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作业二截止时间:2016-02-25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请描述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为某节课某一环节所设计的案例,并对其案例产生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说明。

    作业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二

提交者:魏明     提交时间:2016-01-20    浏览数:2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向学生提问,怎样的提问能启发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拓展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面对和正视的问题,以下用一堂教学实例来尝试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本学期自己任教八年级历史(新教材),在上“工业革命”这节课时,我首先提问:工业革命为什么最早在英国爆发?学生一时答不上来,于是我再问:当时英国是一个什么制度的国家,为什么?这个问题学生马上回答:是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国家,因为英国最早完成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我再问:作为英国的资产阶级,他们在取得革命胜利,掌握政权后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生答:发展资本主义。提问到此就有学生答出来了: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在英国爆发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在英国确立。虽然教材上对工业革命的背景只字未提,但通过几个提问却使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原因及性质等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原因后,接下来开始讲工业革命的过程,在讲过程之前,我问: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是从棉纺织机器的革新开始,而非毛纺织机器呢?学生又语塞了。我又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曾在经济领域内发生过一次重要运动,是什么?这次学生马上能回答:“圈地运动。”我再问:“圈地运动”的结果是什么?生答:“产生了新贵族。”大量失地的农民进入城里打工促进了毛纺织(手工工场)的发展。到这里,教室里发出了会心的笑声。因为学生已明白了工业革命为何要从棉纺织机器革新开始的一个基本原因。随后我又补充了当时海外殖民地与市场扩大等内容,从而使学生就此问题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讲完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棉纺织机器革新”后,进入第二阶段“动力革命”时,我提问:瓦特为什么要改良蒸汽机,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学生答:“因为第一阶段机器革新的动力是水力,而以水力作为动力具有局限性。”我追问: “有哪些局限性?”学生讨论后回答:工厂必须建立在河边,而河流受气候影响很大。在夏季由于雨水多,水量较充沛,而到了冬季雨水少,会形成枯水期,甚至会结冰。我说:好,既然如此,我发现黄浦江这条河一年四季水量都很大,而且不结冰,如果我有钱需要投资,打算就在黄浦江边建立一座水力纺织厂,你们帮我参谋一下,是行还是不行?并说明理由。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表现出较大兴趣,教室里热闹了起来。有人说行,但更多的人表示反对。持反对观点的学生主要理由是黄浦江水太脏,江面上漂浮物太多,工业垃圾污染严重。持行的观点的学生反驳:当时(18世纪)黄浦江上哪来那么多污染物?到后来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还是不行。因为我发现黄浦江有潮涨潮落的现象……我马上追问:为什么?他说:这是因为受到海洋潮汐的影响。此时,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似乎有恍然大悟之感。我立刻投以赞许的目光,并小结:看来以水力作为机器动力确实存在诸多局限性,由此证明了动力革命势所必然。非常自然和合乎逻辑的把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过度到第二阶段。通过以上提问、设问,还顺利完成了学科间知识的迁移和拓展,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临近结束时,我说:在整个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其中有的是知识分子(大学毕业),如斯蒂芬逊,凯伊等,但也有许多是工人,如哈格里夫斯,克隆普顿,瓦特等,从中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启示呢?有学生说:这说明成才的道路多种多样,上大学能成才,不上大学同样也能成才。我又说:可是上大学的也并非人人能成才,工人中能成才的也不是多数,可见无论是上不上大学要成才必定有其内在的规律和特征,这又是什么呢?经过一番讨论,有学生说:一定要有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理想信念。也有学生说:一定要有努力学习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精神。。。。。至此,通过以上提问就很自然的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

以上是自己在关于如何进行课堂提问方面一个教学课例。怎样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使课堂提问深入浅出,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同时兼具学科间知识的迁移和拓展性,并且能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这将是我们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需不断的努力实践和积极探索的。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