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阳公"谈治学

发布者:赵明华     所属单位:崇仁县河上中学     发布时间:2016-02-24    浏览数:0

最近读《苏东坡小品》,其中有一则记载欧阳修谈写文章的方法:"无它术,唯勤说明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谪,多作能自见之。"欧阳修认为写文章是自己的事,只要勤读书多练习,时间久了,自然会悟出作文的方法。当然"疵病不必(不一定)待人指谪",但有时写成的文章还是要就教于方家的。


    看了这篇文章,使我又想起王树民教授曾经告诫青年的几句话:"用好功夫,是治学首先须要注意的一伯事。"论文"不要只写一遍,第一遍写的只是初稿,以后还要继续搜集资料,增加或修改内容观点,只到最后写成定稿";"在未写论文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些札记。"这些经验之谈,对我们某些急于"扬名立万"青年人来说,真是六月天的一副"清凉剂"。


    现在的出版业呈现着花团锦簇的局面,各种档次的出版物层出不穷,以及因特网的出现,这一切都为爱好写作的和有心于治学的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发表文章的空间。然而,在这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景象中,一些人犯了急功近利的毛病,"懒读书"或"好读书,不求甚解",没有思想上的过滤和沉淀,有一点感想就仓促成文,又急急地"每一篇出,即求过人"。这样写成的文章多是内容肤浅,空洞无物,经不起时间的淘洗。

    如果我们真的有志于学,必须具有老实的态度和踏踏实实的作风,要"用好功夫",能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

    朱自清在《写作杂谈》中说:"我的写作大部分是理智的活动,情感和想象的成份都不多。"热脑子写成的文章都带一点"火"气,应该让它冷却一下,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锻炼锻炼。如何去锻炼呢?我们要能静下心来切实读一些书,多思考,另外,我们平时多练习,写一些习作和札记,也有利于锻炼自己的行文,有利于积累材料、整理思想,不断使用权自己的观点得到修正,直到尽可能地完善,如朱自清所说的:"客观的反攻倒算得有充分的、详确的知识作根据。"不然,我们就可能讲外行话或闹出笑话来。

    文字是寂寞之道。《文汇报》在九二年四月份发表了作家韩少功和周介人的一组通信。周介人对一些人"文事武做,相信三拳两脚能打出一个世界"的现象颇有感慨。他认为"一个有作为的作家也应该逃离那种热闹中透着腐朽的空气。"韩少功认为作家要耐得住寂寞,只有平时清心寡欲,凝神入定地反观、内视,啬情感意绪的积蓄、沉淀,动笔时才能有所渲泄。他们的这些语重心长的话,确实值得我们思索。

其实,无论搞文学还是史学,文章本身都不能养活我们,只会愈做愈苦。不能做冷板凳,不愿意"啃冷骨头",我们很难在治学的道路上前进多远。曹雪芹撰写《红楼梦》,"十年辛苦不寻常",增删五次而成。这是大家皆知的事实。当代史学家顾诚先生撰写《南明史》的经历,也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治学榜样。顾诚先生在八十年代初即已承诺写一部南明的历史,并于1990年写成初稿。尽管其间出版社编辑曾多几十次催稿,但他未轻易出手。这样,初稿就"冷"在那儿,一冷就是七年!在这七年中,他经历了艰辛的学术之旅:遍查全国各大图书馆史料,辑微钩沉,使80万字的《南明史》做到"言必有据","无一字无出处",终于使《南明史》成为一部笑傲史坛的史学大作。

    我们的文章如果在确信无"一字空"的时候,再拿出去发表,这既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和负责的态度。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