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作业二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请描述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为某节课某一环节所设计的案例,并对其案例产生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说明。

    作业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二

提交者:刘六生     提交时间:2016-01-21    浏览数:0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
1、对话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对话,从语言形式看,有赞美式、含蓄式、渲染式等,从理答方式看,有简单肯定、引申评析、追问、转问、换问、讲解;从对话效果看,有点、拨、挑之分。请从对话效果的角度,辩析点、拨、挑。
答:从对话效果分析,点、拨、挑各有特点:
(1)点:“此时无声胜有声”。对话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把学生与文本对话中普遍感到的疑难问题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对课文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展开对话。学生对话开始后,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倾听:听清楚对话双方的主要观点,听清楚对话双方的精华所在,听清楚双方的主要认识偏差,听清楚双方对话的焦点,同时思考下一步的对策。只有听得清,才能想得深,引得好,激得巧。
(2)拨:“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对话活动中,有时对话双方囿于自己的一得之见,或者囿于对文本理解侧重点的不一样而产生争执,这时,教师不可以用“双法的观点都有道理”之类的话来化解纷争,因为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丝毫作用,学生并没有达到共识。如果让学生还固守着自己明显带有局限性的答案,那么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并没有什么作用。在教学《与朱元思书》一文时,有学生提出“作者写山用了‘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样的句子,按理‘鸢飞戾天者’应该更加激发功名之心,怎么会‘息心’呢?我认为作者在写作时有疏漏。”对于这样的观点,有些同学赞成,有的同学反对,反对者认为“因为作者看到寒树们‘互相轩邈’,感到这样争下去没有意思,于是才有了‘息心’的心理啊”,一时仁者见仁,知者见知,莫衷一是,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做“和事佬”的角色,在教学中,教者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鸢飞戾天者看到的仅仅是山上的树吗?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即醒悟过来:原来是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促使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了,“峰”只是作者议论的一个媒介。教师的一个问题就能使对话难点处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由此可见,生生对话中不可缺少教师的引导。
(3)挑:“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具有人文教育意义或者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教者千万不要让它轻易滑过,要善于激发,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编者的意图,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激发他们对人文主题的深刻体会。在教学《寒风吹彻》一文时,在差不多结束对文章语言魅力探寻的生生对话时,最后发言的女同学在充分肯定这篇文章语言的魅力后提出,尽管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美,但她不喜欢这篇文章,因为它写得太灰暗。对于这一观点,教师并没有轻易放过,因为学生的这一问题正好是探究编者意图,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好时机,他立即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对话深入了下去:“有人说这是一篇描写苦难的文章,写得比较灰暗,与我们同学的观点不谋而合,不应该选进中学课本,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一言既出,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气氛之热烈,发言之踊跃,观点之鲜明,完全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对话的结果是,大家普遍认为,对于身处城市的当代中学生而言,对于苦难的理解与认知基本是缺乏的,读了这篇文章,可以让我们知道外面的世界,了解在我们的国家还有一部分人生活在苦难之中,还没有摆脱生活中的窘境,知道了这一切,可以明确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相反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一切,我们可能对民族的现状一知半解,当我们进入社会后,我们如何面对苦难,又如何想到关心那些身处苦难中的人们?应该说,这样的认识对学生的成长是有益的也是符合编者人文教育的主题的。
2、 简要说明:提问和追问的联系和区别。
答:提问就是提问学生的疑惑处、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教学环节的关键处、学生思维的转折处。首先,提问是凸显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的重要途径。恰当的设疑发问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指向教师预期的目标,将学生关注的焦点引向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之处,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其次,通过课堂中师生的问与答,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在不断的互动交流中生成的新鲜的观点和深刻的认识,是课堂上最闪亮的思想火花。第三,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第四,诙谐而富于艺术性的提问,可以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追问,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原因是什么?有因必然导致果,会出现什么结果?呈现出的现象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去把握它?上述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追问展开分析,即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去设置问题,展开讨论。另外,可以正面设问,也可以反面设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路便会开阔起来。
3、 简要说明:讲述和讲授的区别。
答:讲述和讲授都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
讲授有多种具体方式:①讲述。侧重在生动形象地描绘某些事物现象,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得到感染。②讲解。主要是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概念、定理和原则等,进行较系统而严密的解释和论证。③讲演。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中间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的活动。
讲述是讲授的一种具体方式。
4、完整地设计一篇课文(或作文)的教学,包括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目标设计、过程设计。并有设计说明,可以单独写,可以融在各部分中。
答:初中《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已经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预习领会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大意。但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摄入的信息量比较狭窄,不能主动地、积极地合作探究学习。个别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依赖性较强,学习较为被动。
教材分析:这是一个名人单元,课文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初一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应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帮助他们确立人生目标并拥有坚定的信念。学习本文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闻一多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以此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
本文语言优美,语句精炼,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初一学生阅读,教学时应加强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并在熏陶感染中培养中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目标设计:(1)知识技能:通过朗读,理清课文结构,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感情。(2)过程与方法:通过质疑、互动合作、开展小组讨论、信息整理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自主搜集、整理、交流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建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正直的人。
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说和做的呢?请你说给大家听听。
二、了解闻一多,臧克家
闻一多(1899-1946)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回国,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诗集有《红烛》《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激情。1943年后,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郭沫若称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臧克家(简略了解)
三、检查预习情况
掌握下列词语: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目不窥园       迥乎不同      气冲斗牛     慷慨淋漓
四、理清课文   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朗读:
放录音
教师范读    个读               互评、纠正
齐读
2.合作探究
(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此为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
明确: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第一部分(1-7)记述前期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后期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明确:“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3)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的?(引用原文)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4)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哪些主要成就?目的是什么? (引用原文)
三部著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5)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做了哪些?目的是什么?
明确: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目的.争取民主
五、小结
    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文章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六、作业布置
1、     读一读,写一写
2、     完成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提问)
    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前后期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明确:前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后期投身民主运动,做争取民主的战士,无所畏惧视死如归。原因: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他却是始终的言行一致。
 
二、重点研读第一部分,赏析生动形象,精炼含蓄的语言。
1先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讲一讲喜欢的理由。(教师大力鼓励,引导,赏识评价)
2.学生圈点勾画提出不懂的句子或词语,讨论解决。
教师提出如下句子或词语让学生讨论:(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画线部分的意思。 )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请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写闻一多挑灯夜读的情景。
5归纳本文语言特点
明确: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感情和诗意:
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三、课外拓展
1.学习本文后,闻一多的说和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
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言出必行 言必行,行必果等
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3.请你为自己写一句有关说和做的座右铭。
四、内容总结
    闻一多既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又是大勇的民主战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精神。
五、作业布置
1.赏析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感悟闻一多先生作为卓越学者的精彩语言和作为大勇的革命家的风范。
 
 
板书:
闻一多先生的                说和做
            卓越的学者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大勇的革命烈士           “说”了就“做”                    
 
     设计说明:
    1.整个教学进程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者交错使用,融会贯通,渗透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合作的同时又展开了探究。比如第三个环节中的拓展延伸“请你为自己写一句有关说和做的座右铭”,先让学生写即是自主,后让学生交流,交流的过程中又启发了思考,本身又是一种探究。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课堂气氛活跃,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探究学习中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实现共同达标。
3.课堂结构紧凑,能够结合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既使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5、学生不会问,提出的问题意义不大,教师用什么手段引导?可举例。
答:优秀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善问,让学生做问题的主人,当学生不会问,提出的问题意义不大时,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而且要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提问题、善提问题。
(1)解忧。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新课程下的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欢迎学生的提问,决不因学生所提的问题幼稚无理而取笑学生。要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大力营造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树立只有敢提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的理念。敢提问是勇敢的一种表现,也是锻炼自己提高素质的一种方式。“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
(2)壮胆。学生中不乏有性格内向的,对这一特殊群体,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激励。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定会给我们以启发。一位同学平时性格十分内向,课堂从不举手,后来学生不举手教师也喊其发言,发现有时他答得不错,有时则哑口无言感到窘困,这位伟大的教师与其盟约“你会答的问题举左手,不会的举右手”。谁也不曾料到,这一盟约竟改变了一个学生。《左手和右手》的故事告诉我们,教师要走进孩子心灵,为其壮胆。扶他们上马,并友情的送上一程。
(3)激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说:“好奇心很重要,有了好奇心,才能敢提出问题”。牛顿从苹果掉到地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正是对事物的兴趣,成就了一个时代伟人。“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学生只有对学习发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探索的内驱力,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会乐于去思考,去发现。
(4)授法:①静读书。古人云 “静以修身,宁静致远”毛泽东小时候能于闹市读书可见其心静如水。教师在质疑问难前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平静地读书和思考,只有用心将自己置身于文章的情境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方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②动笔墨。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如何标注,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什么样的意思。心理学研究表明,手脑并用,效果更为明显。③真合作:在学生静心读书,细心标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真合作,让学生把提出的问题在学习小组先交流讨论,小组里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拿到全班讨论。同时,建立一些激励评比办法,评比合作优秀小组,尤其是对那些能解决全班共同提出难题的小组或个人要大加赞赏。
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基本措施:
(1)营造民主氛围,促使学生敢问。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说过:“人生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如果教师时刻用欣赏的眼光注视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感受到爱,就会对教师产生信赖,对他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多对学生进行感情的投资,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聊聊最近的读书体会,帮助解答课文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营造宽松、自由和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联想、质疑和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挖掘其可贵之处,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教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想问。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愤”、“悱”的状态是教师调动出来的,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有疑,有疑而没有解答,同时又有一个平等、宽松的环境,学生自然就会提问。中学语文中的很多文章,粗看上去都很好理解,学生又不去深入地阅读,自然提不出问题。教师应适时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细节,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文章的环境中,这样学生自己就能发现很多问题了。
(3)构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会问、善问。教师要注意适时地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要让学生明确提问的方向;二是注意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三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这是他们发现问题的基础;四是要求学生学会知识或是进行情感上的迁移,增强思维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6、面对学生挑战性质疑,教师该怎么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
答:应该勇敢接受学生的质疑,和学生一起成长。教师也并非事事皆通。新课程本身对于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就是一种挑战,面对学生挑战性质疑时,可以信尝试如下处理方法:
 
(1)用心倾听,充分关注。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学活动中,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作为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所以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提问,这既是教师的应尽本职,也是良好职业道德的体现,其次,课堂提问还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从提问的回答中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适时调节教学安排,弥补教学中的缺陷。
(2)学会欣赏,巧借学生的问题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质疑问难环节,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出乎教师的意料,此时要学会欣赏,首先肯定学生的积极思维,而且思维独特。在此基础上,巧借学生问题资源,引导学生讨论合作,往往会事半功倍,甚至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位教师教《田忌赛马》有学生提出:假如齐威王第二轮出赛时,也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那田忌不就输了吗?一语惊动四座,学生纷纷发表意见。从“洋洋得意”说明齐威王已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那时的他,根本就不把田忌放在眼里,更不要谈设计妙计来迎接比赛,从而让学生对孙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不但“知马”,更是“知人”不愧为一位智者。
(3)调整心态,完善自我,弘扬师道。
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生者未必不如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有博大的胸怀去接纳课堂上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真诚表白:这问题,老师一时还不能给大家明确的答复,请允许老师或让我们大家一道去攻克难关。这坦诚的话语,不仅不会损害教师的形象,还会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师者,应努力作好学生的表率。
(4)组织探究,辩中明理。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结合学生的提问,组织小组合作探究,让他们在合作中产生共鸣,在探究中明理,如《给颜黎民的信》文末,鲁迅先生署名“祝你们好!”明明是写给颜黎民一个人的信,又为何称“你们”呢?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鲁迅先生在那黑暗的社会不畏强暴,对广大进步青年的无私关怀。再如《月光曲》兄妹俩的对话中,盲姑娘说:哥哥,我只是“随便说说”罢了”。引导学生紧扣“随便说说”,盲姑娘是真的“随便说说”吗?从而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体会兄妹俩相依为命,相互关心,相互安慰的高尚情操。教学中,结合学生的问题,给予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有以下几点:
(1)设立问题质疑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写在卡上。这是完全独立性的操作,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无疑是有好处的。它是多种心理机能参与的一种综合能力,提问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课文作深入了解,钻研的过程。它能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久而久之,它就会发出辐射作用,促进思维能力的全方位提高。
(2)网络反馈。网络等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教育改革创设了优越的环境和条件,“网络反馈”是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与学生互动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既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又可以实现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学科之间的整合;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灵活思考和充分利用科技学习知识,又可以改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工具,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地归纳调整自己的备课,把学生提问作为备课的重点,以便以学生的困难、疑惑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解疑答惑,辅之以必要的讲解。
(3)小组合作反馈。“小组合作”强调学生间的交流,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这是一种以“精选问题”为目标的交流。在小组组员的构成上,可以采用“异质互补法”。“异质互补法”,即把不同层次(低、中、高)的学生组成一组。这样,在优等生的带领下,学生就有机会向同伴学习,并能得到同伴的帮助,先弄懂一些浅显的问题。
由于在交流过程中突出互助合作,既体现主体意识,又体现合作精神,它充分发挥个体与群体智慧的相互启迪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课前质疑的交流手段。
(4)师生之间反馈与备课的合作。教师的备课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备课先备人,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对教材的钻研和认识;第二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它的步骤是:筛选→优化→组合。
筛选: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归纳筛选出对探究课文有共同意义的问题。
优化: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欠明确、或表达上有不妥当的地方加以修改,作必要的优化处理。
组合:根据学习课文的程序,将问题按序排列,组织成教学的过程。这就将教材的思路,学生的思路,教师的思路三者合一。经过这一步的工作,教师方可写教案,并组织教学。这是一种较高要求的教学活动,教师确实是把学生当作了主体,教学活动是从学生不懂的地方开始的,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有的放矢的。
质疑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我认为要做到勇敢接受学生的质疑,不仅要从思想上抛弃“师道尊严”,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而且要提高业务素质,多钻研,勤阅读。教师要抱着谦逊的态度,坦诚地和学生交流,相互促进,和学生一起走进新课程,和学生一起成长。
7、 你在学生读书读网的活动中,是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的?
答:日常指导学生读书读网的基本方法
一、读书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最直接途径就是读教材。读教材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 1 )提纲导读。学习新内容前,教师向学生出示精心设计的阅读提纲,学生根据提纲中提出的问题阅读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新授课或单元复习。提纲导读的特点有:一是强调知识结构的作用;二是问题多、阅读量大;三是问题问得比较直接,学生自己基本能解决,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标注“是什么”和“为什么”等;四是其直接目的是通过提纲的导读起到使学生快速熟悉教学内容的作用。这种阅读属于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以识记为目的的阅读”。提纲导读,能够使学习内容更清晰。
( 2 )示范朗读。朗读可以由教师示范,也可以由学生示范。示范朗读能突出读者对内容的理解,更具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青少年时期,对人生观、价值观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阅读。阅读并不是为了把读过的东西记住并且用来回答问题,而是为了使他自己选择自己的命运。只有那种不一定要识记,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解剖”的东西,才能最有力地影响个人。可见,示范朗读的教育效果更明显。
( 3 )接龙诵读。即一个同学接一个同学地读。读的内容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即下一位同学接前一位同学的内容的顺序往下读。由于不知道下一位要读的同学是谁,所以课堂上每位同学都努力地保持着对阅读内容的注意力,这样有利于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这种阅读方法一般运用于比较长的文章。
( 4 )角色扮读。指几位同学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对话的形式读。比如按角色扮演、按不同观点扮演(辩论)等。这样的阅读能把静止的文字变成鲜活的场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放松紧张的神经,同时还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灵感。
( 5 )全员默读。指全体同学不出声地带着问题阅读教师指定的内容。这种阅读方法的阅读内容远远超出了提纲导读,它强调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主张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阅读材料。这是一种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智,激起他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们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的阅读。
( 6 )全员齐读。指全班同学一齐读教师指定的内容。齐读的内容应该是教育或教学中的重点,因为齐读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可以形成班级的凝聚力。
( 7 )全员乱读。全班同学一齐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一部分或全部,但是不必考虑是否和他人语速一致,只需要考虑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既可。
二、读漫画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读标题;然后读漫画中的内容,包括漫画主体是什么,是人物还是借喻物,有什么表情和语言;最后把标题与内容结合起来理解漫画的含义。
三、读图表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读图表的标题,即是什么图表;然后读图例或文字项目;再读数字;最后把前几项内容综合起来理解。
四、读其他相关资料的基本方法
可以粗读、精读或细读,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读懂,这是关键;然后提炼或概括出核心词。
五、看影像资料的基本方法
认真观看;边看边思考;生成问题或感悟。
六、读网的基本方法
( 1 )指定浏览。在学习某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浏览教师自己制作的专题网页,也可以指导学生去某网站浏览网上资源或某网页。这种方法适合目的非常明确的学习内容,可以在课上阅读,也可以在课后阅读。
( 2 )相关浏览。这种浏览比较适合课后拓展学习或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使用。如学习《论语》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在网上查找有关《论语》或者孔子的相关资料、网友评论等。再如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承担的任务,上网查找、搜集信息等。
8、 叙述一个关于激励或惩戒的教育故事,并在故事中有简短的反思。
答:关于激励的教育故事:一个小女孩因为长得又矮又瘦被老师排除在合唱团外,而且,她永远穿着一件又灰又旧又不合身的衣服。
小女孩躲在公园里伤心地流泪。她想:我为什么不能去唱歌呢?难道我真的唱得很难听?
想着想着,小女孩就低声地唱了起来,她唱了一支又一支,直到唱累了为止。
 
“唱得真好!”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来“谢谢你,小姑娘,你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小女孩惊呆了!
说话的是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他说完后就走了。
小女孩第二天再去时,那老人还坐在原来的位置上,满脸慈祥地看着她微笑。
于是小女孩唱起来,老人聚精会神地听着,一副陶醉其中的表情。最后他大声喝彩,说:“谢谢你,小姑娘,你唱得太棒了!”说完,他仍独自走了。
这样过去了许多年,小女孩成了大姑娘,长得美丽窈窕,是本城有名的歌手。但她忘不了公园靠椅上那个慈祥的老人。于是她特意回公园找老人,但那儿只有一张小小的孤独的靠椅。后来才知道,老人早就死了。
“他是个聋子,都聋了20年了。”一个知情人告诉她。
反思:每一次鼓励都是给学生多创造一次机遇,学生需要鼓励。鼓励其实就是肯定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可以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一旦学生的自尊受到了伤害,自信心也将受到打击,很有可能将学生推向问题的深渊。鼓励是营造一种保护学生自信心的行为。在教育过程中,鼓励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9、 请写出一个你最曾经运用过的精彩的作业设计,并简要说明。
答:在教学《在山的那边》课内阅读部分时初稿共设置了7道思考题,分别为:
1.“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
2.诗歌第一部分,写童年时候我的想望和困惑,第二部分,写长大后我的拼搏和奋斗。尽管两个部分都写到了“山”和“海”,但第一部分的“山”和“海”和第二部分的“山”和“海”所指并不相同。你能说说前后两个部分的“山”和“海”的区别和联系吗?
3.“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4.“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这里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信念?
5.“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请你想像一下作者见到“大海”后是怎样一种欣喜的心情?
6.“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7.你从这首诗中得到了哪些有益的人生启迪?
在审稿时,我认为第1和第3题均从修辞角度设计,且第3题已于课后练习中出现,决定对第3题实施“删”;第2题是课后练习一的深化,但题干太长,估计会给学生形成审题障碍,我决定“改”;第4题是第7题的分支,答案指向类同,我决定“合”;第5题和第6题角度不同,但情感体验类似,我决定“调”。第二稿出来后,这部分的题目变成:
1.“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
2.前后两个部分中的“山”和“海”蕴含的意思有什么差别?前后两个部分的“山”和“海”又有什么联系?
3. 请你想像一下作者见到“大海”后是怎样一种欣喜的心情?
4. 你从这首诗中得到了哪些有益的人生启迪?
四道题分别从语言品味、内容理解、情感体验、思想启迪四个角度进行设计,在研讨会上大家觉得,这样的修改体现了问题设计的思考性、预测性和序列性,应该可以了。但是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一些问题:首先是第2题中的“联系”学生答得不知所云,其次是第3题中许多学生不知道描绘,而是用概括性的词语代替。我决定再次修改,考虑到开放性和实践性以及难度值,最终定稿为:
1.象征是诗歌的基本特征,这首诗中的“山”象征         ,“海”象征         。
2.这首诗的语言生动形象,请任选一句进行赏析(可从字、词、修辞等角度进行)。
 
3.“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一句在朗读时应用怎样的语气和语调?你肯定有过与诗人相同的体验,请简要写出你的经历(不少于30字)。
4. 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自拟一句座右铭,当你遇到困难时拿出来多念几遍。
示例:风雨之后便是艳阳天。
相比较而言,我觉得第三稿更简洁,更有梯度,更有全体意识,更能体现语文学科语言实践的特点。但只能留待下一批七年级学生实践,方能检验效果。
我在这样的历练中提升自己对问题设计的认识,作业中的问题设计不是心血来潮,“捞到篮子就装菜”,而必须是有的放矢,用叶圣陶先生的话,问题设计“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此处提出问题”。
10、从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的角度分析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由五首词组成,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如果按照教材上所安排的诗人所处年代的顺序教学,显然比较散乱。在对这五首词进行了研究之后,我实施了以主题为“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整合教学。核心环节有四:
(1)自由朗读五首词,说一说如果以愁为分类标准,可以怎样为这五首词简单分类。
(2)细读《望江南》和《武陵春》,比较两位古代女子的愁,讨论她们各自在为何而愁?哪个女子更愁?
(3)细读《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比较这三位诗人,谁的愁最重,谁的愁稍轻呢?
(4)比较两位女子笔下的愁和三位男儿笔下的愁,表现方法有何不同?
答:教者这样的重组,使学生在体悟五首词的同时,能更深切地感受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体会个性的差异、情感的差异,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为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更趋合理,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科书,把握知识的内部联系,在整体把握教科书系统的前提下,探索改革其中的不合理因素,根据需要作出适当调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改变呈现方式,进行教科书的重组。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师由教科书的宣读者转变为组织者与创造者。教师应根据教科书的知识框架、重难点的切入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科书进行适当的重组和扩展,也就是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以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1、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的必要性
( 1 )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提出语文课程应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与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地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科书,以积极的心态合理地选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才能更富有实效地开展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终身发展。
( 2 )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切合语文教育的独特性。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的特点。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才能深刻发掘、体悟教科书中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具体形象,有利于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避免了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式的失败教学。语文课程的目标指向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语文课程也涉及到有关人生、社会与自然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思想观念,内容纷繁,实践性强。学生需要掌握的不是一个个概念组成的理论体系,而是有血有肉、丰满充实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准确的语感,这些都必须在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中融会贯通,以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为基点,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收益,提高效率。
( 3 )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符合教育对象的独特性。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因为教育教学的对象主体不是冰冷的机械,不是一个模具下千篇一律的模型,而是一个个环境、背景、经历、性格各有差异的学生,他们每个人的知识储备不同,学习能力各有所长,性格特点各不相同……针对这样的群体,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的使用,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时因地制宜,事半而功倍。
2 、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的前提条件
( 1 )理解语文教材、尊重语文教材是创造性使用语文教材的前提条件。语文教材是教育教学的依据,课堂教学是从钻研语文教材开始的。在紧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只有深刻理解教科书,理清知识脉络,领会编写意图,弄清重难点,方能胸有成竹。而脱离教科书的创造,只能是无本之木。
( 2 )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应以语文教材为凭借,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始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科书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要以教科书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方向,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体验,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的基本方法
教师和学生要在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使用,以期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在这里,介绍几种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方法。
( 1 )重组语文教材,优化结构。新课程改革下,教科书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弹性,给教师留出了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了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教师可对教科书进行重组,适当地换、删、改,优化结构,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可对《爱莲说》《马说》《捕蛇者说》采纳重组的方式,使学生对“说”这种文体有更明晰的认识。
( 2 )适当拓展,挖掘延伸。以教科书中原有的课文为中心,向与之有关的内容扩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可以是同一作家的拓展,如学习李商隐的《无题》,同时引入他的《锦瑟》等篇目;可以是同一内容的拓展,如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阅读《送元二使安西》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送别诗;也可以是同一文体的拓展,如“说”或“记”这种文体的篇目;还可以由节选到整部作品的拓展。还有很多种扩展方法,我们可以在实践中探索。
( 3 )专题研究,入木三分。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时,可以做小专题,如把整册书的疑难字词、古诗文的文学常识归纳整理,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做小专题研究,比如把杜甫、李白、陶渊明等作家的作品(教科书内的)以专题的形式深入学习,加深对作家的纵向了解。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