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5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陈敬新     提交时间:2016-01-13    浏览数:1     

 

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及分析

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渗透着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本课教学,要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展主动求知的兴趣和能力,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使命感,受到人文情怀的熏陶。

学习目标:

1、自学生字词,积累语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难点:感知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课前准备:认真读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搜集有关圆明园以及鸦片战争的资料。

教具准备:挂图、收录机、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引疑导入,激发兴趣。

1、指名板书课题,提示:书写课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圆”和“园”不能写颠倒。

2、学生组词辨析“圆”和“园”。

[“圆”和“园”,学生容易混淆。课始,板书课题,引领学生自主发现,实践辨析,将识字与写字落到实处。]

3、齐读课题,引发探究:你想从文中了解些什么呢?

1:我想知道圆明园是什么样的。

2:我想知道圆明园怎么被毁灭的。

……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采取激疑导入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乐索的积极性。教者相机归纳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从而点明学习目标,统领全篇。“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4、教师指导学习方法: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边读边划,多读几遍。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让学人选择自己喜爱的读书方式和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正是落实《课标》精神的具体体现。]

2、读后检查汇报:

(1)指名读生字词,齐读。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读书、倾听、思考是学习的基本要领。]

三、自读自悟,感悟辉煌。

1、围绕学习目标一,轻声读课文第23自然段,边读边圈划点注:划一划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想一想圆明园的美;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标》)这一部分的教学,采取让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的乐趣。圆明园的美,教师是讲不出来的。]

2、汇报交流,提倡富有性的交流方式,例如:有表情地朗读;读谈自己的读中感悟;画画自己脑海中的圆明园。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评一评,好在哪儿?有没有还需努力的地方?

(2)学生读感受,其他同学可以相互补充。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评读的目的也正在于此。]

(3)结合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相机“众星拱月”(用图画的方法),“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这两个词用调换比较的方法)等词语。

[“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训练不能落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3、配乐齐读,入情入境,表达赞美之情。

4、过渡:圆明园仅仅是美吗?

5、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6、整体回顾。

填空练习:圆明园不愧是                 

[这里的答案可谓丰富多彩。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平等民主的学习情境中,教师、学生、文本在阅读、感悟、想象中自由对话,不断迸发出灵性的火花。]

四、合作学习,牢记历史。

1、过渡:这么美的圆明园,我们今天还能看到吗?

2、出示挂图,看图说话。

[教学挂图也是课堂教学资源。课文插图往往被教者所忽视。这里设计学生看插图说话,目的有二:一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二是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落差(想象中圆明园与今天现实的圆明园对比之强烈),为接下来的合作探究,打下良好的情感铺垫。]

3、过渡: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呢?

4、围绕学习目标二,默读第5自然段。

5、小组合作、探究:

(1)交流读后的体会、感受。

(2)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深化对屈辱历史的认识。

[ 重视资料的搜集,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路中学会学习,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6、激情汇报(自主选择)

(1)激情谈感受:我想说                      

(2)激情读课文,抒发痛恨侵略者之情。

7、整体回归:用一句话表达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1:落后就要挨打!

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损失!

3:我们新中国的一代,一定会发愤图强,立志报国,绝不让悲剧重演!

……

[文道结合,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的经典。这一部分的激情抒怀,教者适时引导,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重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生在自觉参与语文实践中,受到受到了人文情怀的关照。]

五、开展辩论,综合实践。

话题: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

[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开展辩论会,也正是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实践的机会。]

1、学生在小组内自由交换主张。

2、从“主张重修”和“反对重修”两个角度上,把学生划分为两个大组。

3、大组准备辨论,具体要示:

(1)明确一名主辩手。

(2)充分整合组员的理由。

[教者应保护学生的主张,不必强求统一,但应注意价值取向。]

4、开展辩论。

5、师生小结。

[这一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兴趣,发展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可谓一石三鸟。]

六、作业练习,课外拓展。

1、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写一篇读后感。

3、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

[课外拓展,体现开放性,重视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后反思: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篇课文的教学,以“读”为突破口,辅之以想象、说话、交流、评议、辩论等学习实践活动,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上,教师没有机械的讲解与分析,取而代之的是以读代讲,以学定教。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与文本三者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真诚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同长的过程。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