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作业二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请描述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为某节课某一环节所设计的案例,并对其案例产生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说明。

    作业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二

提交者:王于清     提交时间:2016-02-16    浏览数:0     

   元素周期律是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理论部分的重要教学内容,进一步认识这部分内容的呈现规律,掌握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呈现路径,从而更有效地组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科学探究:让学生整理写出118号元素的元素符号、核外电子的排布;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学生通过自行观察、分析或同学间讨论得出原子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的具体变化规律。

   
科学探究栏目:该栏目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实验——呈现金属镁分别与冷水、热水反应及镁和铝在相同条件下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实验步骤,让学生填写实验现象和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回忆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比较镁、钠与水反应的难易,比较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程度,通过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推测三种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资料——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硅、磷、硫、氯四种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反应所需条件的不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的不同。通过比较分析,推出四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综合结论——总结归纳出第3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强弱顺序,用简练的语言叙述元素周期律的内容。

我对元素周期律内容的教学进行了新的探索,形成了新的教学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引言:人类要想驾驭物质世界,必须对其进行认识和研究,而物质世界是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我们应该如何研究它呢?人类经过大量研究发现,物质世界虽然是繁杂的,构成物质的元素种数却是有限的,并且不同元素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元素的性质存在规律性变化,这些规律性的变化无疑对认识和驾驭物质世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这些规律性变化是什么呢?

   
情境设疑:(呈现
实图,引导学生意识到元素在周期表中是有序排列的,然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人们是怎样发现元素的这种排列规律的?元素为什么会按照这样的顺序在周期表中排列?这种排列的本质决定因素是什么?
活动探究活动探究活动探究活动探究略
  本设计力图让学生在原有知能框架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充分体现建构主义理论在教材呈现方式中的指导作用,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利用方法导引栏目呈现出探究过程中的必要支持,最大限度地清除可能碰到的障碍,使探究学习具有可操作性,学生通过自行观察、分析或同学间讨论得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化学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具体变化规律,从而归纳出元素周期律。并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特点与元素各项性质之间的关系,分析出规律的实质。使学生学会信息的搜集、处理、概括和运用,体验自主学习达到预期效果后成功的喜悦,强化探究式学习的学习动机,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本设计力图让学生在原有知能框架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充分体现建构主义理论在教材呈现方式中的指导作用,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利用方法导引栏目呈现出探究过程中的必要支持,最大限度地清除可能碰到的障碍,使探究学习具有可操作性,学生通过自行观察、分析或同学间讨论得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化学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具体变化规律,从而归纳出元素周期律。并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特点与元素各项性质之间的关系,分析出规律的实质。使学生学会信息的搜集、处理、概括和运用,体验自主学习达到预期效果后成功的喜悦,强化探究式学习的学习动机,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本设计力图让学生在原有知能框架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充分体现建构主义理论在教材呈现方式中的指导作用,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利用方法导引栏目呈现出探究过程中的必要支持,最大限度地清除可能碰到的障碍,使探究学习具有可操作性,学生通过自行观察、分析或同学间讨论得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化学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具体变化规律,从而归纳出元素周期律。并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特点与元素各项性质之间的关系,分析出规律的实质。使学生学会信息的搜集、处理、概括和运用,体验自主学习达到预期效果后成功的喜悦,强化探究式学习的学习动机,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淡化过程偏重结果的现象,死套公式,死记解题方法,机械模仿,用简单重复过程代替丰富多样的知识发生过程,结果不利于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化学教学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采用合适的思维方法,抓住已知和未知、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态知识内化到态的教学思维中去思考和认识,因为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思维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的发展过程,也是揭示和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过程。例如,在元素周期表数学中,将态的元素周期表变为态的元素卡片牌阵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依据及结构。

   
课前教师将学生分成二人一组,布置每组做118号元素卡片(卡片上有元素符号、名称、原子序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并且将118号元素依次涂上红橙黄绿蓝靛紫7种颜色)。课堂根据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卡片进行排序。学生很快就摆出各种牌阵,有根据原子序数递增排成一排的,有随便排成几排的(提示根据元素周期律排)。排出正确牌阵后,学生惊奇地发现横看七种颜色每隔八张重复一次(惰性气体元素另外),竖看每种颜色各成一列(除第一排),为何把He排成Ne的上面呢?通过元素卡片的牌阵游戏,学生深刻地理解周期表的结构、体会元素周期表
的神奇。因此,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是形成程序性知识、建立良好知识结构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高效率地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需要;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符合元认知的监控性特点,因为监控总是对过程的监控,离开过程,监控作用也就无从发挥;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就是为了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元认知体验,使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在教学中得到培养,在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得到发展。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