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何丰华     提交时间:2016-02-16    浏览数: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第七组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本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含义深刻的句子较多,对于刚升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颇有难度。因此,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叶老给我批改作文是教学重点;几次写爬山虎,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教学难点。教学中,第一课时直奔教学难点,理解描写爬山虎含义深刻的语句,通过对比读、想象画面法、抓关键词语等方法理解,突破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第二课时学习如何修改作文,感受叶老的人品和文品对于肖复兴成长的影响。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 “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指导规范书写“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喜欢的部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4、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等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一、谈话激趣,初步解题。   板书“虎”,指导书写“虎”,师生交流爬山虎的特点,板书“攀登”。区别 “绿的”和“绿绿的”,感悟叠词的妙用。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二)检测生词。用举例子的方法理解“动词”,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推荐”,指导书写“荐”。读准多音字“模”。   (三)略读课文,理清脉络。   略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师随机板书:“修改作文”、“邀请做客”。知道这两件事和叶圣陶的关系。   三、品读6—10自然段,感悟“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等含义深刻句子。   (一)默读课文6—10自然段,画出描写作者到叶老先生家做客的句子读一读。   (二)细读品味:“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等含义深刻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感悟作者当时的心情,让学生初步了解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感悟描写爬山虎的意义。 1、画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1)“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2)“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利用想象画面法、走进作者心里的学习方法,指导朗读,渗透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突出爬山虎不畏艰险,不断攀登的特点。   2、再谈爬山虎的“绿”,引导学生感悟“绿”的深刻含义。   3、引发疑问:在作者的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呢?   (1)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描写爬山虎的含义。   (2)读“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质疑:为何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4、整体感悟,教师引读几处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再次感悟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当我看到叶老先生给我批改的作文,树立了写作的信心,要见叶老先生时,心中充满欢快与激动,一进他家的院子,看到──(学生读)“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叶老先生的亲切、认真,叶老先生对我的殷切期望充满了我幼小的心,将要离开时我看到──(学生读)“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爬山虎因阳光照耀而绿,“我”因叶老先生的教导而深受鼓舞,每当想起叶老先生的教导和期望,就像那片爬山虎一样,总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所以说──(学生读)“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5、指导学生背诵喜欢的句子。   四、再读课题,感悟题目的含义。   五、布置作业   (一)阅读课后资料袋中叶圣陶先生给肖复兴同学修改的作文,预习第二课时的内容¬──叶老先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二)推荐阅读叶圣陶和肖复兴的书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时,在导入新课以后,我直接切入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学生齐读之后,知道“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指的就是叶老家院中种植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不失时机的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其中古志威同学提出:“这篇文章是以事写人的,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目呢?我觉得有点离题了!”我用赞赏的神态肯定了学生提出的这一问题,表扬了这位善于动脑筋的同学。在我的引导下,通过进一步读书,学生开展了激烈的讨论。同学们或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各抒己见,讨论激烈,找出了问题的答案:作者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课题,既是对人品与作品堪称楷模的叶老先生的赞美,也是对具有高尚品格与情操的作家的赞美。愿他们青春常在,活力永存。同时,也隐含着作者的决心,要像爬山虎那样,朝气蓬勃,不断攀登。 反思:对于一个小学生而言,能有这样的发现是多么可贵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扶持、鼓励、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恰当地利用这种状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课堂教学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要有笑声、有争议、有讨论、有思考的。教师要善于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之中,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投入进去,动脑思考问题,动口表达观点,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感受到自身的力量所在,体验到创新学习的乐趣。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