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作业二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请描述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为某节课某一环节所设计的案例,并对其案例产生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说明。

    作业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二

提交者:潘志文     提交时间:2016-02-24    浏览数:0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在此之前,学生通过奥斯特实验,知道了电与磁的联系,即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还学习了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在以上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是前述电磁知识深化和细化。电磁铁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装置,学习本节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电磁铁与通电螺线管的区别
2)知道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3)知道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

1)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和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3、教学重难点:a、电磁铁的特点b、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c、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4、教学思路:学生在本科学探究的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的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在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因为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如果涉及探究的所有要素,则在探究的每个环节进行的不充分,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将探究渗透在教材和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部分。基于这样的思想,本节课重点培养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的能力,对于探究的其他要素,可由老师直接给出或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

5、教学资源:螺线管(自制多抽头)、滑动变阻器、铁棒、电流表、大头针、电池、开关等。

6、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先给出电磁铁的概念,接着提出电磁铁的磁性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与假设: 可能跟电流大小、线圈匝数以及是否有铁芯有关。

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 :向学生渗透本实验的物理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指导学生如何设计实验和记录表格。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巡视并记录各组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分析与论证: 由学生根据实验中的记录情况自己得出结论。 

评估与交流

7、教学反思 回顾以上探究过程,自制一个多抽头的线圈是实验进行的必备基础,是材料准备较为困难的,没有现成的漆包线可从废旧的镇流器、变压器中拆出来。当改变线圈匝数的时候,要确实做到了线圈中电流保持不变,由于线圈的电阻很小因而在改变线圈匝数时,电流变化很小需要细心调节。在吸引大头针时,盒子内放置的大头针的量和电磁铁铁芯露出的多少也是要注意的,本实验中采用吸引大头针的方法是否科学还有待做于进一步的研究。在实验假设的建立、各种变量的确定、器材的选择、实验的设计等方面中注意时刻体现出科学探究的逻辑性和严谨性的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8
、小结及作业布置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