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作业二截止时间:2016-02-25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请描述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为某节课某一环节所设计的案例,并对其案例产生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说明。

    作业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二

提交者:曾莉丽     提交时间:2016-01-19    浏览数:0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100103页:《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3、知道1千克=1000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感觉,动手操作让学生逐步感知克和千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入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2 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  

教学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个天平、12分的硬币、1台盘秤、两包500克的盐、1个鸡蛋、1个苹果、几颗花生、几根皮筋。

2、学生准备:12分的硬币、1500克的盐。

教学过程:

一、 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1、星期天,小兰和小朋友在小区里玩,看看她们在玩什么?(跷跷板)

2、观察小兰的照片,你发现了什么?(一个重,一个轻)

2、对了,物体的有轻有重,物体的轻重也叫做物体的质量,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揭示课题,学生齐读)

、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1、认识质量单位

1 小兰和妈妈来到了超市里,看看她们在超市里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

2)小兰和妈妈从超市里带回了这些东西,请你观察这些物体的质量,你发现了什么?(用字母“g”表示“克”,用字母“kg”表示“千克”,板书)

  2、认识秤

1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的知道一个物体到底有多重呢?(可以用秤来称:要知道物体的质量,可以用秤来称。)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

(课件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实验室里常见的就是天平,下面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天平。(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

3、感知1克的重量

1)今天,老师带来了12分的硬币,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有多重呢?我请一个同学上来秤一秤。   

指名学生拿12分的硬币来天平上称一称(师边帮助边讲解称的方法),请你来告诉大家这12分的硬币重多少?(大约重1克),我们一起来看到大屏幕验证一下。(课件出示)

2)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一枚2分硬币,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说说感觉怎么样?(很轻)

你们可不要小看了这1克,在许多科学领域中,它是非常重要的单位,像我们知道的神舟七号飞船,为了仅仅增加1克的质量,科学家们往往要研究好几个月呢。

3)操作实践:看看老师还带来了什么?(花生)几颗花生大约重1克?我想请一个同学上来帮老师秤一秤。(指名上来称)2颗花生大约重1克。

老师这里还有什么?(皮筋)几根皮筋大约重1克?我想请一个同学上来帮老师秤一秤。(指名上来称)6根皮筋大约重1克。

4)比一比:2颗花生和6根皮筋分别拿在两只手上,它们的质量都是大约1克重,你发现了什么?(同样质量的物体,数量不一样)

5)出示一个苹果,拿出台秤,指名上来秤,看课件验证(一个苹果重200克)

出示一个鸡蛋,学生先猜一猜它的质量,指名上来秤,看课件验证(一个鸡蛋大约重50克)

6)联系生活:你还能说说其它用“克”作单位的物体吗?

4、克和千克的关系

112分的硬币大约重1克,10枚这样硬币大约重多少?

50枚这样的硬币大约重多少?你知道什么物体的质量大约是50克吗?200个这样的硬币重多少?你知道什么物体的质量大约是200克吗?500个这样的硬币重多少?你知道什么物体的质量大约是500克吗?找一找你的桌面上有没有重500克的物品。

2)观察思考:老师手上拿了几袋盐?( 2袋)有谁知道,老师手上的物体一共重多少?(1000克)为什么?(1袋盐重500克,2袋盐重1000克)

31000克这里有30为了方便人们约定:满了1000克我们就用比“克”稍大的单位“千克”表示,记作“1千克”,们的质量是相等的,所以1000=1千克(板书并齐读)

5、感知1千克的重量

1)同学们,下面请听口令2人合作用手来掂一掂重1千克的2袋盐。掂一掂有什么感觉?把你的感受跟大家分享一下(指名回答)

2 )比一比:下面听口令分组一手拿2袋盐,一手拿12分的硬币,起立并闭上眼睛,感觉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下。

3)小结:通过刚才的对比,你发现了什么?(计量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计量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

4)你在生活中拎过以“千克”为单位的物体吗?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今天,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老师带你们去智慧乐园玩一下,怎么样?

请同学们坐好,智慧快车就要出发了。

1、第一站: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

2、第二站:给下面的物品选择合适的单位?

3、下面我们就到智慧乐园去看看,想去吗?那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门票,试试看吧。(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纸,教师巡视,指名反馈)

四、质疑小结、概括评价:

1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概括:今天我们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

    认识了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了计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计量重的物品时用千克作单位;

通过掂2分的硬币和2袋盐感受了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

知道1千克=1000

 

 

    审视这节课的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新教材中把千克这两个重量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是充分地利用学生对千克基本上是一张白纸的情况下,将这两个重量单位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识和建构,来完成概念的形成。事实证明,学生只要对其中的某一个重量单位掌握了,那么另个一个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因此,整个教学环节,从1克到十几克、几十克、几百克,最后到1000克,将克与千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克与千克作为一个整体在重量体系中加以构建,这样就可能使概念教学较为丰富与深入。

 

合格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