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类文章阅读

发布者:吴雅琼     所属单位:莲塘五中     发布时间:2016-02-27    浏览数:0

记叙类文章阅读 

一、文章标题:标题是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眼睛。[1、标题含义;2、标题作用;3、标题的拟写]

1、标题的含义:

1)理解标题与主题(作者情感的)的关系

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主题;  有的标题形象地暗示主题  有的文章标题引导读者对主题深思。

《水磨镇的微笑》(2011.四川资阳)

    选文以水磨镇的微笑为题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反应了水磨镇人民灾后的幸福生活,展示了灾区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2)双关义:

《被风吹走的夏天》(2011.广东肇庆)

表层:随着时间流逝,生命中最难熬的一个季节结束。

深层:在亲情的呵护下的一段煎熬、痛苦的心路历程的终结。

《赌》(2006.湛江)

表层:上帝让暴君与哲人打赌,谁能穿越沙漠谁就为主。

深层:狂妄自大者必然输掉人生,输掉性命。

3)比喻义:

《掌心化雪》(2011.湖南娄底)

本义:掌心化雪是指雪在掌心,会慢慢化成水。

比喻义:这里比喻老师对学生那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关爱,能让学生觉得温暖,感受鼓舞。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2011.湖南邵阳)

本义:是指大自然中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比喻义:这里含有比喻意义,生动地说明了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功的道理。 

4)象征义:

《迷雾灯塔之光》(2009.沈阳)

本义:灯塔再次亮起的火光。

象征义:象征人的爱心、真情所闪烁的人性之光。

《风雨中的菊花》

本义:小乞丐在风雨中献上的那束菊花;

象征义:象征小乞丐坚韧执着的品格及纯洁美好的情感。 

2、标题的作用:

1)文章的线索。

2)揭示文章的中心。

3)概括文章所叙之事(主要内容)。

4)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

5)吸引读者关注(悬念)。

6)运用修辞,形象表达某种意思。

1:《天窗》(2010.江苏南京)

    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

   1)以天窗为题,交待写作对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2)天窗既指老屋的天窗,也指心灵的天窗,一语双关,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2:《为爱挺直》(2009.黔东南州)

    阅读选文后,你会为其精美的文题所折服,联系全文,说说选文标题好在哪里?

   1)高度凝练地概括了选文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这一主旨,展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2)造成悬念,引领着读者急切地阅读全文。

3、给文章拟标题:

1)找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作者情感。

2)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

3)语言要求简练,多为8字之内。

《舐犊》

    如果让你给文章换一个标题,你会拟一个怎样的标题?

    文章结尾:舌头是用来说话的,是用来品尝食物味道的,李国栋却硬是用自己的舌头书写出了一部震撼人心的父爱神话。

    根据文章结尾拟题:《用舌头书写的父亲爱神话》。 

二、词语的理解:

1、加点词语的理解;

2、加点词的作用、表达效果;

3、加点词指代什么内容;

4、把句中“xx”语改成“xx”词好不好?为什么?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是中考现代文阅读最常见的题型,一是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二是要结合题的要求,灵活恰当地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技巧。

1、瞻前顾后法

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对于该词语既要瞻前,又要顾后,对词义进行辨析,词语在文中使用的含义,可能是它的本义,也可能是引申义、比喻义或者其他修辞义,甚至可能是临时产生的某个具体义。

《银行里的男孩》(2011.兰州卷)

    问题: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

瞻前顾后:职员对他说没有父母的信函,一个14岁的小孩不能自己取钱,以及小男孩说的但这似乎不公平却又无能为力的表现,词语的含义为:男孩害怕挨打而取钱,取不到钱而灰心失望。

2)理解词语的指代义。(理解代词和非代词的指代内容)

    可紧扣上下文,寻找它指代的对象和范围,一般在代词前句或前段,有时,指代内容比较隐蔽或比较零碎,则需我们综合概括。

《方寸田园》(2011.江西南昌)

    问题:文中多次提及的俗愿,实为作者追求的平凡而淡泊的生活,试用简洁语句归纳其具体所指。

    瞻前顾后:第五自然段:说起我们这些人的俗愿,也是非常容易满足的。比如说,逛逛书店……”

    逛书店、观书画展、听音乐会、买鲜花、研究化妆、学烹饪术。

2、抓住主旨法

    反映重点语句的深层次含义的词语、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和立场观点的词语、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都适用于这种方法。

《弹着命运的琴弦 一路高歌》纳兰泽芸

    问题:揣摩下面这句话加点词的含义。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9个字放在史铁生身上,是那样令人心酸地契合。

    令人心酸,表现出作者对史铁生的同情,这个词是作者的感慨,也是史铁生遭遇的无情的人生经历。

3、巧用修辞法

    有的重要词语还可通过修辞手法去揣摩词义。一些优秀的文章常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表达深刻的含义。

《江南柳》(2011.烟台卷)

    问题: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

    分析:狂颠这个词语本义是形容举止放纵无节制,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形容狂风之下柳絮漫天飞舞的情景。

    答案:狂颠一词写出了柳絮在风的吹拂下无拘无束、肆意飘荡的姿态。 

4、咀嚼品味法

    近几年来,有些考题将对重要词语的含义及其好处结合起来考查,即说明含义并品味。

《你在伞里吗》

    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

    问题:加点的词换成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形象地写出了雨的又大又猛,与嘭嘭直响相呼应,同时,也写出了母女俩生活的艰辛,换成就没有这种效果。

5、写作手法法

    有的重要词语还可通过写作手法去揣摩和赏析。作者有时会用一些写作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体现文章主旨。

《与一只蝶不期而遇》(2011.四川南充)

    赏析加点词的妙处。

    颤动的双翅萌动一树花蕾,潮涌一河春汛。

    萌动”“潮涌是虚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蝶带给的那种含苞欲放、春机无限的美的遐想,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三、句子的理解

    理解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是阅读理解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经常考查的题目。

    句子的含义主要是指句子所蕴涵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句子的作用则是句子对表现文章主旨、情感所要达到的目的和产生的效果。[解说和品味]

八类重要句子包括:

1、语段首句:提示、统领、概括的作用;

2、中心句:概括一个语段内容的句子;

3、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4、抒情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5、描写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

6、修辞句:为更好地传神达意;

7、伏笔、铺垫、照应性句子:使文章结构更为严谨,严丝合缝。

8、结构比较复杂、意蕴比较丰富的句子:传达更为丰富的信息。

针对不同的考查题型,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1、抓句中关键词语。(有时还要注意修饰成分)

    对于一些含蓄而复杂的语句,可以把关键词作为理解句意的突破口。一个句子中常有一个或几个关键性词语,理解了这类关键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义之门的钥匙,整个句意就容易把握了。

1)《父亲进城送梨》(2011.浙江义乌)

    结合上下文,品味这句话的含义。

    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

一只只小心翼翼平放等词语写出了父亲对梨的珍视,充分地表现了父亲对子女深切的关爱。

2)《弹着命运的琴弦  一路高歌》

    结合加点词语,揣摩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无字的白纸……

扯紧,牢牢地抓紧,毫不放松这句话是史铁生人生的记录,真实的写照。

2、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有些句子的理解,关涉段意,甚至文意,这就必须借助文章语境加以分析,才能达到理解文句意思的目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往往可以在上下文中找到理解句意的潜在信息,据此可以比较准确地理解句意。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2011.重庆卷)

    结尾写到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这句话含义深刻,谈谈你的理解。

    通过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这是主旨句,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⑥⑦⑧⑨段,⑥⑨段写亲情温暖,而⑦⑧两段写关爱的温暖,从而得出答案:艰难的日子,需要以亲情温暖家人,需要以关爱温暖别人。

 3、结合作品产生的时代与作者的写作主旨。

作者写文章时,为了凸显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某些句子意在言外,达到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的效果。

《别踩疼了雪》(2011.贵州铜仁)

    品味语言

    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人生有再大的不幸,只要我们拥有纯洁的心灵,就能乐观地面对,就能战胜不幸。 

4、结合修辞手法。(修辞+表达效果)

弄清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这些句子的真正内涵。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夸张:鲜明;

对偶、排比、反复:结构类修辞突出强调所写的内容特征。

反问、设问:增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1)《向一棵树鞠躬》(2009.杭州)

    下面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将老人远去的形象比喻成行走着的永恒的雕塑,赞美了那种不畏艰辛、乐观生活的精神品质。

2)《绝唱》(2009.烟台)

    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句中将绿叶比喻成透明的翡翠,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绿叶的青翠、晶莹;将绿叶上汪汪点点的水露比喻成珍珠,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水露的圆润、灵动。

5、观照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

一般分析句子的作用,要把结构和内容的作用综合起来分析。

l 句子在开头的作用:

   1)开篇点题;(2)设置悬念,引起下文;(3)为下文作铺垫;(4)激发兴趣;(5)总领全文。

l 句子在中间的作用:

   1)埋伏笔:(2)承上启下;(3)照应上文;(4)为下文作铺垫。

l 句子在结尾的作用:

   1)总结点题;(2)深化中心;(3)照应题目或开头,使章结构严谨;(4)含蓄深刻引人深思。 

《世上最辛酸的秘密》(2011.广东湛江)

    请说明下面这个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

    他们一拐一拐地去捡破烂儿,一前一后紧挨着走。

动作描写,突出老白父子俩相依为命,感情深厚(内容上),为下文写老白牺牲自己为儿子争取手术机会埋下伏笔(结构上)。

6、分析句子的表达特点(表达技巧)

    有些句子在表达上具有显著的特点,抓住特点,才会对句子有较深刻的理解。

(1)整散结合,长短交替。

 整散结合,摇曳多姿

整句是指字数相近、结构相似、内容相关的一组句子。散句不太注重句子的整齐对称,它长短自由,结构多样,灵活诗意。整中有散,语气舒缓;散中有整,诗意灵动。

 长短交错,参差错落。

长句与短句是相对而言的。用词较多,结构较复杂的句子为长句;反之,为短句。长句表意严谨、精确、细致,短句表意简洁、明快、有力。长短句交替使用不但表意丰富,增强抒情效果,而且往往产生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

《流逝》

    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不禁黯然,是迷失的,抑郁的,暴烈的,几近失常的。

多用短句,节奏感强,强调了作者对春天流逝速度之快,无法挽留的复杂感情。

2)有些句子打破常规语序,如倒装句,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

《不朽的失眠》

品读下面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唯有他,张继,醒着。

句子两处有意停顿,把张继深夜孤独、沮丧的心绪宣泄得淋漓尽致(强调张继深夜孤独、沮丧的心情)。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老屋后面的溪流》

    下面句子属于哪种表达方式,各有什么作用?

A、夜晚,我们睡在小屋里,听窗外溪流丁丁、淙淙地自言自语着,心想,天这么黑,溪流摸黑走路,它害怕吗?它孤独吗?

心理描写,表达出对小溪关心体贴。

B、我发现,这溪流,是我的首席人生启蒙老师和美学老师。

议论抒情,体现出我对小溪的评价和敬重!

《母亲的5000米奔跑》

    下面这个句子有什么作用?

    太阳在头顶无情地炙烤着,知了在树上声嘶力竭地叫着,天闷热得像刚熄了火的砖窑。炎炎烈日下,母亲不停地向前奔跑着。

    景物描写,写出了天气的炎热,母亲奔跑的艰辛和母爱的伟大。

4)表现手法: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

《最美好的时刻》

    结合原文赏析下面这句话

    野兔子、小松鼠和金花鼠它们都在那儿奔跳、欢笑;还有那田野里,那花园的阴影处,花草树木都在悄悄地生长。

    运用了以的手法,烘托了夜晚的和谐、美好。

《母亲的日历》

    请赏析多少个静静的夜晚,母亲对着日历上那一个个小小的标记会出神很久,回忆她的儿子在家时的每一寸光阴语句的表达效果。

    运用虚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想象中母亲对儿子的思念。

 7、掌握语言特点:从质朴、自然;生动、形象;深刻、隽永;准确、简洁;清新、明快;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

四、内容情节

1、概括文章故事情节

1)人+

《我们一样爱他们》(2010山西)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10个字以内)。

    年轻人资助贫困生。

2)人++

《白蝴蝶花》(2009贵州安顺)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写的事件。

院长先生为我做手术时,把纱布折成美丽的白蝴蝶花,给我启示:做事一定要做到最好。

3)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让儿子独立一回》(2010浙江舟山)

    请以史工程师的口吻概述这篇微型小说的故事情节。(不超过80字)。

    儿子考上大学,妻子却病倒了,我俩无法送他入学。我们只得让儿子单独去报到。一周后,儿子寄回一叠发票。妻子很欣慰,我却为此大伤脑筋。

2、伏笔、照应与铺垫

铺垫和伏笔的区别:

1)从目的上看,铺垫描述的是次要人物或事件,目的却在为表现主要人物或事件蓄势;伏笔是为了对下文作暗示,以使下文的情节不引起读者疑惑。

2)从形态上看,铺垫是显性的,对次要人物或事件作浓墨重彩的描述;而伏笔是隐性的,往往一笔带过。

3)从位置上看,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伏笔常见于文章中间。

1、《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2007重庆)

    选文第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为后文哪些内容埋下了伏笔?

为后文老人等待学生来信(来电)和收到贺卡埋下伏笔。

2、《期末作文》(2008湖北十堰)

    文章用了较大篇辐写次要人物罗曼·德斯尔博士,这样写有何作用?

为下文我去库特夫人家向她道谢作铺垫。

3、插叙、补叙和倒叙的意义或作用

1)插叙的作用:对上文:补充交待故事情节;对下文:作铺垫;对全文: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突出人物形象,深化文章主题。

2)倒叙的作用:造成悬念,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3)补叙的作用:在叙事之后再补充叙述事件的结果等内容。补叙只对情节中的人、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补叙能突出人物形象,深化文章的主旨。

插叙写的是相关的两件事,而倒叙和补叙都是同一件事。

1、《麦黄黄  杏黄黄》(2009潍坊)

    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补叙,补充交待了故事情节;使父亲这一形象更加丰满;表现出父亲既对家庭负责,讲究信用,又具有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2、《鸟瞰地平线》(2010吉林)

    作者在第段中叙述了24年前的一件往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记叙方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插叙,表现出昔日浦东的荒凉落后,与今日浦东的繁盛通达形成鲜明对比。

4、文章的线索、表达方式。

1)六种线索:

时间线索:《最后一课》:去上学——上课前——上课时——散学。

地点线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人物线索:《故乡》: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我的叔叔于勒》:以于勒的贫富变化为线索。

事件线索:《社戏》:以看社戏为线索。

物品线索:《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的来去为线索。

感情线索:情感变化为线索:《阿长与山海经》:以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1、《看山老爹》(2007江西)

    本文有明暗两条主线,明线索是        ,暗线索是       ,其只插叙了        看山老爹种树的情节。

    老爹一天的活动;老爹对山林的爱;山林被砍伐。

2、《感谢自卑》(2010广西河地)

    本文在表达方式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本文表达方式的特点为:先叙后议论。文章先记叙了在自卑中奋勇奋进的历程,然后结合邓亚萍的事件进行议论,点明文章主旨。

五、文章主题

1、标题提示法:即从文章标题上直接获取文章中心主旨的方法。

2、段意串联法:即将每段的中心联系起来,在整体上找出它们表达陈述的集中点,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主旨来。

3、首尾归纳法:即从文章的首尾段落中归纳出文章的中心主旨。好文章大都蕴涵着作者的精心构思,很多时候,文章的开头、结尾表明了文章的主旨。

4、关键词句归纳法:即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来概括中心主旨的方法。

5、从分析人物和事件入手,沿着作者的思路去分析文章,迅捷、准确 地把握主旨。

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中心,在中考考题中直接出现的并不多,但与此相关的题如:字词句段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通过想象延伸故事情节;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等。

1、《老水车旁的风景》(2009苏州)

    文章的标题是老水车旁的风景,但开头却说那水车一点儿都不老,这不老该怎么理解?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这是一个新造的旅游景点,所以水车并不老。水车见证了老妪和少女之间纯真的感情,这种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远流长,是古老的,也是永恒的。

2、《唤醒生命》(2007芜湖)

  文章写旅游,为什么对在旅游中的所见所闻一笔带过?

  因为本文主题是唤醒生命,如果浓墨重彩地写奇特的高原风光,就偏离了主题。

六、人称和写作手法

1、人称的表达作用:

第一人称:真实、亲切,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亲切、感人。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客观地展现生活。

2、表现手法:作者在一篇文章中为刻画人物、突出事物、抒发情感、突出主题等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常见的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对比、衬托、悬念、拟人、比喻、夸张、讽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抑扬结合、虚实结合等。

1、《橘子与毛衣》

本文叙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请结合运用的人称谈谈达到这种效果的原因。

本文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好处是真实亲切,这是故事感人的基础。

2、《唤醒生命》(2007芜湖)

文章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有什么好处?

用第三人称能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

3、《别踩疼了雪》(2011贵州铜仁)

联系全文,说说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象征母亲美好的形象,象征女儿纯洁的心灵。

七、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分析

1、记叙文中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服务的。

1)正面描写: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细节。

2)侧面描写: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补充性格形象。侧面描写有人物的烘托和环境的烘托两种。

3)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烘托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理;烘托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深化文章主旨。

2、概括人物形象:

1)结合人物所做的事来分析。莫怀戚的《散步》,叙述了儿子说服母亲出去散步;儿子顺从母亲走大路;儿子背母亲走小路三件事。儿子形象:懂事、孝顺、有责任感。

2)结合人物的描写来分析。

3)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褒贬应与作者一致。

胡适《我的母亲》结尾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母亲形象:好脾气、待人接物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慈母。

4)概括人物形象要全面、客观。

猪八戒:一方面好吃懒做、搬弄是非、占小便宜、见识短浅、贪恋女色;另一方面憨厚朴实、知错就改、忠勇善良。 

1、《母亲为我做棉被》

    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娘立刻就会抬起头来,喜盈盈地回道:你算猜对了!有了这新棉被,今冬下三尺厚的雪,我也睡得安稳了。

    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娘给我做棉被的满足感,表现了娘对的关爱。

2、《光明行》(2011辽宁沈阳)

    天地间很静,只有雨、沙沙的雨落在身前身后。

    环境描写,渲染宁静的气氛,烘托逐渐平静的心情。

3、《偷父》(2010广东)

    简要分析偷父少年的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虽误入歧途,但良知未泯,孝爱之心犹存,令人痛惜而又同情的少年。

八、个性拓展考题。

答题规律:1、指出本文蕴含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文中的主旨句和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回答)。2、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3、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

1、《我有天下最好的继父》周冬雨

    读了本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本文表达了对自己拥有一位天底下最博大无私的继父而骄傲自豪的感情。在文中,正是继父让她住哥哥的房间,不让她每晚穿珠帘挣钱,背水泥为她挣舞蹈培训费等无私爱的举动感化了她,才让她将继父当做亲生父亲一样敬重、孝顺。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只有自己首先奉献了无私的爱,才会收获到无私的爱。

2、《带着伤痕飞翔》

    请结合自己的成长体验,谈谈你从这只小鹰带着伤痕飞翔的历练中获得的感悟。

    文中的这只小鹰无数次带着累累伤痕苦苦练习飞翔,它身上这种屡挫屡战的坚毅深深地震撼了我,勇者是打不倒的。就如我,尽管在一次次的月考中受挫,现实与目标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是每一次我都会重新站起来,我坚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打不倒的勇者。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