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阅读

发布者:胡小燕     发布时间:2016-02-28     浏览数:0

学好语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每一个学生学习生涯中重要的学习方法,阅读是学生提高能力、开拓视野乃至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学好语文,仅仅靠课堂阅读是不够的,我们重点要教会学生好的阅读习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的阅读,愉快的阅读。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梁启超在《治国学杂话》一文中说:一个人总要养成读书趣味。必须养成读书习惯,才能尝着读书趣味。梁启超所说的读书趣味,是指人一生的读书习惯。一个人的读书习惯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形成了,所以,学生在学校就要养成很好的读书习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读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习惯和兴趣,只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才能尝到读书的趣味。
    1 指导学生养成利用零碎时间阅读的习惯 
初中阶段课程较多,学习十分繁重, 学生都反映没时间读书。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利用零碎时间阅读的习惯。要养成随时翻阅书籍的习题,坚持每天挤一点时间,读一篇或半篇文章。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一种阅读氛围。促进学生自觉阅读。比如印发一些短小的名人趣问佚事,供学生传阅,就很受学生欢迎。 
    
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文中或作勾划、或作批注、或写提纲、或抄录名言警句和佳句,感受较深的可写读书笔记、或写读后感,定期交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我就专门指导过学生如何作笔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善于抓住重点,深入钻研,独立思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增加学生读写结合机会。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感知力、鉴赏力,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指导学生养成读说结合的习惯 
让学生把所阅读的内容、心得体会在同学们中进行交流,也可以进行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如鼓励学生利用闲聊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我一直坚持课前五分钟让一位同学介绍一篇他最近阅读的(或是他喜爱的)文章,让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各抒己见,这不仅能培养认真细致的读书习惯,还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指导学生养成用读书的习惯 
只读书而不作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读得再多也不会有所得,反而成为书的奴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就是要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即用来读书,才能有所收获。如延伸性的要结合课文分析思考;阅读后要有所获、或能发现一些问题、解决一些问题。我在班上开展阅读论坛,先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所得或疑问写在读书笔记上,交给老师批阅,由老师拟定话题供学生选择

 

  

    激发兴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课外阅读分量大,是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特别是农村的孩子,不一定个个都很浓厚,这种兴趣就要靠老师来培养,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入手。

1 营造阅读的气氛。在班级中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气氛,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 ,创设阅读环境。在班级里,布置一些手抄报,板报,墙报,放置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等。通过这些途经向学生传递阅读信息,学生随时可以在这些材料中阅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会由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 

      2 巧借课文激趣。教学,不是教一篇课文,也不是教一册教科书,我们要有意识、有系统地课内外结合,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3 交流展示法。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方法,并且也为了获取他们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我们可采用交流展示的方法,例如(1)书面作业练习。就读物内容出一道或几道练习题去做,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2)举办讲演会。(3)开展故事比赛、朗读比赛或成语连珠比赛。(4)、读书笔记展览。(5)、手抄报展览(6)读书方法交流,

 

三 要有好的阅读方法

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都很明确。如有的只凭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因此,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但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具体做法是要结合阅读教学,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  是选读法,即根据自己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对个别总为作文不会开头面发愁的学生,可用这种阅读方法,即引导他们选读他们所订的几本(小学生优秀作文),让他们从若干篇习作的开头语中,进行仿效和借鉴。从此,他们在作文时,再也不为开头难而发愁了。

2  是浏览法,即对所读的书报,不是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用这种方法阅读,对于爱读书报,却无充分时间去细嚼慢咽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可取的。每当学生所统订的某种报刊刚刚发下,大家都爱不释卷,总想先睹为快,但又不能不顾及听讲和做作业时,除重申“不允许上课时偷看课外读物”的纪律外,还可鼓励学生用浏览法,先看个大体眉目,待下课之后再去细读。这样,既不挫伤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又解决了时间矛盾,维护了上课纪律。

3  是精读法,即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精细地阅读。比如对教师结合阅读教材推荐的有关文章,往往可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在校内的课余时间或回家之后,去反复阅读,并按教师预先提出的思考题去思考、去解答。如学习鲁迅先生所写的(三味书屋)之后,可向学生布置几个问题,分别精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课外读物,着重了解了鲁迅先生的简要生平与高尚人格,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4  摘读法,即用摘抄文章有关内容或重要词句的方法去读。这也是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如让学生准备摘抄本,每当指导学生作文时.就要求学生翻翻自己的摘抄本,从中选用资料,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指导选择有的书

阅读是一项反映个性和人格的活动,而读物的选择是个性的表现。只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他们才能深人理解读物内容,受到读物的感染。但是初中生年龄尚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激发和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又要注意避免放任自流,克服“偏食”现象。这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益读物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阅读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便我们的学生能更好地在书的海洋中畅游,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