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张建华     提交时间:2016-02-17    浏览数:4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教材分析;本框学习“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有三目:第一目“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二目“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三目“高举旗帜 开创未来”。主要帮助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方位体会中国日益增强的力量和不断提高的国际地位,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高举什么样的旗帜。

学情分析: 课前提示学生收集以下几个方面的材料: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看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课堂教学中多引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巩固“双基”,促进学生认知的升华与延伸。

需要通过情境的设置及材料的展示,让学生去体验与感悟,从而知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且这个主要矛盾贯穿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不断提高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他们更好的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及有关方针、政策,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真情实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与学习,设计相关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既看到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又看到我国社会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面临现实压力的一面;学以致用,在生活中自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知识与能力: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知道我们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及高举的旗帜。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回想在你的记忆当中对国际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有哪些

 

 

多媒体出示一段对比材料,用来说明我们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从而告诉学生我国的基本国情

 

 结合历史知识,让学生回想各个阶段存在的阶级矛盾是什么?导出现阶段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及解决的根本途径又是什么

 

展示我们取得成就的视频片,让学生谈自已的感想,最后总结取得这一切的根本原因

 

 对本课做小结

 出示多媒体并提出问题

 

启发、引导学生,然后概括讲解

 

 

  

 借用学生收集的材料展开分析说明为什么我国就会有这样的国情

 

 

  对学生的答案做总结,并对学生的言谈提出表扬

 

 

 展播多媒体片,顺势引导学生

 

 

 

提示大的框题

引导学生身临其境

 

可以根据幻灯片所提示的,还可以是自已记忆当中的,越多越好

 

 

展示自已收集到的成果,解释说明你想告诉大家的信息

 

 

 运用自已掌握的知识解答大家的问题

 

 

 

谈自已的观后感

 

 

 轮流谈谈今天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从歌曲中感受社会主义带来的变化 

 

使学生从中体会中国的崛起和中国的强大,油然而生自豪之情

 

用自已的话概括更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让学生有成就感,对后面的课充满兴趣

 

 

 使学生能从理解的角度来记忆相关的知识

 

 

 深化记忆,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点

观摩我校教师的这节教学案例,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测评角度尝试分析。

第一,从教学设计角度分析。首先,这是我校教师的一堂的公开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学生上课的备课理念,从题型特点,内容特点出发,在教学设计中就体现在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教学目标明确。在教材分析中将本课题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出来,在学生分析中,要掌握好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掌握好学生的兴奋点,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呈现怎么样的教学模式,解题方法与思路确实有效,是一堂很好的教学设计。

美中不足之处: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把握不够,学生参与力度不热烈,如果掌控的好,那么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热烈,效果也更好。

第二,从教学策略角度分析。该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探究、相互支持的课堂气氛,由题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则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思考讨论问题,并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新课程理念上来看,教师的这种策略开展得很不错,毕竟这样才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现代教育是非常注重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的联系的。本节课教学过程采用学生分组讨论模式,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举一反三,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针对性补充,但应按小组分解一下内容,讨论目标明确一些,推举一人代表小组作答,其他同学补充,时效会更好,也更易达成共识。

第三,从教学测评角度分析。教师通过正确、积极的讲评,可以准确的把握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以进一步修订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本课因是一堂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与学习,设计相关的探究活动课,学生有时并不能及时的全面的、辩证的看待问题,一节课也不可能全面测评全体学生。因此教学测评方面应该增加一些相关的习题或者问题,让学生在课后马上进行分析,学有所用,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在解题中的运用。这是一堂很值得我学习借鉴的好课。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