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语境下的政治课情感教学 

发布者:顾呈强     所属单位:上饶市第一中学     发布时间:2016-02-28    浏览数:0

 

教育家赞柯夫说:“教育法一旦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效、有效的作用。”布鲁姆把情感看作是影响教学过程的三大教学变量之一。在新课改教学实践的一个多学期里也深刻体会到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对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

一、情感呼吁

(一)、新课程要求情感

现在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过程是--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在教师引导、点拨下通过自行思考、情感体验来建构新的知识。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引导者。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能力发展、需要、兴趣和已有经验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这一课程要求更需要学生自身内在的学习动机、学习欲望更需要对现实生活的情感体验和教师与学生见的情感交流。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其内在的知识需求(属理性需求),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外在刺激所引起的兴趣(属非智力需求),(如:教师个人的魅力致使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又是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之一,可见,情感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中地位的相当重要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情感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任何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都包含思想品德认识、思想品德情感、思想品德信念、思想品德意志、思想品德行为五个心理要素。除思想品德认识外,其余四个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培养人的非智力因素的过程。即使是属于智力因素的思想品德认识也必须借助于非智力才能更好地理解、认同、吸收和内化。可见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情感、意志、兴趣、信心等)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政治课情感的培养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

良好的师生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善于感染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习积极性、主动探求新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提升教师魅力: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爱屋及乌”,学生对政治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对其政治教师的情感转而形成的。教师个人魅力是吸引学生对政治产生兴趣的直接因素。教师的学识水平、工作态度、教学风格、言语表达、行为举止和衣着等构成教师的魅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个人魅力,以教师个人的魅力吸引学生,这一点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非常重要。

2尊重学生关怀学生尊重学生关怀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感到教师的温暖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教师的良好形象教师授课理应面向全体学生只偏爱少数学生的老师和责任心不强的老师是很难使学生产生情感的教师对后进生尤其要给予爱心不要使他们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要在提问巡视及自习辅导中多给予关照青少年都有愿意表现自己希望受到称赞的心理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或表述观点时,教师应该多给予鼓励、赞扬、肯定的评价以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难免出错或回答不上来,要满腔热情地加以引导,给予鼓励尽量给学生挽回面子的机会。除此,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的责任感、信任感和期望感,能增加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性格不同同一学生在不同时间里的环境心境身体状况也难免不同有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下降甚至顶撞老师教师且不可简单粗暴地加以指责讥讽而应了解原因体贴学生以情育情化消积因素为积极因素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拖堂乱批评,不尊重学生,都容易损伤和学生的感情,这样就很难培养和谐的师生情感。

3、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沟通心灵的桥梁。思想政治课教学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在课堂内也可以在课余时间),从而调整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使知识交流借助情感交流达到应有的效果。可亲才信,“亲其师,信其道”、“感人心者,莫乎先情”就是这个道理。

4、敢于面对不足:教师非神免不了有说错话的时候也难免遇上自己解答不出的问题,敢于面对,但要及时去了解帮助学生去解答,切勿不懂装懂不然就容易损伤与学生间的感情

(二)、赋有情感的课堂讲述

情感是思维的源泉,没有情感就没有思维活动。对学习没有热情,感到负担沉重。反之,有了学习热情,学习就处于积极状态。情感具有动力功能,情感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语言表达,同时对学生的动机、记忆、思想、想象等思维活动以及学习兴趣、注意、态度等因素产生影响,以及赋有情感的讲述,都会激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高涨的学习热情,特别就需要情感交流的中学生而言。情感可以增强理的可接受性,强化理的感染力。中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时,可能发生多种情况。如被动接受、勉强接受、主动接受等,其效果是不一样的。这其中的差别,常常在于师生间的情感的作用。情感以变化的方式达到强化的目的。研究表明,教师以愉快的情绪教学,学生当堂的学习效果与一般情绪教学效果相比,最高提高16.8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知识信息和传递情感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感染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习积极性、主动探求新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如果政治课课堂有思想认识没思想情感;有课堂讲授而没有课堂交流;有课堂教学而没有课堂教育是很难激起学生共鸣的,也是很难有好的教学效果的。

(三)、强化学生情感教育目标

我国近几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会弱化?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只追求“惟理性教育”,而缺乏“感情教育”。在教学目标完成上,偏重于认知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的实现;在课堂教学方法上,重教条式讲授,轻教学情感投入;在教学效果评价上,只有对认知水平的考核,缺乏德育实效的综合评价。

与传统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维教学目标之一。可见,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是整个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政治课作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科学“三观”及情感的主阵地,其担负着更重大的责任。所以,在政治课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学生的情感目标的实现,而不能让情感目标流于形式。这就要求:1、政治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更慎重地选择教学素材,备课准备要更加充分。2、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有更多的情感投入,以赋有更深切情感的语言进行讲述。3、在与学生交往、交流时要以真情来对待,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教育,同时也让学生在一个富有情感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总之,新课改语境下中学政治课不能仅仅以提升学生的理论为目标,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利用情感来为课堂服务,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要本着“以学生为本”、“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