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胡正东     提交时间:2016-01-26    浏览数:2     

研修结业成果

教学基本信息

题目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2课时)

学科

数学

年级

九年级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四节

 

个人信息

设计者

姓名

单位

胡正东

鄱阳县珠湖乡华龙初级中学

 

1. 教材分析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性,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并在转化、建模中,学会合作、交流;本节内容设计了三个探究问题和一部分习题,它加强了方程等内容与函数的联系,在本章的学习中,教材已研究了二次函数及其图象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求特殊二次函数最大(小)值的一些方法。本节课在巩固二次函数性质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利用二次函数知识求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最大(小)值的方法,即如何获得最大利润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用建模的思想去解决其它和函数有关应用问题。并通过实践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又为学生在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以及用二次函数研究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等知识奠定基础。

2. 学情分析

对现在我所任教的九年级学生来说,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与性质以后,对函数的思想已有初步认识,对分析问题的方法已会初步模仿,能识别图像的增减性和最值,但在变量超过两个的实际问题中,还是不能熟练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本节课正是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而设计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符合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呈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生活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体验二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问题转化、建模过程中,体会二次函数最值的应用及数形结合的思想,并且从中学会合作、交流,通过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性,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商品涨价与降价问题的分析,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热情。

2转化、建模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商品利润问题。

教学难点:

建立二次函数数学模型,函数的最值 

4.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情景引入

教师出示问题:

1.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1

2

2.某商品现在的售价为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已知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那么一周的利润是多少?

3.我们能否设计出一道题,用二次函数最值解决商品利润问题呢?

教师引导:

注意学生对函数最值的求解方法,及对x在某一个范围如何求解最值。

教师关注:

1最值的求解方法;

2商品中利润与进价、售价之间的关系。

 

学生自主完成问题1,对问题2稍作思考,初步了解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复习巩固函数的最值知识,商品的利润知识,并通过第三问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活动2

展示问题

教师展示并提出问题:

某商品现在的售价为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市场调查反映:如果调整价格,每涨价1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已知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

教师关注:

1)学生对商品利润问题的理解;

2)学生对两个变量的理解。

 

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1)利润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2)利润=销售额-进货额

   销售额=销售单价×销售量

进货额=进货单价×进货量

 

商品价格上涨,销售量会随之下降;商品价格下降,销售量会随之增加。这两种情况都会引起利润的变化。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活动3

分析问题

师生共同分析:

1)销售额为多少?

2)进货额为多少?

3)利润y与每件涨价x元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4变量x的范围如何确定?

5)如何求解最值?

 教师关注:

1)学生能否用函数的观点来认识问题;

2)学生能否建立函数模型;

3)学生能否找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4)学生能否从利润问题中体会到函数模型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

 

学生尝试分析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把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建模思想。

 

活动4

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做到:

x =    时,y最大。在涨价情况下,涨价    元,即定价    元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      元。

教师关注:

1)二次函数是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可以解决现实问题;

2)通过数学模型的使用,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生小组讨论解决后,与教师和全体同学共同完善解答过程及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并对解决方法进行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的价值。

 

活动5

分组讨论

讨论

由(1)(2)的讨论及现在的销售情况,你知道应如何定价能使利润最大吗?

教师关注:

1)变量x的范围;

2)函数的性质与图象的应用;

3)函数模型为现实服务。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

讨论是让学生更清楚地掌握函数建模的实际应用价值,掌握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活动6

小结与作业

师生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对本节课有什么疑惑?说给老师或同学听听。

 

 

布置作业

教材习题。

学生归纳、总结自由交流发言。

 

学生按要求完成

总结、归纳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加深认识,深化提高,查漏补缺。


5.板书设计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1、(展示问题)   3、(解决问题)   2、(分析问题) 4、讨论 5、小结与作业

 

 

 

6.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

由于本节课是应用问题,重在通过学习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故而本节课以“启发探究式”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解决问题以学生动手动脑探究为主,并加以小组合作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不但使学生学会,而且使学生会学”的目的,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展示学生的学习效果,特配有学生学案并适当地辅以电脑多媒体技术。

有关利润问题的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似乎理解了这类问题的解决思路,但是通过练习很多学生还是在解决相似问题时,没有找到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导致列不出函数关系式,更谈不上去求最值问题了。在学生练习的过程当中,我也不断地进行引导,要求学生依据等量关系去找到这些量,然后去列函数关系式。但最终的结果是,有些学生仍然似懂非懂。

在这类问题中(利润问题),一元二次方程就有这样的问题,学生理解的不透彻,导致对这样的问题有“畏难”情绪,有些学生认为,反正在一元二次方程中我都不理解,在这还是不去理解吧。其次,是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不想去理解,源于自己思维的懒惰型,教师没有很好的把这种惰性化为积极地因素。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多注重各章节的衔接,特别是在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中,重点分析解决此类相关问题,为二次函数的应用打好扎实的基础。

7.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课是应用问题,重在通过学习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故而本节课以“启发探究式”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解决问题以学生动手动脑探究为主,并加以小组合作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不但使学生学会,而且使学生会学”的目的,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展示学生的学习效果,特配有学生学案并适当地辅以电脑多媒体技术。

有关利润问题的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似乎理解了这类问题的解决思路,但是通过练习很多学生还是在解决相似问题时,没有找到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导致列不出函数关系式,更谈不上去求最值问题了。在学生练习的过程当中,我也不断地进行引导,要求学生依据等量关系去找到这些量,然后去列函数关系式。但最终的结果是,有些学生仍然似懂非懂。

在这类问题中(利润问题),一元二次方程就有这样的问题,学生理解的不透彻,导致对这样的问题有“畏难”情绪,有些学生认为,反正在一元二次方程中我都不理解,在这还是不去理解吧。其次,是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不想去理解,源于自己思维的懒惰型,教师没有很好的把这种惰性化为积极地因素。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多注重各章节的衔接,特别是在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中,重点分析解决此类相关问题,为二次函数的应用打好扎实的基础。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