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熊梅文     提交时间:2016-02-23    浏览数:9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课题选择指导思想:这个单元的作品都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学习它们,学生既可感受到情趣,也可以体悟到理趣。在学生的脑海中有很多有关秋景的图片:“蓝水晶一样的天空,人字形的雁阵,静静的湖泊,沉静的秋山,堆满枯叶的小径,透过白桦林的斜阳,还有金灿灿的菊花,红艳艳的高粱,缀满果实的柿子树,画面上全是红色的枫树……这些都是秋。”古往今来,这些醉人的美景,唤起过人们多少诗情!课题的选择渗透了课程综合化的思想,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

1.活动目标

  ①初步了解有关秋的诗词,诗词表达的思想内容;

  ②学习利用有关书籍和网络获取资料的方法;

  ③能条理清楚地说明诗词表达的思想内容;

  ④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目标的确定:活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兼顾对学生进行知识(关于秋的诗歌)与能力(搜集和处理有关信息)、过程(重视考察学生的活动)与方法(获得资料和研究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诗词表达的思想内容)三个方面的引导与培养。】

2.活动重点

      通过有关书籍和网络获取资料的方法,对历史上有关秋的诗词进行查询。通过自主探究、分析和小组的交流、合作,来初步了解这些诗词表达的思想内容。

3.活动难点

      借鉴《荷塘月色》和《古都的秋》的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写一段文字《平静的秋夜》,但不能出现“秋”“夜”“平静”字样。

4.准备工作

 (1)教师准备:

 ①教师需准备一份这次学习的时间安排表;

 ②一份较详细的阅读书目和部分网址;

 ③关于秋的更多的诗歌。

 ④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2)学生准备:

 ①分组:根据诗词的思想内容进行分组;

 ②搜集、查询有关资料;

 ③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再次丰富和整理。

5.活动过程

 ☆创设情境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可见秋天这个特殊的季节,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秋天给你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有关秋的诗词很多,那么它们都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内容呢?本次活动我们就悲秋之作进行探究。

 ☆交流与展示

 以唐宋诗词举例:

 A、怀乡类:

 (1)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梯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李白《菩萨蛮》

 (2)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3)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李清照《鹧鸪天》

 (4)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5)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姜夔《湖上寓居杂咏》

……

B、离愁怀人类: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

 (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5)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

 C、忧国怀身类:

 (1)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陈子昂《感遇》

 (2)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3)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岳飞《小重山》

(4)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

 (5)闲梦远,南国正清秋。──李煜《望江南》

……

 D、其他: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

 ……各组推举代表,从《故都的秋》选一个片段讲解。

第一部分(1—2):赞秋
北国秋感:“清”“静”“悲凉”     江南秋感:慢、润、淡
第二部分(3—12):绘秋
“小院秋晨” 色      冷色调。
“秋槐落蕊” 声     寂静与落寞
“闲话秋凉” 味     悲凉
“秋果胜景”  
第三部分(13—14):恋秋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
总结:客观色彩与主观色彩的完美融合
抒发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及落寞情怀

 ☆写作训练

 借鉴《荷塘月色》和《古都的秋》的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一段文字《平静的秋夜》,但不能出现“秋”“夜”“平静”字样,300字左右。

6.课后反思:

 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更多的体验到探索实践的喜悦,当然也有不足之处需要完善:

 1)本次活动的主题将散文与诗歌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收集资料中运用多种手段,对不同题材的内容进行分类、渗透和整合,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整个活动具备了知识综合化,探究学习合作化的特点,从较大层面上推动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让学生获得了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参与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由于学生刚步入高中课改,对综合性学习把握还不够,加上学生基础较弱,阅读量太小,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性不高,需要给予关注和帮助。另外,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村的,家庭条件不好,学生没办法上网查找资料,这也给本次活动带来了困难,老师有必要对学生加强综合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与学校加强沟通,让学生可以在学校电教室与图书馆查找资料。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