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作业二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请描述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为某节课某一环节所设计的案例,并对其案例产生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说明。

    作业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二

提交者:李忠科     提交时间:2016-02-21    浏览数:1     

 

方差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来源

过程与方法

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重点

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理解方差公式

     

引入新课

除采用教材中的引例外,可以选择一些更时代气息、更有现实意义的引例。例如,通过学生观看2004年奥运会刘翔勇夺110栏冠军的录像,进而引导教练员根据平时比赛成绩选择参赛队员这样的实际问题上,这样引入自然真实,学生也更感兴趣一些。

二新课教学

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教材P125的讨论问题的意图: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为引入方差概念和方差计算公式作铺垫。

3.介绍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方法——画折线法。

4.客观上反映了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求平均数或求极差等方法的局限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方差的意义和目的。

2. 教材P1541的设计意图:

1.1放在方差计算公式和利用方差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之后,不言而喻其主要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对方差公式的掌握。

2.1的解题步骤也为学生做了一个示范,学生以后可以模仿例1的格式解决其他类似的实际问题。

例题的分析:

教材P1541在分析过程中应抓住以下几点:

1.      题目中整齐的含义是什么?说明在这个问题中要研究一组数据的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回答出整齐即波动小,所以要研究两组数据波动大小,这一环节是明确题意。

2.      在求方差之前先要求哪个统计量,为什么?学生也可以得出先求平均数,因为公式中需要平均值,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利用方差计算步骤。

3.      方差怎样去体现波动大小?

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复习巩固方差,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

随堂练习:

1. 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

2. 段巍和金志强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

测试次数

1

2

3

4

5

段巍

13

14

13

12

13

金志强

10

13

16

14

12

课后练习:

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2.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相同,但S     S,所以确定        去参加比赛。

3. 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分别是(    

甲:0102203124

乙:2312021121

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你的计算判断哪台机床的性能较好?

4.      小爽和小兵在10次百米跑步练习中成绩如表所示:(单位:秒)

小爽

10.8

10.9

11.0

10.7

11.1

11.1

10.8

11.0

10.7

10.9

小兵

10.9

10.9

10.8

10.8

11.0

10.9

10.8

11.1

10.9

10.8

如果根据这几次成绩选拔一人参加比赛,你会选谁呢?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