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肖艳     提交时间:2016-02-26    浏览数:0     

我的研修结业成果

 

教学基本信息

题目

《刻舟求剑》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内容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三单元第11


 

个人信息

设计者

姓名

单位

肖艳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东山街道上坪小学

 

1. 教材分析

    《刻舟求剑》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它出自《吕氏春秋察今》。课文讲了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江时,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中,他在船舷上刻记号,准备等船靠岸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结果却没有捞到。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不注意情况变化,不会灵活处理问题的人。本课与讲读课文《张衡》《捞铁牛》《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构成一个单元,使学生从小就接触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本课教学的课堂上应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多次朗读中感知文章内容,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读趣学,学有所得。

    在课文的引入中通过对学生已积累的寓言故事的回忆,将已有的知识唤醒,强调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理解课文,同时提出寓言有借事喻人的特点。本课与讲读课文《张衡》《捞铁牛》《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集中在一起,承担着对学生的科学意识教育,引导他们热爱科学,并培养认真、科学的学习态度。

2. 学情分析

    1.学生在第一学期已经学习过两篇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和《鹬蚌相争》,对这种寓言故事体裁的文章并不是太陌生。

2.在教学中应运用观插图,查字典,找资料等方法学习,注意培养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的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使学生对故事蕴含的道理有一个大概的把握,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能联系生活中的事件来进行故事道理的现实生活映射使课堂与生活相结合。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4个生字,掌握4个会写的字。 2.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1.课前充分预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课堂上“边读边悟、以读促悟”,巧用“五读法”层层深入,让学生潜移默化掌握学习寓言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使学生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的办法也要跟着变化。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懂得“刻舟求剑”的意思和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明白那个人的想法错在哪里。

 

4.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上学期我们学过了两则寓言故事,同学们还记得吗?找学生背诵并说明两则寓言要告诉给我们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则新的寓言《刻舟求剑》。

【本段导入语有旧知识导入法、谈话激趣法。通过对学过的寓言故事的回忆,加深学生对"寓言"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初步学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要求:(1)看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的音读准。

2)新词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3)标出文章有几句话。

2、整体把握全文大意

①学生试读课文,通过学生试读课文发现并纠正难度易错的字和句子。

②教师范读,纠正字音。

③齐读课文。(“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主线,应注意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文章。)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朗读文章,在读的过程中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并采用幻灯片出示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和易读错的字。字音字形的处理过程穿插在读文的过程中,选择学生朗读时注意兼顾好中差三类学生都有涉及。接下来教师示范朗读,提示朗读中学要注意的地方,如读文停顿。再由学生齐读文章,进一步巩固,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文章。】

(三)深入学文,情感提升

1、合作解疑

在小组里提出自己不懂的字和句子,互相解疑。教师巡视后学生提出在小组里仍未解决的问题予以指导和解释。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查询工具书的方法使初步理解文意,在小组里相互质疑解疑,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通过巡视做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2、分析课文

1)宝剑掉到河里后,“那个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2)“那个人”能找到宝剑吗?为什么?

3)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这个人找到宝剑?

3、情感升华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故事。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课件出示: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你是怎样看待刻舟求剑这件事的?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或事?如果有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紧紧围绕"刻舟""求剑"来设计,也就是抓住故事中的"那个人"不小心把宝剑掉到江里后,他的一系列做法和想法着手,帮助学生理解:宝剑从正在行驶的船上掉到江里,船不停地向前移动,刻的记号就失去了作用。所以船靠岸后,还从船上刻的地方跳到水里捞剑,是不可能捞到的。在学生回答"那个人"能不能找到宝剑问题时,采用电教媒体"演示船移动,而宝剑却不能移动",帮助学生理解。了解并且说出文章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真正的把文章学习透彻。】

(四)、课外扩展:出示成语,通过查字典了解其含义,想一想与今天学习的成语有什么相似之处。

 

5.板书设计

                              11 寓言两则

                                    刻舟求剑

       不小心        不着急      不慌不忙       靠岸

                                           

       掉剑       掏刀  刻记号                捞剑

捞剑

 

说话

 

刻记号

 

坐船

 

                                                            岸边

                                                                                              

        

掉剑

 

 

 


  

 

6.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齐读本段。

    ②学习“宝剑”一词:结合“剑”字的立刀旁理解词意。

    ③用换词法理解“一不小心”(生:一不留神、一不注意)。(板书)看图想象这个人是怎么“一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里的。(移动“宝剑”,演示掉进江里的情景〕说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④指导朗读:读出意外、惋惜的语气。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师:宝剑掉进水里,让人多着急啊,那个人会怎样做呢?听老师读课文,注意老师读的哪些地方跟课文不一样,用笔划下来,然后说一说。

    (老师省读了“一点儿”、“船舷”的“舷”字和“掏出”二字)

    ②师:这几个词能省去吗?

      生:不能。“一点儿”强调那个人很不着急的样子。“船舷”指船两侧的边(结合贴图理解,并认读生字),讲清了那个人拿小刀刻记号的具体位置,用词很准确。

    ③指导朗读:语速稍慢,拖长音,强调出那人一点也不着急的样子。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师:别人看到了,是怎么说的?自读课文,然后用“别人认为:____”的句式说一说。

    生:别人认为:宝剑掉进江中,就得马上停船打捞,不去捞剑,光顾着在船舷上刻记号,是没有用的。

    ②师:别人说这话时心情怎样?(生:十分着急)。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来?为什么?同桌讨论、补充,并请代表汇报发言。

    (认识“催”字,口头组词。“催”说明他心里很急,说话又快又大声。“赶快”强调要快,不然就来不及了,捞不着了。)

    ③指导朗读。用大声急促的语调,配合着急的表情读好句子。

    4.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师:别人那么着急,那个人仍然一点儿也不着急,课文用哪个词来形容?板书“不慌不忙”。

②用“不慌不忙”的语气练读那个人说的话。

    ③看看他想的是什么办法?根据回答板书。  

    ④在画面上演示这种捞剑的方法,并看图讨论:

    a.师:“宝剑从这儿掉下去”一句中的“这儿”指哪儿?生:江中(板书:江中)     (师操作:移动“小船”至“岸边”)

    b.师:“我从这儿跳下去捞”句中的“这儿”指哪儿?生:岸边(板书:岸边)

    C.师:这种方法能捞着宝剑吗?为什么?

       生:在江中掉的宝剑却在岸边打捞,当然捞不着。

    d.师:他的想法错在哪儿?

       生:虽然记号还在,但船在动,捞剑的地方已经不是掉剑的地方了!

       师归纳出:不会根据情况的变化,用发展的眼光处理问题。   

5.师:那么怎么做才能捞着宝剑呢?谁能将黑板上的画面重新移动一下,然后说一说。

生:只有立即停船,马上从掉宝剑的地方跳入水中打捞,才能捞着宝剑。

6、总结: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三、想象情境,领悟寓意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引导想象,续说故事。

    (船靠岸后,那个人会怎样做?结果如何?他的心情怎样?……)

    3.进一步领悟寓意:

    是啊,他这样捞永远也捞不着宝剑。可他却不明白。(贴头像特写图:画面上掉剑之人一脸困惑、失望之意。)谁愿意帮助他,给他说说道理?(模拟情境表演说话。)

    4.这个成语故事,说的是生活中的哪种人?你能给他们讲讲今天学到的道理吗?  

 


7.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根据本课拟定的“通过理解词句,懂得刻舟求剑的意思和含义。”的教学重点,采用品词析句法,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词语,品味词语的准确、生动,并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积累好词,培养语感。

    针对本课教学难点,我以直观教学法辅助教学,利用贴图动程演示,调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兴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教学片段: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别人那么着急,那个人仍然一点儿也不着急,课文用哪个词来形容?板书“不慌不忙”。

②用“不慌不忙”的语气练读那个人说的话。

    ③看看他想的是什么办法?根据回答板书。  

    ④在画面上演示这种捞剑的方法,并看图讨论:

    a.“宝剑从这儿掉下去”一句中的“这儿”指哪儿?(板书:江中)  (师操作:移动“小船”至“岸边”)

    b.“我从这儿跳下去捞”句中的“这儿”指哪儿?(板书:岸边)

    C.这种方法能捞着宝剑吗?为什么?

    (在江中掉的宝剑却在岸边打捞,当然捞不着。)

    d.他的想法错在哪儿?

    (虽然记号还在,但船在动,捞剑的地方已经不是掉剑的地方了!师归纳出:不会根据情况的变化,用发展的眼光处理问题。)

   ⑤那么怎么做才能捞着宝剑呢?谁能将黑板上的画面重新移动一下,然后说一说。

(只有立即停船,马上从掉宝剑的地方跳入水中打捞,才能捞着宝剑。)

⑥总结: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以上的教学内容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我在学生细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直观动程的演示,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了文中两个“这儿”所指的实际位置分别是“江中”和“岸边”。学生理解了句子,自然就明白了那人的想法错在哪里,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并通过学生的正确操作及解说又进行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我还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想象思维活跃的学习心理,采用了“想象描述法”,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创设情境、想象情境,让学生披文入境,续说故事,并进行说话训练。

    教学结尾我结合小学生好帮助人的心理特点,设计了“教育开导”的说话环节。这样,不仅理解了课文,还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融入语言文字训练中,避免了生硬说教,使学生自然生动地达到课文的情感目标。总结课文时,我启发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类似“刻舟求剑”的错误想法和做法,既促使学生知识和认识能力的迁移,又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总之,我在《刻舟求剑》的教学中,始终贯穿着这样一个理念,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以学定教,使自己的教学目标的认定具体、准确,具有针对性,又能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得以充分交流,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于学生愤悱时点拨引导”的作用,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扶助者”。另外,生字的教学我采用了“化整为零”的方法,学课题时书空、品词时认读······这也符合九义教材在语言环境中分散识字的特点。

这一节课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思维也比较活跃, 能用自己的识字方法记忆本课生字,最重要的是学完了这篇课文学生们能自己讲出这则语言的寓意,所以我认为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不足之处是让学生读的时间和方式都略少了些。

    从本次培训中我学会了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教什么?为什么要教?在什么起点上教?教到什么程度?怎样教?教的怎么样?”这六点上做到清清楚楚。如果我们能对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做到六个清清楚楚,我们的学生不仅学得开心,而且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