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中生物教学

发布者:桂小文     所属单位:贵溪市第一中学     发布时间:2016-01-26    浏览数:0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备课的重头戏,导入是其中第一个环节,“良好的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恰当而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犹如优美乐曲中的前奏、精彩戏曲中的序幕,能够起到创设教学情景、揭示教学内容的作用,从而为上好一节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导入不仅仅是宣告一节课的内容,更是调整学生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起点,一节课导入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对导入的一些尝试。

  一、视觉的感受——图片的直观导入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或不熟悉的事物、图画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对于不熟悉的图片,马上就会产生疑问:“这是什么东西呀?”,“今天又要学习什么内容了?”由此,自己可以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1、通过课本相关图片导入

  例如:在学习与免疫有关的疾病这节课,上课首先直接展示艾滋病感染者的图片,通过图片学生会感受到艾滋病患者的痛苦、病毒对身体的摧残。学生就会产生是什么原因使人的身体受到这样严重的摧残如何预防?等等一些疑问。让学生一上课就关注这种疾病的病因,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

  2、热点、焦点新闻图片导入

  例如:在人与生物圈的教学中,要关注大气污染所产生的“温室效应”的环境问题,直接告诉学生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造成的,学生印象不深。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我就展示了宝马汽车、我国生产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图片,让学生选择自己将来买什么样的汽车?自己选择车的标准是什么?根据学生的选择做出我自己的评价,引导学生本着节能环保的标准准购车,同时根据为什么要选择节能环保的车,引出我们关注环境问题,即“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和解决的办法。这样学生通过图片的引导,发现自己对“温室效应”的认识还不全面,激发学生要认真的去学习本节课的能容。

  二、视听的感受——影音资料导入

  影音资料可以给学生视觉、听觉的感受,多重刺激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事物的印象,引起学生的注意,关注相关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的办法,这样有利于课堂学到的相关知识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人与生物圈这节课时,上课就直接播放我国南方出现的“疯长的一枝黄花”,以及有关“紫茎泽兰”泛滥成灾的新闻采访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后果。使当地的环境遭到破坏,原有物种受到侵袭,引起学生关注人与生物圈和谐相处等有关的环境问题,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用那些知识来解决,引起学生对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关注,进而激发学生去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三、身临其境——学生实验观察导入

  通过实验的过程中或结果,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起思考,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探索规律。既长了知识,又学到了技能。同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既动脑又动手,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形成一条学习链索:实验→惊奇→兴趣→产生学习积极性(→学习需要)→探索(积极思维)→获取知识→能力。(产生自豪感)

  例如:在讲述“渗透吸水”这一知识点时,自己提前一天让一个学习小组准备一个小实验,实验过程是:准备两个大小相似的马铃薯,并在马铃薯上挖两个大小相同的洞,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和30%的蔗糖溶液,标记初始液面高度。然后在课堂教学中,由参与实验的学生先介绍操作过程,并展示实验结果。(放清水的液面下降,放蔗糖的则液面上升;放清水的马铃薯硬,放蔗糖的马铃薯软。)再联系日常生活中,给蔬菜喷洒清水能保持新鲜,而腌制咸菜时会出现大量的水渗出等现象,使学生建立一个植物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失水,在低浓度溶液中吸水的基本印象,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半透膜的实验来揭示渗透吸水的实质。

  四、通过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导入

  通过生产、生活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新技术或者新产品等,启发学生关注生活,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知识源于生活——生活实际问题导入法

  在讲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提前一个月让三到四名学生在自己的教室养一盆观赏叶类的花,要求他们注意给花及时浇水,不要改变花盆的方向和位置,注意观察茎的生长方向。到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让学生直接观察这盆花的茎生长方向,会看到茎是朝向窗户的方向生长的。然后就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种植的花卉总是朝着窗户的方向弯曲生长呢?”在学生初步讨论之后,教师进一步设问:“什么物质与这种现象有关呢?”通过设问,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对新知识强烈渴求,这样就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了前提条件。

  2、知识能创造财富——生产技术应用导入

  在讲授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这节课时,利用投影展示在一次农业成果展中的一棵:“番茄树”图片资料,让学生观察这棵“番茄树”与我们平常见到的番茄在长势、产量方面有什么不同?学生会说出“长得高大,产量高”,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棵“番茄树”能够在无土的条件下很好生长,下面的培养液为它提供了那些营养?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学生可以讨论,然后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去针对性的讲解和分析。最终得到结论,植物生长需要的是矿质元素和水,结合矿质元素的吸收原理,在生产的过程中为什么还要注意通入一定量空气。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