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朱诗平     提交时间:2016-02-23    浏览数:0     

探究科学 体验乐趣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案例 
 
【主题】 
在科学教学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问题的各方面能力,体验其中的乐趣,促进更有效地学习自然规律,掌握科学知识。 【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和魅力,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和深刻地获取和掌握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基础课程。它强调了体验、增长、获取、尊重和善于等一系列科学学习的过程、方法和素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四年级科学中一节探究型的课程。“声音”本身就是一个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的物体,而在这节课中,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并且通过几个小实验体会乐趣,把抽象化为具体,有效地掌握课程内容。 【案例片断】 片段一 
师:“同学们,讲台桌上有鼓、锣、橡皮筋、钢尺,请问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 
   生:各抒己见,运用各种方法使这几样物体发出声音。    „„ 
   师:“说的好,我们发现拉长橡皮筋不会发出声音,拨动它会发出声音;按压
尺子不会发出声音,放在桌边弹动它会发出声音;按压鼓不会发出声音,可是敲打它会发出声音。这是为什么呢?仔细观察一下在发声的物体都有什么变化呢?” 
   生:“我发现拨动橡皮筋的时候发出声音的时候,橡皮筋在左右晃动,而拉长
它时没有在动。” 
生:“我发现拨动钢尺的时候发出声音的时候,钢尺在上下摆动,而按压它时没有在动。”  

师:“观察的非常仔细,我们发现在发出声音的物体都会有什么现象?” 生:“来回运动” 
师: “对,物体在振动的时候才会发出声音。”   
 [设计意图: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发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难说清楚,这个
活动由“扶”到“放”,让学生通过平常生活中常常遇见的如橡皮筋、鼓等物体,学会观察、学会思考。通过相同现象的观察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发声物体的共同点,即发生了振动。] 片段二 
师:“接下来我们来观察几个发生物体,来验证一下物体发出声音时是否都在振动。刚才敲打小鼓发出声音,可能看不清楚鼓是不是在动,那么我现在在鼓面上放上几粒绿豆,请同学来敲打鼓面,看看会有什么现象。”    生:体验小实验,观察现象。 
生:“我发现我们在敲打鼓,发出声音的时候,绿豆神奇地跳动了。”    师:“我们没有敲击绿豆,为什么它会跳动呢?”    生:“因为鼓面在动,使得绿豆也跳动了。” 师:“这就证明鼓在发出声音的时候在振动。” „„ 
师:“接下来的小实验,请每小组在用正确的方法敲击音叉,并且快速地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生:体验实验,观察现象。 
生:“敲击音叉发出声音,快速地将音叉放进水中,水面有波纹,甚至还会有水溅起。” 
师:“水面为什么会有波纹呢?说明了什么呢?” 
生:“是音叉动使得水有波纹,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动。”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体验几个现象明显、有趣的小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大大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观察能力,概括总结能力,更使得学生对刚学到的知识加深印象。] 片段三 
师:“原来物体发出声音真的都必须要在振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我们人也能说话发出声音,请问这个发声器官在哪儿呢?”    生:(指着自己的喉咙)“在我们的喉咙里。” 
   师:“对。在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发声器官,这个发声器官就叫声带。用手轻
轻触碰声带,在说话的时候会发现它在振动。”  

 师:“还有我们有时候能发现周围有苍蝇在飞动,是因为我们听到了“嗡嗡
嗡”的声音,请问这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 
   生:“是苍蝇的翅膀在振动。” 
[设计意图: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释周围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使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案例反思】 
“物体由于振动产生声音”这一自然规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模糊,甚至是陌生的概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他们觉得敲打、碰撞、摩擦„„是物体发出声音的直接原因,他们关注的是什么动作使物体发出了声音,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缺乏深入的探究声音现象的本质。所以在这堂课中教师主要是在起引导作用,根据小学生有限的理解、认知水平,设计一系列合适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到知识。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中的乐趣。 我认为本节课教学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由扶到放,凸现探究过程  
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局限性,许多认识仅存于表象,知识比较零散、不连贯,因此其探究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艰辛的获取真知的过程。为了有效完成这一探究历程,课堂中不该是老师一味地演示实验,传授知识。而是采用师生互动,半扶半放的形式,指导学生利用鼓面上绿豆的跳动,从侧面验证鼓在发出声音时是在振动;指导学生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将音叉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分组实验,合作观察,记录现象,交流总结,得出结论“发声的物体都是在振动”。从扶到放,这一过程清晰明了,具有层次性,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给方法,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意识  
在本节课探究实验中,教师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听、看、摸、说等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找寻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去仔细地实验,观察现象。“听”即是在寻找使物体发声的方法时,要专心听物体是否有发出声音。“看”既认真的观察实验结果,敲动鼓发出声音后,鼓面上的绿豆会跳动;音叉敲击发音后,水花四溅,泛起微波„„“摸”即用手或其他身体部位去感知,如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用手或脸去触摸,那种又麻又痒的感觉非常明显,学生乐于在这种探究活动中实验;在说话时触摸声带,也会发现在振动,让孩子们再一次验证了已学的科学知识。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