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思想

发布者:姜炳南     所属单位:南昌市第一中学     发布时间:2016-02-26    浏览数:0

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思想
──学习张孝达先生数学教育思想札记
浙江省新昌县教育局 梁启芳

张孝达先生是我们新昌人,他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代宗师,蜚声国内的数学课程教材的研究与编写的开拓者、先驱者、引领者。

中学读书时,我们所读的数学书就是张孝达先生和他的同仁们编写的。

长大了自己当了老师,学生所读的数学课本也是张孝达先生和他的同事们编写的。

后来,自己主编了《数学课外活动与竞赛》这一拙作,是由两位德高望重的新昌学者撰写的序言。一位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普通教育的活化石吕型伟教授,另一位就是我国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张孝达教授。

新昌是一方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沃土。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张孝达先生是一位对数学教育具有独特见解、思想深邃和著作等身的老专家、老学者。广义地讲,“学者”系指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学识水平和创造能力的人。能在相关领域表达思想、提出见解、引领社会文化潮流的人。狭义地讲,“学者系指追求学问的人,即专门从事某种学术研究的人。是做学问的人,在学术上具有极高造诣的人。请听一些数学教育、教学专家对张孝达先生的评价:

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张玺恩先生赞扬说:“张孝达先生高度的政治热情和历史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大潮中,为我国数学课程教材深化改革,钻研不息笔耕不止。他的专著凝聚了20多年来为我国中小学数学课程深化改革的心血,体现了长期从事数学教材研究和编写的一位长者的爱国之心。”

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及《中小学数学》杂志常务副主编方运加先生动情地说:“张孝达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即努力促进成立省、地(市)、县数学教学研究会,在国内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四级教研网。通过这样的网络,把全国的中小学数学教师组织起来,配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中心任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研究改革数学教育,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作出重要贡献。”

张孝达先生一生中撰写了诸多高品位、高质量的数学教育专门的论著,如《为了大众掌握数学》《小学数学教学漫谈》《中学数学教学指导》《数学大师论数学教育》《论数学教育思想》《漫谈探究教学》《对二十一世纪数学教育的思考》《二十一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大众数学理论与实践》等。

数学教育思想博大精深

张孝达先生六十余年如一日,倾心致力于数学教育科学的研究和中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的编写。他先后多次主持、参与对我国数学教育领域有重大影响的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他组织并参与了课题《思维与数学教育》《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青浦数学教育改革经验》《课堂教学评价》《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指导与研讨,既产出了教育科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又推动了我国数学教育的科学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大批数学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领军人物。尤其是他的数学教育思想在实践、研究和改革中,进一步得到充实和完善。形成了语言精练、内涵深邃、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独树一帜,自成体系的数学教育思想,真可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思想。

一、大众数学的理念

张孝达先生在总结前期国内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数学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出了“为了大众掌握数学”即“大众数学”的理念。 “为所有人的数学,而不是为了少数人的数学”的“大众数学”已成为全球数学教育的共同理念与追求,“大众数学”的理念和实践必将成为我国21世纪上半叶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和总的指导思想。

张孝达先生认为大众数学意义下的数学教育体系所追求的教育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内容基本、知识有用、人人能学”。所谓“内容基本”指的是人人都必需掌握的数学;所谓“知识有用”指的是对于农业、工业、科技、日常生活中实际有用的数学以及为今后继续学习有用的数学;所谓“人人能学”指的是对于每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能学习的数学。这些经典、精辟之言成为《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的基本理念的雏形。

基本理念: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培养思维素质,发展思维能力的思想

2002年《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一问世,张孝达先生欣然提笔作序《迎接数学教育新时代》。在结束语中,他殷切期望给所有的学生:

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

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

一副为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心肠。

张孝达先生这一精辟的论述,言简意赅、高屋建瓴、思想淳厚、理论深邃。它既指明了数学教育发展的方向及数学教育的目标,又阐明了如何学数学、用数学的方法。真是发人深思,让人励志明目清心,从中深受教益与启迪。

张孝达先生的数学思想十分丰富,以上几句至理名言,紧紧地抓住了数学对人的思维素质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这个核心。因为他深知“思维与数学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要揭示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严格来说,思维又几乎是人的生命存在的表征或本质,因而数学在发展人的思维能力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也充分体现了这位学者在数学教育思想方面的敏感与睿智。

三、培养数学问题意识的思想

张孝达先生在《2013年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汇总: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一文中,深刻地阐明了如何能使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找出数学问题。他说:“研究开始于问题,问题产生于情境。研究开始于问题,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体会到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新课程中无论是数学教材还是数学课堂,都十分关注问题的提出,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留出了时间和空间。问题产生于情境,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呈现,采用特定的形式,以达到如下两个目标:

1.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联想、想象,积极地思维,以得到某种与新学内容有关的形象或思维成果。

2.使学生获得某种情感体验。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不仅对知识的掌握有着明显的支持作用,而且在后继学习知识的“生长”迁移方面也有着持续作用。

四、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的辩证关系的思想

数学知识是人类认识的一种结果,包括人对周围事物“数”和“形”方面的经验和“有序的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当前人们把数学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如数学事实、数学原理等)和“默会知识”(如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等),这是比较科学的;数学知识,技能类化(系统化、概括化)的结果,就成为数学能力;一个人数学素质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是否能“数学地看问题”和“数学地思维”。

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是数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数学能力是数学素养在数学活动中的外化形式,属于实践活动范畴,更容易操作与评价。离开数学能力,数学素养在数学活动中,就无从表现、观察、确证和把握。

在数学活动中,体现的数学素养,对数学知识具有决定性的依赖关系。数学知识在人的整体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数学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于学校教育的系统传授。这样,人在数学方面的发展,才能突破个人经验的局限,学会分析和理解数量与空间关系,具有理解自然和洞察社会的能力,养成数学地思考和行动的习惯。个体数学素养的高低,取决于他所占有的数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正是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个体才构建了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及相应的数学思考和行为习惯。

数学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教师不应该把数学当作一个已经完成了的形式理论来教学,不限于将各种定义、规则、算法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自己的体验和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五、数学教育的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

张孝达先生倡导的数学教育的价值观是:

“数学教育”要“以人为本”。数学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张孝达先生倡导的数学教育的教学观是: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是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敢于冲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大力改革教学方法,把学生真正当作是学习的主体。”

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求同再现,轻求异创新;重整齐划一,轻个性发展;重记忆训练,轻实践应用。视学生为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和解题的机器,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扼杀了学生求知的主动性。素质教育则要求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完成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转变;在教学主体的认定上,完成从教师到学生的转变。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努力实现教与学的齐头并进;注重学生人格塑造,努力实现教学的民主化;注重效率的提高,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张孝达先生倡导的数学教育的学生观是: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些数学教育思想,已深入到我国中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教学之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六、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思想

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是张孝达先生数学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张孝达先生倾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八十年代初期,当时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很不理想,不合格的比例还相当高,且与我们教学应完成的任务相差甚远,与“四化”建设人才的要求极不相称。许多初中毕业生,走上劳动岗位后仍需补习初中文化课特别是数学。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低下的现状,必须花大力气迅速改变。由于抓好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成为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张孝达先生深入学校,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下高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经验来看,主要解决好两个具体问题,即恰当的教学要求和突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当前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建设人才的两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数学教学要求必须恰当。教学上有一条叫做可接受原则,按照这一条原则,教学内容的要求——广度、深度以及讲法,要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教学要求过低或过高都是不切实际的,而是应从实际出发,也就是从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出发进行教学。初中数学教学特别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切实让学生的脑子开动起来,充分开发思维方面的功能;重视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重视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继而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和建设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经过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终于使初中数学教学质量逐步上升,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

七、数学教育思想现代化──面向21世纪数学教育未来的思想

一个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对于数学教育的思考,不仅是总结过去,立足现在,更要面向未来。张孝达先生与时俱进,对数学教育的未来,提出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思想。面向21世纪,必须改革现有的数学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特别是对于数学教学内容,既要考虑现实和未来社会的需要,又要考虑自身的数学结构以及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教育价值,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发展规律,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课题,必须组织强有力的骨干队伍,开展广泛调查、认真研究、反复实验,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果。

为了与国际数学教育接轨和培养人才的迫切需要,对于微积分和概率统计的初步知识,应编排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之中。虽然离散数学与统计学提供了计算机、工程、社会科学等必须的基础,但是微积分的基础作用仍然非常重要。微积分在数学思想和方法上是一个极其精美的范例,它的出现不仅引出了许多重要应用,而且对数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功不可没。微积分的语言方式和风格已经渗透到许多科学领域。微积分中体现的对于变化本质的入微分析,具有特殊的教育训练作用。作为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积分的初步知识已是现在有教养的人所不可或缺的。来源于遗传学的统计是数据的科学、来源于博弈问题的概率,是关于可能性的科学,它们提供了分析不确定性和预测未来的基本工具,已渗透到众多领域策略分析方面,并且日益显示出重要性,因此概率统计初步知识已成为现在各国数学课程中颇受重视的内容。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革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的发展速度往往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信息技术的进展,已是改革数学教学内容时必不可少的因素,预计今后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紧密结合,将是数学教育的一大发展趋势。

悉心指导扶掖后学

张孝达先生创立的“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思想方法和实践经验,极大地丰富充实和发展了中国的数学教育的宝库,留给后人不可多得的财富。他终身践行“人民教育”的基本理念,奉行“数学属于大众”、“数学为了大众”的大众数学教育宗旨,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数学的实际应用,倾其全部精力和才智,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张孝达先生,一生热情关怀、悉心指导、扶掖后学,真诚无私不求回报,帮助年轻一代的成长。在他的亲自扶持下,全国各地一批年轻教师、教研工作者逐步成长为知名的专家,学者,不但使数学教学研究后继有人,而且促使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得以推广。

曾得到过张孝达先生悉心指导、扶持的有扬州中学张乃达先生、湖北省叶晓城先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前任所长,特级教师吴之季先生等等。张孝达先生是“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课题的组织者、指导者和鼓舞者。”正是在他和钟善基、丁尔升、曹才翰先生等前辈数学教育专家、教授的关怀下,这个课题组的青年专家刘兼、宋乃庆取得了非常令人赞赏的成绩。

张孝达先生注重调查研究,无私扶植年轻人、基层数学教师、教研员的实验探索工作,热忱帮助他们解决数学教育教学中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且从不追求任何回报和私利。我国近三四十年来,有影响的数学教学改革事项,都融凝了他的心血和思想。

2003年张孝达先生83岁时,还给湖南的一位老师的著作《数学教育改革论》写了题为《返璞归真,话说数学教育》的序,让他深刻感受到张孝达先生对中国数学教育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张孝达先生的言传身教,对许多晚辈数学工作者影响极为深远,当我们回首几十年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历程时,张孝达先生的热情、思想和贡献,总是呈现在我们面前。

2009年,张孝达先生已年届九十高龄,身心健康依然,思维敏捷,思想深邃,还为余姚市一位普通特级教师结集之作撰写序言。读来令人十分感动,且深受教育。张孝达先生对数学教育事业一往情深,对从事数学教育的普通人,满怀坦诚之心,实为晚辈之楷模。

更令人难以忘怀的是19928月我主编的拙作《数学课外活动与竞赛》一书正式出版。出版前我写信给张孝达先生,冒昧地请求他为拙作写个序言。对于我这个数学教学的无名小卒的请求,这位数学教育家,居然欣然应允,真让我感到喜出望外,奔走相告。他所写的序言,字字句句都渗透了他的数学教育思想的精髓。现将他所写的《序言》全文印出,以飨读者。

序言

义务教育的大纲是以所有儿童都必须学习和能够学习为标准来制定的,教科书也主要是按照这个要求来编写的。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就应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包括竞赛,来发现和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早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和特长,在当今新技术革命的形势下,已显得特别重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掌握比大纲和教科书更宽、更深、更多一些的数学知识和技巧。《数学课外活动与竞赛(小学部分)》一书的出版,正是适应了这方面的需求,它将受到大家的欢迎。

竞赛可以激发人们的兴趣和奋勇向上的精神,但也有它消极的一面。我们必须处理好课内、课外与竞赛的关系,保证儿童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张孝达

1992311日于北京

仁者慈者大爱无疆

何谓仁者?仁者爱人,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是善良的人。

博学于文、守之以礼,仁而爱人,持而久之。所行之处,无处不自在。至善生神,神生仁爱,仁爱就是具有智慧,智慧足以成就一切。最终能与天地并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何谓慈者?心和者仁,仁者包容万物;心慈者深,深者淡定人生;心慈者高,高者必然高寿;心慧者爱,爱者笑对每天。

张孝达先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学者、智者、仁者、慈者。1998年他得知家乡新昌有一些孩子家境贫困无钱上学,张孝达先生夫妻俩主动提出结对一名贫困学子,每年按时寄去学习费用,帮助他顺利完成学业。

此后15年时间里,这对富有仁慈之心、爱人之心的老夫妻,每年至少结对两名贫困学生,从未间断。

201310月,94岁高龄的张孝达先生驾鹤西去,但他捐资助学的深情并不因此中断,他的儿子张颖中,从他父亲手中接过了爱心的接力棒。张颖中先生说:“父母的爱心资助,我们会一直传承下去,让更多的贫困学子背起书包,进入学校。”这是多么高尚的思想境界啊!

张孝达先生一家,用慈爱和亲情牵手贫困的家乡学子,使他们在求学的路上,少了坎坷,多了温馨。

作为一个从大山深处走出去,且学业有成的寒门学子张孝达先生,他深知“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变人生”的哲理。他对于贫困学子不仅仅限于经费的资助,更把这些贫困学子当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样,亲人般的关爱和呵护;像园丁一样,把他们看作是春天的花蕾,悉心栽培。更令人无限感动的是张孝达先生一家人,把大爱的接力棒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绵延不绝,继续演绎新的精彩。

张孝达先生品德高尚,深受人们的尊敬。他为人正派,待人诚恳,光明磊落,淡泊名利,思想活跃,锐意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并倾力扶掖后学。特别是他对数学教育改革事业的执着追求,生命不息探索不止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他那勤于思考、勇于实践,身体力行的作风是我们终身学习的典范。

张孝达先生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音容笑貌,敬业精神,道德风尚,学识才华,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