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发布者:兰明炉     所属单位:贵溪市金屯镇焦坑小学     发布时间:2016-01-14    浏览数:2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

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早就说过乐知者不如好之者

首先,学语文的兴趣来自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例如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遗产中,文学成就璀灿夺目。教师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学成就开展五彩缤纷的语文活动,如课本剧的表演,朗诵比赛,成语接龙,妙对欣赏,班与班之间为了一争高低,下来都精心准备,还不知从哪儿搬来了一大堆书备战,活动中你争我抢,唯恐落后,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还长了不少知识,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增。其次,兴趣还来自成就感。语文不像理科那样一道题就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因而语文老师不要吝啬你的夸奖,用平等的眼光去欣赏学生的语文成果,让赞扬在学生的成长中占有主导地位,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喝彩,学生的成就感就会大增。还要引导学生涉猎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教师经常利用第二课堂时间让学生欣赏名家、名篇、名段,让学生领悟其中的丰富内涵,领会语言学科的博大精深,学生自然就会有深入学习的愿望。  

二、是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习惯。

《新课程标准》就是要培养学生学语文的自主性。自主学习结合语文就是课前预习习惯、运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后复习与置疑的习惯,独立思考创新求异的习惯。其中,课前的预习习惯非常重要,强化课前预习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经验,它可以使你及时发现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准备好听新课必须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课水平与笔记水平。学会运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是每个学生必备的习惯,是自学的第一步。有了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有心理优势,而且自己查工具书积累的知识不易忘记,它符合现代教学理论对学生主体性的要求。长期坚持自觉预习的学生,语文成绩进步大,而且在阅读、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三、是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我所教的学生大部分就生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更令人震惊:经常看课外书的有25人,从不看的5人。学生的课余时间几乎被电视剧占去了,据统计,假日、休息时间大部分被连续剧占据,追星厌学就成必然。再加上农村家长的重视不够,不懂得辅导与约束,大部分学生学习惯的培养都很差,因而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都相对较差,阅读面窄,无法适应教学要求。正如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减轻后进生的脑力劳动,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通过有选择的阅读,可以刺激学生的大脑,唤醒它、迫使它加强工作。他又说: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更需要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而语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与学生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有关。事实证明,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与他们阅读的量成正比。新课标就明确要求中学生每年读23部名著,阅读量达80万字,这些中外名著都能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语文修养。  

四、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勤练笔的习惯。做好这一点,能解决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问题。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观察到别人熟视无睹的事物中的奥妙,也是发展智力的途径之一。知识可以在观察中活跃起来,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源泉。让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有新意的景、物、人、事都用随笔记下来,思考整理,写成周记或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日积月累,写作的素材就多了,分析综合能力也跟上了。课余练笔,源于生活这股活水,学生随心而至,多写真情实感,入情入理,还防止了套式作文、抄袭作文的出现,多练笔生花,所以新课标把学生的课内课外练笔规定得详尽具体。优秀的作文就是练出来的。  五是培养学生诵读文章的习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清楚的说明了读与理解文章的关系。朗读是分析的基础,古私塾先生教书,就靠学生反复读后硬背下来,但其中不乏大文豪,足见古人重是有道理的。读有默读、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背诵。课堂教学中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语文教育专家巢宗祺就特别重视诵读。  

总之,学语文的好习惯不仅仅是这些,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做有心人,多发现、多思考、多积累,再教给学生用。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足够的时间训练作保证,学生还应具备必要的工具书,与教师长期的督促密不可分。老师要利用近一年的时间在每堂新课之前抽查预习的情况,让学生比较:预习了的上课效果和没预习的上课效果的。课外阅读,书多而杂,教师必须帮助学生筛选要读的书,更要读文质兼美、思想健康向上的好书。阅读中要引导他们不要流于故事情节,更看重作品的人物塑造,思想内容、语言特色。习惯的养成总是存在一个以多带少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好学上进,有自信心,有自觉性,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刘珊云
辅导教师
到访时间:2016-01-16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