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作业二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请描述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为某节课某一环节所设计的案例,并对其案例产生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说明。

    作业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二

提交者:周志霞     提交时间:2016-01-24    浏览数:1     

《认识几分之几》教学片断设计及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提高都是从操作开始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则强调:分数概念具有双重性,既有“数的特征”,也有“形的特征”。只有从两个方面认识分数,才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它的本质意义。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的是“探究学习法”,让学生在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中亲历几分之几的再创造,在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表征的联动中体会分数的含义,让智慧在孩子们的手指尖上飞扬。具体的教学流程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起探究之欲

课一开始,我创设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周老师家有一个正方形的花坛,我想用这个花坛的来栽月季花,我该怎么办呢?由此引导学生回顾、复习,并口头表述——把正方形花坛平均分成4份,1份就是它的。在此基础上,我追问:如果我想用这样的2份来栽月季,又能得到哪个分数呢?引出“几分之几”,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操作感悟,丰富探究之实

1、探究四分之几

(1)认识

在学生跃跃欲试解决“如果我想用这样的2份来栽月季,又能得到哪个分数”时,我顺势抛出操作要求:请同学们用一张正方形纸表示花坛,把它平均分成4份,并给其中的2份涂色。想一想:你涂了几个?涂色部分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呢?接着汇报交流,最后小结得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2份就是2个,也就是它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的含义,我在课件出示时,故意涂了和学生不同的2份,质疑:我涂的和你们不一样,这时还能用表示吗?为什么?加深理解:2个就是里面有2个

这一过程通过让学生自己分一分、涂一涂、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使学生充分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很好地体现了做数学的思想。

(2)认识

的认识,是在认识了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样的正方形纸,由同桌两人分工合作,一人涂3份,一人涂4份,涂完以后想一想,涂色部分分别有几个?是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交流。然后在全班汇报、小结,小结完毕引导学生观察表示的正方形纸,提问:我们在给正方形纸涂色时,涂了它的,为什么不再涂了?渗透和1之间的关系。

这样学生用认识的方法,在独立操作与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完成了对的认识,在无形中渗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认识了四分之几之后,我又引导学生观察,对比这4个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小组内讨论并汇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几与四分之一所不同的只是取的份数不同;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2、探究十分之几

有了四分之几的铺垫,在探究十分之几时我便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瞧,老师这还有一条彩带,把它平均分成10份,又会得到怎样的分数呢?请你打开书第92页例5,想一想,填一填。填完之后指名学生汇报,汇报交流中引导学生在每份是十分之一的基础上,类推出十分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进一步深化对分数含义的理解,渗透分数单位。

此时,我再适时提问:如果把这条彩带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它的多少?3份呢?5份呢?你还能想到什么?拓展学生的知识。揭示:像……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并追问:像这样的分数会有多少个呢?体验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这一环节通过由十分之几的探究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说出自己的例证,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并有效实现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附件

  • 认识几分之几.doc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