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日志2

发布者:万立新     所属单位:进贤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发布时间:2016-01-12    浏览数:0

引言

在新课程实施之后,不少地区的教研活动中正在进行“同课异构”探索,它提出的基本依据是俄罗斯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一般认为:“同课异构”的重点是在研究“异”,就是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来研究教学活动。毛爱红认为,“同课异构”有利于促进教研组科研氛围,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1]。黄敏洁,刘莉在“同课异上”中认为,“同课异构”就是紧紧围绕提高课堂“质量”这一核心,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通过“选定同一课题——集体备课研读教材——个人教学设计,课后再议互助提高”等环节,有利于教师潜心研读教材、理解教材、激活教材,同时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打开教师的思路,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真正实现同伴互助,促进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2]。南京市建邺区以“同课异构”为基本手段,探索总结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主要流程:调研——设计——实践——研讨——共享。肖若茂认为,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同一上课内容,不同教师有不同构想、不同上法,大家在比较中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3]。倪小东认为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对同一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教法,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4]。

..........


一、初中地理“同课异构”案例分析


(一)《世界的气候》“同课异构”案例分析

复习课与新授课最大的不同之处: 复习课更加重视知识广度的扩展与延伸,知识深度的透视与掘进;以及地理学科能力的拔高,地理技能的娴熟等。两位教师都把“通过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归纳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总结描述气候特点的方法”作为了过程和方法目标,实现了知识的扩展与延伸以及地理学科能力的提高。两位老师都将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及特征,归纳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及气候特点的描述方法,作为了本节课的重点。把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和步骤,描述气候特点的方法,作为了教学的难点。两位教师在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上,基本上是一致的。但 A2 将气候类型的分布也作为了教学的难点,但A1 没有。详见表 1-2。

(二)《地形和地势》“同课异构”案例分析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靠经验来设计的,而现代的教学设计是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设计的,如依据教学理论、地理学理论、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等,并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这样就促进教师学习各种理论,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提高了教学目标的设计技术,提高了教师分析学生的能力,从而教师能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会了深入浅出,学会了教学设计。本案例的 B1、B2 教学设计就是现代教学设计,这两个教学设计案例都从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要素和环节,进行了分析、计划并做出了具体的安排过程。经过对 B1、B2 两个教学设计的分析,笔者认为,分别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二、初中地理“同课异构”的作用 .......................... 21

(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21
1.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21
2.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22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 23
三、初中地理“同课异构”的策略.........................................29
(一)“同课异构”的指导思想 .........................................29
四、主要结论..........35

三、初中地理“同课异构”的策略


(一)“同课异构”的指导思想

“同课异构”的前提是同样的“教学内容”是可以进行不同设计的。可见,“同课异构”是建立在可建构性教材观基础之上的。“同课异构”是指选用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案设计。为了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借鉴“同课异构”的形式,加强地理学科组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关注程度,为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储备思想认知和研究案例。笔者认为,“同课异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比如,在《世界的气候》教学案例中,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明显不同。这是因为两位教师的基本素质不同。A1 年轻活泼,思维敏捷,思路清晰,有亲和力,语言有感染力,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课堂组织能力强,能抓住学生的心理,一节课能让学生跟着她的思路走。所以,A1 这节课的节奏紧凑、但效率非常高,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而 A2 是一位老教师,他很沉稳、严谨,说话慢条斯理,但是 A2 的讲授特别清晰,因为说话慢,所以给了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学生掌握的比较好。

(二)“同课异构”的原则

在教学工作中,教学背景、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都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这一特点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创新精神。有了创新精神,教师才能游刃有余于课堂中,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才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教师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引导学生去创新,才能给国家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给老师们提供一个创新的平台,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益,并提升教育质量。所以,“同课异构”活动必须坚持创新性原则。创新可体现在多方面,如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创新等。
.........


四、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对 2 节课 4 个教学设计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以下结论:“同课异构”活动中应遵循三个原则,即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同课异构”活动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即明确目的、关注学情和丰富形式;“同课异构”活动中可以采用以下四个类型,即竞赛式同课异构、常态课同课异构、帮扶式同课异构和展示式同课异构;通过对“同课异构”活动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提炼出了“同课异构”活动的五个作用,即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评价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沟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