红色粉笔板书问号)

二、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1.请同学们捧起你们的书,自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课文讲了什么?

2.生自由读课文

3.课文中有一些词语不太好读,你们会读吗?(课件出示词语)

带拼音的词语:      模范    喝彩    惩处

                    吵嚷    巡警    踊跃

                疑惑不解   衣衫褴褛    铿锵有力

4.请同学们齐读这些词语。

5.去拼音之后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去拼音词语)

6.指名一行一行读,及时正音。(第一行的词语中都有多音字,读起来要仔细了,第二行的踊跃谁来读,大家都争着抢着做一件事,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踊跃,一起读踊跃。第三行衣衫褴褛都是衣字旁,借助字形来了解词语的意思。 铿锵有力的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谁来读,师范读,生齐读。)

7.男女合作读读这些词。你们读得真是铿锵有力。课文中像这样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你们是不是也能读好呢?(课件出示词语)

(疑惑不解  风和日丽  灯红酒绿 热闹非凡  耀武扬威 得意扬扬左顾右盼 衣衫褴褛  中华不振   中华振兴 )

8.师:我们来开火车读这些词语。

9.理解词语(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外国租界,课文中是耀武扬威的巡警,得意洋洋的洋人,读到衣衫褴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答。指名读这个词语,齐读。

10.字音是读准了,词语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它们也是有感情的,结合你们的理解,齐读这些词语。

11.如果能把词语学以致用就更好了,你们能把这些词语填到恰当的地方吗?(出示:周恩来对伯父的话_____,在一个_____的星期天,他和一个要好的同学来到了____、 ____的外国租界地,正当周恩来____时,他看到了一个____的中国妇女正被____的巡警和____的大个子洋人欺负,这让周恩来懂得了____,于是他决定____。)

12.指名说。齐读这段话。(学法指导: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语可以帮助我们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学习的好办法。)

13.周恩来对伯父的话疑惑不解,他在疑惑什么呢?请看到一到六自然段,找出周恩来问了两个问题?

14.生反馈两个问句。(课件出示两个问句: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

15.指名读,读出不解。

16.为搞清一个问题,一问再问,不停地追问就是——打破沙锅问到底,齐读。(课件出示这两句话后面的提示语)学法:原来理解词语的时候还可以联系上下文,这个方法不错。

17.. 伯父是怎么回答的?谁愿意来读读伯父都说了些什么。(课件出示伯父的话,后面加上提示语)伯父说话时叹了口气,谁能再读读。你们瞧,读书时注意了旁边的提示语,可以把课文读得更好。

18.(出示周恩来和伯父的对话)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12. 伯父的回答让周恩来解除疑惑了吗?(没有)他还在想些什么?指名说。(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仅仅是这些问题吗?(不是)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省略号)一个省略号足以说明了问题实在是太多了,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三、讲授第二部分,理解“中华不振”

1.他究竟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用笔画下来,边读边想象画面,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留下你们思考的痕迹。

2.生反馈。读句子(课件出示:一条条街道······耀武扬威的巡警)

3.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描绘,指名说。

4.句子中用了什么词来形容这个画面的?(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5.(课件出示图片)这就是灯红酒绿的外国租界,当时帝国主义列强抢占了我们的领土,说是租用,实际上是霸占,他们以居住、经商的名义,在租界里大肆贩毒,残害中国人。

6.难怪周恩来说这一带和别处果真大不相同,那别处是怎样的景象?请看图(课件出示图片)你能用文字把它描绘出来吗?可以用上你平时积累的词语。(一条条街道______________,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______的人和_______。)在中国,洋人住洋房,而中国人却住破房子;在中国洋人奢侈享受,中国人沿街乞讨,无家可归;在中国,中国的巡警和洋人一起耀武扬威。这就是中华不振啊!!(板书:中华不振)

7.走进租界,周恩来还看到了什么?

8.生反馈: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课件出示)

9.读着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反馈

10.衣衫褴褛的妇女,得意洋洋的大个子洋人。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这样鲜明的对比一定刺痛了你们的心,齐读。

11.她哭诉些什么?(她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

12.这位“亲人”可能会是她的什么人?(生说)(音乐)

13.师:这位亲人也许是她活泼可爱的孩子,她心如刀绞,生读

14.师:这位亲人也许是她相依为命的丈夫,她悲痛欲绝,生读

15.师:也许这位亲人是她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她的心都碎了,生读

16.你们的心情怎样?生说

17.多么可怜,多么无助的中国妇女。这时不仅没人给她撑腰,反而——指名说:还被中国巡警训斥了一通,带着对中国妇女的同情,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18.难怪伯父会说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在自己的国家竟然没处说理,这就是中华不振。

19.面对这个可怜的妇女,旁边的人都是怎样做的呢?生一一说出,可见一起出示这些句子。逐句讲解。(课件出示: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20.师:你知道“得意扬扬”是什么意思?(生:“得意扬扬”是高兴)

21.那我们通常做了什么事的时候才会“得意扬扬”呢?(做了好事,考试考了好成绩。)

22.师:那么,洋人做了好事吗?(没有)他做了什么?(他把中国妇女的亲人轧死了,还得意扬扬。)当时,他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23.你们看哪,多么可恨的洋人!在中国轧死了竟敢这般嚣张,真是无法无天,你们说,这到底是为什么?生说中华不振。 

24.请读出对洋人的可恨!(指名学生读句子)齐读 

25.周恩来还看到了什么?(课文中描写这个中国巡警的句子:谁知这个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这个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26.师:你认为中国巡警应该怎样做?(生说)他不仅不帮中国人,他却恰恰相反,竟然训斥起可怜的妇女,多么可恶的中国巡警。咱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这里一对关联词(“不但不……反而……”)重读。(学生齐读句子) 

27.师:这些中国巡警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竟然依仗着洋人的势力“耀武扬威“,胡作非为!这就是因为中华不振。

28. 当时围观的中国人都做了什么?(生读)是什么让他们紧握拳头?(是愤怒)带着愤怒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3.同学们,让我们也握紧拳头,一起读。

29.看到了这一幕又幕,此时你最想做什么?(生说)

30.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都是有血有肉,有骨气的中国人。

31.在当时,我们能这样做吗?我们来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贴板书了解社会背景)(出示当时清朝政府腐败的背景资料)

32.国强则民强,国弱则民弱。

34.围观的中国人能做的只是握紧拳头,在外国租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把无边的怒火攥在紧握着的拳头中。生读。谁都不敢怎样,也只能是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罢了!这真是一群可悲的中国人!此时,我忍不住要大声地说:中华不振啊!!!

35.师:一位“可怜”的中国妇女,一个“可恨”的洋人,一些“可恶”的中国巡警,一群“可悲”的中国人,这真是令人气愤、令人可悲的一幕。(师引导读四句)

36.这一切的一切就是因为中华不振啊!!! 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中国,哪里只是一件,两件啊—请看(链接背景资料)

37.看着这样的场面,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采访学生观后感受)

38.少年周恩来也和你们一样,当他耳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之后,他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板书:耳闻   目睹   立志)

39.这就是他为什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板书箭头,擦问号)

40.(右板书)看来,了解社会背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人物情感,(贴板书)这真是读书的好办法。

41.回来之后,少年周恩来总是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在沉思什么,知道在一次修身课上,当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时,他清晰而坚定地回答——(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是他学习的动力,因此他铿锵有力地回答——(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是他一生信守的诺言啊,那就是读——相信这九个字也深深地印入你们每一个人的脑海里,那就是————

42.多么振奋人心啊!我就来写写这个“振”字。

43.课件出示“振”字,观察左窄右宽,就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让才能营造和谐美。师范写,生写。

44.振兴中华,周恩来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下节课我们会继续走进少年周恩来,了解周恩来的成长故事。课后同学们可以去读读《少年周恩来》,看看这位伟人在成长道路上经历了什么。

46.师:下课!

板书:  

 立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体会人物情感

耳闻         

              中华不振             了解社会背景

 目睹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