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发布者:范丽娟     所属单位: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16-02-27    浏览数:0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不仅语文课堂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场所,我们还应该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的世界,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能力。如何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尝试和收获:

一、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主识字。

生活处处皆语文,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处处都有汉字。街道名、商店名、广告语、宣传话、对联等都是人们经过千锤百炼的佳句,它们各具特色、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记忆方便。孩子们是“记忆的天才”,孩子的父母、长辈们更是教育的专家,当孩子还讶讶学语时,他们就开始渗透性识字教育了,马路边、商铺前常能看见他们不厌其烦地教孩子读广告、念店名,有字则认,有话则念。

教师应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帮助学生把这一自觉识字的习惯坚持好。有意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汉字,并学会认。如:(1)同父母一起逛街,记下两条街道名,记下五个商店名,并学会认。(2)同父母一同逛菜市,记下五种以上蔬菜名,学会认。(3)搜集十个亲人或亲戚的称呼,学会读。(4)看电视,搜集五个电视栏目名称、五句精彩广告语等。这些作业与学生生活非常接近,学生很熟悉,也很感兴趣,做起来也得心应手、趣味盎然。

二、“识字袋”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主识字的好伙伴。

“识字袋”是用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好办法。借助识字袋,可以激发学生随时注意生活中的汉字,主动识记生活中的汉字,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用最适合每个字特点的识字方法识记,把新认识的字做成字卡收进识字袋里。每个字的特点不同,因此在识字袋上分门别类,做好标签,如:“加一加”识字袋、“减一减”识字袋、“谜语” 识字袋、“…像…”识字袋、“顺口溜”识字袋、“好朋友”识字袋等等。学生兴趣昂然、乐此不疲,既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又积累了识字量。

三、充分利用学生的识字特点,开展自主识字活动。

针对低年级学生,“听觉记忆强于视觉记忆”的这一特点,再结合当今诵经热潮的经验,教学之余,我常常选择一些孩子们会背的古诗、儿歌、故事、三字经等,先让他们朗读、背诵。再抽出其中的字、词来考他们,在会读、会背的基础上与文字对上号,识起字来简单多了,识字的效果极佳。我还将一些诗歌、故事、三字经以连载的方式展示在教室后面的成果栏中,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自己朗读、背诵、互教、互学、互考,让识字多的带动识字少的,扩大识字的效果,营造自主识字的氛围。

四、展示识字成果,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和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孩子们的识字量越来越多,为了让孩子们有一种成就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识字兴趣,从而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可以定期开展一系列活动来展示他们的识字成果。

如:每周将他们的“识字袋” 、“展示本”进行交流展示,比一比,谁是班里的识字大王,谁的“展示本”好,内容丰富。我还专门设计了一块小黑板,展示孩子们搜集到的报头、刊头、包装盒,在班上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在教学的间隙,我常常把一些好的儿歌,优秀的古诗词作为奖励,送给好学的孩子们,开展识字竞赛,评出冠军、亚军、季军若干名,练一遍就能读出来的评为“识字冠军”,;听一遍就能读的为“识字亚军”,通过请教同学、老师后会读的为“季军”,使学生们进一步体验到识字的乐趣。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