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的语文

发布者:张继亮     发布时间:2016-02-28     浏览数:0

怎样才能实现语文即生活呢?   一、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语文    现实生活的综合性、复杂性,促使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打破课程壁垒,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获取直接生活经验,充分挖掘语文与其它课程乃至社会生活的协同资源,引导学生去观察并感受现实世界,耳濡目染,不断熏陶,从而调动学生潜在的感知能力,在生活中体验语文,学语言,用语文。   二、援引生活,在学习中感悟生活    语文与生活有天然的割舍不断的联系,“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自然、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自由积累的天地,而且应该有意识地引进课堂,成为语言学习的一部分。    三、学习语文,让语文成为“生活”    语文是一种积淀,学习语文可以使我们感悟生活,感悟美,而这种感悟本身又不可能脱离生活,从而成为我们语文生活的一部分。而语文学习一旦成为一种自觉,学生就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以至拥有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呈现出生活化倾向,使每一切课都成为学生成长中的一种生存状态。    四、运用语文,使语文走向生活    语文课堂的开放性不仅在于语文学习渠道的生活化,而且和语文的走向相关。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领会生活、参与生活的同时,应该注重语文的运用,有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密切语文和生活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需要语文,学习语文就是为生活服务的。 总之,生活是本,课堂是轴心。生活是正文,而书籍是注解。今天我们需要拆除在教育和生活之间用书本知识累造起来的隔离墙,让学校教育焕发出生活的气息,让学生生活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正如《学会生存》所发出的警告:学生不能与生活脱节,学生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学生象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语文教学尤其如此。语文学习源于生活,触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走向现代化的语文教育,绝不能脱离生活而远离活水。因为,“关注语言,同时也意味着对那些寓于此语言里的人的生活状态的关注。”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