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反感指甲划黑板声音?

发布者:程运福     所属单位:庐山长岭小学     发布时间:2016-02-25    浏览数:0

为什么会反感指甲划黑板声音?
最近有本新书叫《自知心理学》,给我们解释了很多日常生活中有趣的心理现象,我跟大家分享其中四个。
第一个,为什么盯一个字盯久了,就不认识了。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看一个字或看一个人久了,就会产生一种陌生的感觉。书里说,这是因为大脑神经在罢工。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语义饱和”。意思是,大脑在长时间接受相同刺激的时候,会产生神经疲倦。也就是说,你长时间看一个东西的时候,大脑接收信号和处理信号的就都是同一个位置,神经就会罢工,形成联想阻断。没有联想了,自然就想不出字背后的含义了。
既然是这样,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只要转移一下注意力,做些别的事,阻断就解除了。其实这种模式不仅有坏处,有时候也有好处。比如可以帮人们解除演讲前的焦虑。方法就是一直重复演讲的内容,不断重复,重复到大脑神经疲劳了,就顾不上焦虑了。还有各种考试、比赛之前的紧张情绪,也可以试着用这种方法缓解。
第二个,为什么听音乐、看电影时会起鸡皮疙瘩。
当然,这里指的不是环境冷,冻得起鸡皮疙瘩,而是听音乐听到某句歌词,或是看电影看到某个画面的时候,激动地起鸡皮疙瘩。书里说,这是人类进化留下的痕迹。
我们先看天冷的时候,为什么会起鸡皮疙瘩?这得从人还是猿的时候说起。那时候,我们长着一身厚厚的体毛。天冷的时候,毛发就会竖起来,毛跟毛之间的空隙形成了一个保护层,起到保温的作用;遇到敌人的时候,我们的毛发也会竖起来,让我们显得更高大,对敌人更有震慑力。所以,鸡皮疙瘩还有一个学术的说法,叫立毛反射。它的作用就是让你的毛立起来。虽然今天我们没有那一身厚厚的体毛了,但是身体机能保留了下来,所以会在寒冷、恐惧的时候不自主地起鸡皮疙瘩。
那听音乐、看电影为什么也会起鸡皮疙瘩呢?原因就在于,某一句特定的歌词,或者是某一个画面,会唤醒你心底的一部分记忆,这个记忆就会带出情感共鸣,可能是悲伤、兴奋或者是恐惧。这些情绪就让你产生立毛反射,就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第三个,为什么你会对某个没见过的人,某个没遇到过的场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作者说,66%的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这种现象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
一个是神经传递速度的差异化。神经学家发现,眼睛接收信息之后会产生两条神经通路,一条抵达记忆存储区,形成记忆,另一条抵达大脑皮层的感受区,形成认知。这两条路径在正常情况下会同时抵达目的地,也就是说,你会在感知的同时形成记忆。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记忆会比感知跑得快,也就是说,你眼前看到的人或场景,还没跑到感受区呢,却提前一步到了存储区,形成了记忆。所以你就会对眼前看到的东西,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另一个原因,就是你的记忆里确实有和眼前场景相似的片段,但是你却张冠李戴了。这个好理解,我就不解释了。
第四个,我们为什么那么痛恨指甲划黑板的声音?这其实是大脑对人体的保护机制。
刮黑板的声音,是一种高频噪音。科学家发现,人听到高频噪音的时候,大脑里表示警觉的区域就会活跃起来。新生儿的哭声、猴子遇到危险时发出的尖叫声,都是一种高频音,这个声音对原始人来说,意味着“没好事”,所以我们对这个频率的声音非常反感,这也是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本能。
这四个现象的原因你都明白了吗?快去给身边的朋友科普吧!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