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作业二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请描述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为某节课某一环节所设计的案例,并对其案例产生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说明。

    作业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二

提交者:汪利春     提交时间:2016-02-13    浏览数:0     


    
课题:托物寄情 
  
  
    一、教材分析 
   该课以赏析文人画家中国画作品为主,体会“四君子”等题材兴盛不衰的原因,引发探究对中国画艺术及传统文化意蕴的理解。 二、设计理念 
研究教材后感觉内容和形式丰富新颖,课题论述具延续性和深度,涉及内容广泛,美术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教学中通过赏析不同类型作品,学会将绘画、音乐、诗词等学科知识整合,并尝试用中国画、抒情诗词等不同艺术语言创作表现有象征意义的作品形象,深入理解中国画中深邃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增强热爱民族艺术文化的感情。 三、学情分析 
高中生已具有欣赏艺术作品的基本能力,但对进一步鉴赏理解艺术作品意蕴的能力还略显不足,表现力也相应较弱。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画作品“四君子”的笔墨情趣,理解其艺术形象包含的意蕴及文化内涵。 








          














(2)探究中国画作品“四君子”创作技法及体现的寓意、象征性。 2.过程与方法 
(1)收集与本课有关的中国画理论知识及“四君子”等有象征意义的图片资料。 
(2)开展探究性学习,了解典型造型形象所蕴含的文化寓意,并尝试创作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画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理解感悟中国画艺术形象所体现的意蕴及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感情。 
(2)通过中国画、诗歌等方式尝试创作出具有传统文化寓意的作品,以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领悟中国画造型形象的象征意义,探究其文化意蕴,了解寄情寓志的载体。  
2.难点:对中国画艺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六、教学方式 
本课采用设疑引思、讨论交流、创造表现、反思评价、教师重点讲解及归纳总结等方法。 七、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接受学习、基于问题学习、基于实践学习。 
八、网络、媒体、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等。 九、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稳定情绪,激发兴趣) 
设问:当我们走进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植物园、公园就会发现有很多
的奇花异草,芳香足以使我们陶醉。假如让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你会选择什么呢?说说原因?(学生回答:略)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教师:依据学生作答,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梅、兰、竹、菊”照片。  
同时展示两件中国画作品: 
《墨兰图》   郑思肖(元) 《风竹图》   李方膺(清) 
设问:绘画中的“梅、兰、竹、菊”和照片中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被称之为“四君子”?你知道“岁寒三友”指的是什么吗?  明确:照片中再现的是具体事物,真实的;而花鸟画以实物为基础,
是艺术化的再现,画家在描绘时,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寄托了个人的情感和理想,表达了画家的主观感受。“岁寒三友”指“梅、松、竹 ”。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