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发布者:董炉国     所属单位:玉山县第二中学     发布时间:2016-02-20    浏览数:0

一、课前预习-—提高听课效率的先决条件
预习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条很重要途径。预习是学习新知识的起始环节,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预习,可以保证听课的质量,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长期坚持就能更快地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一般地说,预习的步骤可分为:
1、感知教材。预习数学时,主要是由“粗”到“细”,先将内容粗看一遍,对这节课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细看文中的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细看这些内容时,就要理解数学关键词语的意义和作用;分析限制性条件,指出条件必要性;弄懂公式推导、定理、推论、的证明过程。
2、温习旧知。新旧知识间有必然的联系,学习新知必须以旧知为基础。预习时应有针对性地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的旧知识,并自觉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掌握,提高预习的质量。
3、挖掘疑点。预习的目的之一是带着问题上课,提高听课的针对性、积极性。因此预习时要善于找出自己的疑难问题,进而初步把握握重点。自觉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作一番思考,应该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之举。
有一道数学题“已知实数a满足︳2011-a ︳+ a-2012 = a,求a-20112的值,其中就包括了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求法,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等知识内容,如果一看就无法解答便不假思索放手,而留待教师去解答(这一点在不少学生身上都存在),这样的“疑点”并没有去挖掘,只是找出而已,而应根据已有的知识先去分析,经过思索一番之后的仍然无结果便留下来……
4、尝试练习。预习了新知后,应主动选择一些习题练,练习验证预习效果和对新知领会掌握的程度的检验。应该注意的是不做有难度的习题,以书本上课后练习为重点。尝试练习题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自我检测,一方面巩固预习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增强我们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促进成绩的提高。通过练习,可以及时发现疑难以疑引思,不断提高学习效果,如有的习题做不出来,可再预习或留待上课解决。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应强调的是应发扬勤学苦练的精神,消除“怕”字当头的思想。只有学中有练,练中有学,才能运用所学。
二、课堂先学――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佳时机
所谓课堂先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对课本进行自学。
2、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知道怎么学。例如,自学公式、定义、定理时,要求学生阅读,然后先默一默,看看丢掉了什么或什么地方不准确,再把错了的划下来,着重记忆;自学公式时,从字母、符号、项数等方面去认清公式的特点;自学内容跟旧知识类似时,指导学生用对照、类比的方法;自学几何定理时,指导弄懂定理的实际背景、来龙去脉、意义作用,使知识系统化。
三、课后练习――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措施
课后练习是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它对于巩固知识、培养兴趣、发挥特长很有益处。因此,老师要指导学生:
1、做好练习。使学生明白,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是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学好数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形成技能和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的保证。所以一定要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在做练习前,应充分复习新课内容,还要复习与新课内容有关的旧知识。在正式动手做题时,要先仔细读题,遇到复杂一些的问题,要充分运用逆向思维的分析法与正向思维的综合法,结合起来寻求解题思路。指导学生在做题时要符合一定的格式,解题过程要言必有据。解完习题后,会正确运用检验方法,检查结果是否合理或合乎实际。发挥发散思维的作用,多想想有没有别的解法,哪种解法最优,通过一题多解使创造思维得到提高。
2、及时复习。学习的知识,如不及时复习,加以巩固,就会遗忘。对理解不太深或模糊的地方,也能通过复习,加深理解,同时也能更有效,更准确地记忆数学内容。学过一个单元后,及时通过复习、整理课堂笔记,归纳知识体系,最后对知识进行简化,用压缩的语言把知识体系纳入自己的记忆系统,这就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的读书要做到的“薄—厚—薄”。
在自主学习之前,必须使学生明确自学的任务、要求和方法,自学才会有目标,劲头才会更高,效果才会更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为了使学生会求知,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而这个好习惯更需要教师精心培育,严格训练才能养成。一旦养成,将会使学生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