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13班班级简报

发布者:张晓玲     所属单位:赣州市章贡中学     发布时间:2016-01-07    浏览数:42

 

201615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全员远程培训

主编:张晓玲               

一路走来,一个个专家的讲座,一句句入理的箴言,你经历了研修海洋里的一股细流,更大更广的研修舞台还需在你的生活中来演绎你的人生价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无论是风雨还是霓虹,也无论是霜雪还是暖阳,今日的研修必定是你教改的桥梁,也必定是你育人的一剂良方。

廖伯琴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高等物理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基础教育领域重要刊物《物理教学探讨》主编;国家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赵逸庶 四川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教师,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渝中区骨干教师

赵 兵 贵阳市教科所物理教研员,初中教研室主任,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张修文 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物理教研员

1.请各位学员按照要求进行远程培训。

2.请各位学员按时按量完成相应的作业。

3.作业要求原创。

本班共有250位学员,学员们的学习热情还比较高,但目前仍有23位学员还没完成作业一、27位学员没有完成作业二、20位学员没有完成研修结业成果。其他学员表现很好,还没完成的同学要抓紧时间完成哦。

研修结业成果

推荐!

提交者:揭晓辉     提交时间:2015-12-22    浏览数:5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实例从做功的角度描述能量。能说出能量与做功的关系。记住能的单位。

2.能利用实例或实验初步认识动能、势能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解释相关的现象。

3.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

2.在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物理问题的意识。

2.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由“动能”“势能”两部分构成。其中,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概念的引入均以能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的思想为基础。教科书先简单介绍功和能的关系,然后通过大量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动能、势能的存在。

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其中涉及测量量的转换问题。教科书安排了相应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实验是进一步认识势能的基础,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实验,加强他们的实践体验。

教学重点: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策略

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严密性,这是因为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接着列举了风、流水等能够做功,以便使学生对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具体印象,同时也为讲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埋下伏笔。由此引出了动能的概念,用实验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的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势能的教学也是从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势能概念,再由实验或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决定势能大小的因素。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木块、弹簧、橡皮筋、斜槽、不同质量的钢球、玻璃球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5分钟)

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有了成效,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演示:用手推动木块,使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手的推力是否做了功?

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让学生分析碰撞过程中,做没做功?

利用学生分析的结果“钢球对木块做了功”引入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

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物体具有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后我们将逐步认识各种形式的能量

 

 

 

 

 

学生思考并回答,木块在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推力做了功。

 

 

 

 

 

学生思考并回答,滚下的钢球撞击木块,对木块有力,并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钢球对木块做了功。

 

 

功和能有密切联系,从做功直接引入能的概念。并为下面设计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做好了铺垫

新课教学

30分钟)

一、动能

刚才的实验中钢球撞击木块能够做功,若将钢球静止停靠在木块一侧,钢球还能够对木块能够做功吗?(边讲边演示)

让学生认识到只有运动的钢球才能推动木块做功。

总结出动能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能够做功,它们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引导学生广泛地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空气、水和各种物体都能够做功,而具有动能。概括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狂风能撼动大树,而微风只能摇动树叶,说明动能有大有小,你能猜想一下动能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现在我们要利用桌上的斜面、小球、木块来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运动的速度有怎样的关系。实验前,我们先思考几个问题:

1)实验时如何比较动能的大小?

2)动能的大小可能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有关,在实验中应如何具体操作?

3)研究动能与质量关系时,应该改变哪一个物理量?应该让哪一个物理量不改变?如何控制质量不同的小球撞击物体时的速度相同?

4)研究动能与速度关系时,应该改变哪一个物理量?应该让哪一个物理量不改变?如何控制质量相同的小球撞击物体的速度不同?

5)设计出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

让学生分组实验后得出结论: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学生观察并分析回答,静止的钢球不能使木块移动,所以不能够对木块做功。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启发同学得出,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运动的速度有关。

 

 

学生分析讨论后回答:

1)使小球从斜面滑下,撞击平面上的物块,被撞物块的运动距离越长,运动小球所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2)采用控制变量法。

 

3)应该使质量不同,让速度相同。使小球分别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就能使小球撞击物体时的速度相同。

4)应该使质量相同,让速度不同。取同一个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滚下。就能使小球撞击物体时的速度不同。

 

 

 

 

 

运用事例对比进行思考,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

 

 

 

 

风、流水等能够做功,以便使学生对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具体印象,同时也为讲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埋下伏笔。

 

运用转换和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并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二、重力势能

演示:木块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问:木块受到重力,重力对木块做功吗?怎样才能使重力对木块做功?

让学生认识到物体被举高而具有能量,这种能量与重力有关,物理学叫做重力势能。

思考:木块和铅球都被举高,它们具有的重力势能相同吗?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

1)重力势能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2)实验时如何比较重力势能的大小?

3)你应该采用什么实验方法来探究?

4)设计出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

学生实验后得出结论:物体被举的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质量相同时,举得越高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被举的高度和质量有关,被举的高度越大,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学生分析思考:木块静止放在水平桌面块没有在重力方向上移动上时,木,此时重力不做功。要让重力对木块做功,可以让木块举高后释放

 

 

 

 

 

重力势能概念的引入也以能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的思想为基础。

 

 

有了前面研究动能的实验做基础,再学习研究重力势能的实验变得较为容易,教师适当点播即可

 

 

 

三、弹性势能

(教师边演示,边讲授)一个弹簧,把一个砝码放在弹簧上的小木板上,用力将弹簧压缩,使其发生弹性形变。此时,弹簧静止,没有动能。弹簧也没有被举高,也没有重力势能。可是大家想象,弹簧能不能做功?

总结:被压缩的弹簧也具有能。这种能区别于动能和重力势能,它是由于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所以,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物体在很多情况下都具有弹性势能。射箭用的弓被拉满时产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钟表的发条在卷紧时具有弹性势能,通过做功来带动钟表机件正常转动。

让学生表演用橡皮筋弹射纸弹的游戏。用不同的力使橡皮筋形变程度不同,观察纸弹弹射的距离有何不同?

指出:物体的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形变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叫做势能

学生观察到:放开手,砝码被弹簧举起来,说明被压缩的弹簧能够做功,也具有能。

 

 

 

 

 

 

橡皮筋形变程度不同,纸弹弹射的距离不同,说明橡皮筋对纸弹的做功不同,进一步说明橡皮筋具有的弹性势能不同

 

 

 

弹性势能概念的引入也以能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的思想为基础。

 

 

 

 

 

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课堂小结

5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促进知识的巩固掌握。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附件

  • 学科简报二.doc     下载
钟斌
辅导教师
到访时间:2016-01-11
张晓玲
辅导教师
到访时间:2016-01-12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