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做人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发布者:董世凯     所属单位:南康市太窝乡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16-02-25    浏览数:0

买一斤菜,在称上称一称,可知是否缺斤少两;一张试卷学生做一做,可知他们的知识缺陷,而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你不能用称称、用尺量、用试卷来测试,只能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才能显露出来,因此教会学生做人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没有学会的知识日后有机会弥补,不会做心理健康的人,也许害了自己,甚至于危及社会。

一、家庭教育是孩子们成长的第一课堂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生活在“4+2”的家庭中,即4位老人和2位年轻的父母,孩子在生活上很富有,在精神上就不一定富有了。

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老人和年轻的家长就成为孩子们的“书童”,孩子书包不背,不会清理学习用品,有的孩子忘记带作业了,埋怨家长不会整理书包;孩子们轮到做清洁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是家长在做清洁。若让孩子做清洁时,家长会不停的求老师:“放过孩子吧,他们太小。”“他们从来没有做过清洁。”……理由可谓一大堆,最终的值日几乎就被家长代劳了。也有的孩子在需要值日时,家长会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将孩子强行带回家。

深思家长的做法:这种环境只能培养好吃懒做的人了,没有教会学生的生存能力,而教会了学生懂的了怎样做才能享受。学生不会心疼家长累不累,也不会体贴家长,更不会关爱家长了,孩子的不懂事、不孝顺,实际上就是家庭环境造成的,纵观犯罪的学生,追溯他们的家庭,基本上是家庭教育跟不上。

我有一个习惯,刚入学的学生,前两个月是不安排做清洁的,而是在细心观察、寻找会做事的学生,我对这些学生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一批小骨干后,然后放手让学生管理学生,这样效果还不错。

二、注重学生的小节

老师的眼睛要能观天空、井底,也就是要有一双明锐的眼睛,能洞察学生的一举一动,随时正确的处理已发事件和突发事件。事情要想远一点,要有一点预见性,这样遇事才能冷静、正确的进行处置。

爱疯闹的学生,不妨让他们学会清理班级里的扫帚、拖把,要让他课间学会随时清理,他就没有时间去疯闹了。

爱推人的学生,不妨让他当卫生监督员,课间检查教室和清洁区的卫生,他有事情做,就没有闲暇时间去作别的活动了。

学生毕竟是活生生的生命,不能对他们整齐划一,但必须对每一位学生了如指掌,量体裁衣。

学校无小事,处处是生机,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家长眼中的小事情,在老师眼里就不是小事情了。

下雨天,学生喜欢趟雨水,鞋子打湿了,他们浑然不理;将雨伞反过来,接上雨水,然后撑起伞,让雨水从头淋到脚,他们笑得很开心,且不知玩的后果,你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但有一招很奇妙,立竿见影,扣除学生的小红花,很灵验,从此没有学生再敢玩雨水了。

三、加强礼仪教育

首先,让孩子在学校能够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打招呼,见了老师(或同学、邻居)能问声“好”(或早)。“谢谢”、“再见”等。

其次,让孩子会接电话,在接电的同时,让孩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由此可以体现一个家庭的文化素养。

再次,要教会学生怎样在别人家做客?吃饭时应注意什么?虽然这些都不起眼,但能提高孩子们的素质修养。

四、安全教育,警钟长鸣

孩子们的安全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现在的孩子肚量小,受不了一点委屈、挫折。同学中若是不小心发生了碰撞,是“用手”来说话,若是手上有写字笔之类的话,毫不留情的用笔当武器进行反击,根本不考虑后果会怎么样。

孩子们一旦发生了错误,最终的矛头就指向了学校。也有的孩子之间发生了摩擦,有的家长不是先教育自己的孩子,批评自己的孩子,而是为孩子当帮凶,参与打别人的孩子行动。甚至于有的家长公开告诉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不能吃同学的亏,谁惹你,就打,打伤了爸爸帮你赔医药费”、“别怕老师的批评,只要你没有输,批评就当耳旁风。”

流血事件就发生于瞬间,发生在几秒钟之内,为杜绝这些偶发事件,平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课间要安排学生当安全监督员。(2)班里有学生打架,尽快地有人能报告班主任或学校的老师。(3)课间活动尽可能的2—3人在一起,遇事能有人报告给老师,不可以一人单独行动。

安全教育,落实在实处,警钟长鸣才可以起到作用。

五、随时发现学生的异常动向

孩子有什么异动,一定要及时处理,事件的范围不要扩大。

曾经有一外校的学生,转到我的班之后,我班里经常发现学生的学习用品不见了,有的孩子带来了零花钱转眼工夫就不见了,我对新转来的两名学生有些怀疑,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我只能猜测,不可以在班级里流露出来,毕竟其他的学生已经跟我三年了,从未发现有丢东西的现象。

有一次在补交书本费时,贾某哭的很伤心,因为1分钟前,他的有一张十元面额的钱不见了,他反复强调旁边同学吴某的十元钱就是他的,我没有及时解决,而是要求学生上完这节课后再处理……经过再三的咨询,再与家长进行核实,最终的钱确实是贾某的。

在与吴某的家长交流中,我要求家长随时能检查孩子书包中的物品,是否都是孩子自己的物品,在我的恳请下,家长在家跟踪了一个多月,也发现了孩子身上的坏毛病,也深深领悟了周边的邻居为什么不敢接纳其子的缘由了,事后家长很感激,告诉我:“不仅挽救了他的孩子,也就挽救了他的家庭”……

孩子虽小,有时要把他们看大一点,孩子的防范意识也很强,稍不留意,有时会上了孩子的圈套,被孩子算计了,因此有时间要常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这样才能更加了解孩子,使他们将来有益于社会。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