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例研修报告

发布者:郑正龙     所属单位:上饶县第六中学     发布时间:2016-03-12    浏览数:0

 

初中生物课例研修报告

一.前言

1.1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典型课例研究的意义

1.1.1初中生物学教学的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1.1.2初中生物学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实际效果不容乐观,学生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学生对生物课的评价是:生物课过于空洞,脱离实际生物课是死物生物考试就是记笔记、背习题,考试一过什么都忘生物实验室只是摆设,不能发挥它的作用我们真想去大自然中学习生物学等等。

1.1.3初中生物课不受欢迎的原因分析

1.1.3.1中考指挥棒的影响

我省中考不考生物学,直接影响了初中生生物学教学。作为21世纪的前沿科学,生命科学的地位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在我省,特别是在初中教学中,生物课的社会认同率却极低。初中学生也明白生物科学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但在这个中考分数决定命运的时代,作为非中考科目的生物学与学生的升学关系不大。因此,不少学生不愿将时间浪费在生物学科上,各校的初中教学着眼点也在中考科目上。由此可见,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

1.1.3.2情感因素的影响

情感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生物学动机的重要原因。情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调节、动力、选择和感情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教师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受任课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影响。不少初中生物教师,由于任教的是初中生物学,因而在评先评优、晋级、升职中受到了许多不公正的待遇,进而把这种情绪带到了教学工作中,消极怠工。还有少数生物教师,由于没有压力,不思进取,照本宣科,这样当然也不能吸引学生。

其二是家长因素。在家长眼中,初中生物学被列为最不重要的课程之一,这说明,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家长们对于生物学的认可率已经低到极点。毫无疑问,家长的这种价值观必然对子女产生深刻的影响。学生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语、数、外等中考主要得分科目的成绩,较少关心子女的生物学学习成绩,学生也就当然不会花大力气去学习生物学。

其三是兴趣因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特别是对生物探究实验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初中生物实验室建设滞后,多数学校不能按照新课标把实验开足开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下去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使他们越来越不愿上生物课。

1.1.3.3学生自己心理的影响

较强的自我表现愿望是影响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功利性原因。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初中生更是如此。学习成绩排名自然成了他们展示自己能力的一个绝好机会,尽管教育行政部门禁止将学生学习成绩排座次,但无须讳言,仍有学校和班级在暗地里给学生排名,由于排名一般只排中考科目,一般不会把生物课成绩纳入其中。因此,学生自然轻视生物学的学习。

1.1.4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学生首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而非一个被动的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教学活动对每个学生而言,都是其生命历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是其人生中充满生命活力意义的现实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实质首先应是学生生命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显现的生活过程。学生在课堂教学的生活中,通过体现这种充满思想、情感、智慧的生活,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属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理想、信念,直接触及人的内心世界、灵魂深处。而现行的初中生物学教学普遍采取的方法往往将授课变成仅仅是传授知识,将学生视为无知无觉的机器。课堂上,教师经常摆出授道者居高临下的姿态,总是试图把一种统一的价值观强加于学生,凡是不同于课本观点、不同于传统理念、不同于课本已有的实验结果,要么斥之为错误,要么避而不谈、置之不理,以为这样就可以四平八稳,少犯错误,也能让学生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殊不知,这样的作法只会让学生口服而心不服;久而久之,学生们也会变得言行不一、表里不一,更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

并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改变传统以本为本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把学生当作真正的教学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逐步建立符合新课程教改理念的开放式的教学,以达到北师大新世纪版教材所倡导领略生命的精彩、体验探究的乐趣之目的。

1.3开展本实验研究的保障措施

本课题研究自提出之日起便得到了市教育局领导和相关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并在研究的时间、经费、资料、设备等客观条件的准备上给予了充分的支持,这是我们开展这次实验研究的前提保障。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人员大多是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中青年教师或教研员,他们先后参加国家级、省市各级北师大版教材培训,并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多年,都具备很强的教科研能力,形成了一个团结、合作、勤于钻研、富有创新精神、有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的研究集体,这些主客观条件是开展和完成该实验课题的基础保障。

二.实验方法

2.1课前准备

分析与课例相关的材料,找出关键性问题,再仔细设计课例,使设计出的课例不仅能紧密结合生物学教学内容,还能联系学生的实际。判断即将实施的课例是否存在着一种或多种课堂呈现形式,确定如何帮助学生按照认知规律去掌握生物学探究方法与技能。分析在课堂讨论中,学生是否会展开真正的讨论。如果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不能引发讨论,就要重新设计如何从课例中的某些材料出发激发学生的思维。从对学生已有技能及背景知识的了解中,思考学生从这个课例中能做些什么。如果课例比较复杂,就要设法予以引导,进而督促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参与。以上述准备为基础,写出可行的课例教学详案(含课时、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及反思等八个方面)。

2.1.2课中的实施,明确相关的课例,在教学中适时运用。

在教学中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强调按照原设计进行教学,尽可能防止偏离目标;二是根据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与反馈,随时做必要的调整,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

2.1.3效果分析及反思

让学生评课,通过书面问卷调查或学生写学习心得体会等形式进行。教师也应自我分思,通过评课、研讨活动或教学后记等形式进行。

2.2实验内容

2.2.1理论基础:素质教育的宗旨在于学生能掌握知识并加以灵活运用,而灵活运用正是课例教学的主导思想。典型课例教学的理论基础在于实践出真知。每个课例提供学生特定的时间、背景材料、面临的难题和机会等。学生参与课例分析有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判断事务能力以及创新性,从而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这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

三.实验结果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和组织实施,典型课例教学法越来越成为学生欢迎并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且在课堂教学中日益显露出其独特的魅力。生物课堂越来越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在学生对教师的多次民意测评中,生物教师都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3.1典型课例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3.1.1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典型课例教学主要是通过对对相关课例的研究、讨论、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的重要区别在于它侧重于对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理论知识的获取。

3.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课例教学的重点在于讨论和相互交流,因此,学生要想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或有好的表现,就必须磨练自己的语言能力,以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并力争在讨论中说服对方。

3.1.3有利于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传统的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方式,教给学生的是现成答案,学生获取的是机械记忆、按标准答案答题的知识。而课例教学采取的是以学生为主的进行讨论的方式,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学生必须先充分准备,认真弄清课例中出现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是演员,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导演的作用,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主动,而且通过自己参与讨论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学生还经常撰写生物小论文,运用课本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1.4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机会并不多,且较多停留在口头引导鼓励的层面。而课例教学的过程通常要经过小组、大组合作思维撞击,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从而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3.2典型课例教学对教师的影响

3.2.1典型课例教学促进了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方式的变化。课例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关系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新过程。教师不再站在讲台前面满堂灌,而是积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引导、记录、组织学生的讨论,必要时也可以参与讨论。

3.2.2典型课例教学能带动教师的成长。在课例教学中,教师承担着更多的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他有责任去选择和组织所要讨论的材料,要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出适当的案例。并且,如果手头上没有现成的可覆盖所教内容的案例的话,他还要自己动手撰写,并以一定的程序把它呈现出来。因此课例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好这样的课。为此,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师对生物学专业知识要全面掌握,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扩展知识结构,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总之,通过参与课题的研究,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课题组老师都踊跃参加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四.认识与思考

4.1典型课例教学实践中的几个误区

4.1.1教师仍受到传统教学法的束缚,在课例教学中只是充当说故事者,并未真正参与进去。实际上,教师作为课例教学中的组织者,其任务不仅是选择或创作案例,教师还必须肩负另一个重要责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引导、记录、组织学生讨论,也可以参与讨论。

4.1.2讨论不充分,教师无法确定课例教学效果,只能重新依赖讲授法。教师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若做不到,那么学生的讨论必然难以展开,学生可能会感觉时间有限而不愿意深入思考问题,可能会感到束手束脚,积极性大为削弱,甚至有可能又陷入往日被动的境地,过度依赖教师的讲授,这时,课例教学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4.1.3以课例教学法来排斥和否定其他教学法。任何一种教学法,如果将其模式化地加以滥用,都必然会带来诸多负效应。课例教学同样不例外。实际上,传统的讲授法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够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因此,我们应根据教学目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各自取长补短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4.2课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4.2.1课例来源渠道单一化,难以符合教学要求,由于缺乏财力、时间,教师难以进行大量调查和编写工作,客观上限制了课例教学法的应用和推广。

4.2.2从学生方面来看,以往的教学使学生严重依赖教师,他们更习惯于死记硬背,照搬知识,难以适应要求勤于思考的课例教学方式,以至案例分析不能及时完成,讨论时常会出现冷场,使教学目的不能充分体现。

4.2.3此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因此要求教师要经过良好的训练,否则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要求教师能掌握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43课例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431我们试图从知识习得、技能运用、科学探究、信息处理、抽象思维五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具体操作中,课题组成员普遍感到困难较大。由于生物教师带的班级多(一般都是8―10班),评价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如何使评价更加科学,如何让评价更好得促进学生发展,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

432我们以促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为评价的重点,尝试以开卷、写分析文章、学期论文、设计实验、课外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鉴定和评价。注重平时成绩,实行等级制考核;采用评语方式给出意见;收集学生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建立档案袋。

.展望

课例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实践,所追求的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新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探索知识形成过程的规律,并发现新的生长点,发展并不断完善知识体系,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全面素质的目的,从而使生物学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课例教学是在传统生物学教学基础上的提高与发展,也符合我国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当然我们的实验研究还正处在探索阶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而且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