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5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左姝     提交时间:2016-01-20    浏览数:0     

伯牙绝弦

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创设情境,朗读感悟,感受伯牙和子期之间“高山流水”般的“知音”深情

4、通过聆听乐曲,阅读故事,感受艺术的美好。

教学重点:

根据注释、联系语境理解古文意思,感悟伯牙和子期的知音情。

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为失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是篇古文。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课题)

2、“绝”字的绞丝旁表示和丝线有关,从刀表示人用刀断丝。

3、读题 

4、俞伯牙和钟子期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与人物名)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是晋国的上大夫,琴艺高超,被人誉为“琴仙”。传说有一年的中秋节,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途经汉阳江口,一时兴起,在江边弹琴。优美的琴声吸引了打柴归来的樵夫钟子期,两个人就这样因为音乐走到了一起,于是就有了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伯牙绝弦。“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5、指名解题:伯懂割断了琴弦,从些再也不弹琴了

6、伯牙为什么这样做呢?答案就在课文里。

二、读顺全文


 1、请打开课本第137页。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再读一读注释,把句子读通。


 2、 请同学们一块儿来读读屏幕上这两个带有注音的词。(出示“善哉”“峨峨兮”,生齐读。)
  师:读得真准!“哉”和“兮”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预设)生:这两个字都是语气词,都是表达感情的。
  师:表示感叹的语气该怎么读呢?(生读)感谢你为我们作出的示范。在“哉”和“兮”的后面一延长,这感叹的语气就出来了,同学们来试一试。
  师:咱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到句子中去读一读。谁来?
  指名读
  师:“兮”和前面的“哉”都是语气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啊”。一停顿一延长,古文的韵味就读出来了。谁再读。    
  师:孺子可教也!这么难读的句子都读好了。

    谁能把全文读一读?指名读 

 
 3、其实,有些语句我们是因为不理解才觉得难读。请看大屏幕。(出示课文中无注释的三组词语与导学提示)这3组词语在课文里没有注释,如果你能把它们的意思弄懂了,就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下面请同桌互相交流,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先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生同桌讨论,师巡视指导。)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组,这一组,难度比较大。课文里一共出现了四个“善”字呢。(出示)
 (预设)生:前面两个“善”是一个意思,后面两个“善”是一个意思,前面两个“善”是“擅长”的意思,后面两个“善”是“好”的意思。
   师: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预设)生:前面两个“善”是“擅长”的意思,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善哉”的“善”是“好”的意思,伯牙弹琴,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雄伟得像泰山一样!”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又说:“好啊,广大得像江河一样!”
  师:你说得有条有理,向你学习!其实这种一字多义的现象在我们的现代文里有,在古文里也是很常见的。我们再来看第二组。(出示句子)
 (预设)生:“伯牙所念”的“念”是“心里所想”的意思,“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就是钟子期总能准确地道出伯牙心里所想的东西。
  师:你真厉害,说得非常清楚。再来看第三组。(出示句子)
      古文中的有些字确实难以读懂,没有注释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出示字典中“谓”字的几种解释,请你选择它的哪种解释更合适?

生:第二种,认为,以为。

(预设)生:“谓”应该是“认为”的意思,“乃”是“于是”的意思,伯牙认为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知音了,于是就摔破琴,终身不再弹琴了。
  师:有了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相信我们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出示全文)
  (生齐读课文)
  
 三、朗读背诵——
    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读书是越读越有滋味的,读古文和我们读现代文不一样,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讲究节奏,讲究韵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找找古人读书的感觉。
   师:咱们合作读一读。(出示五句话,竖行排列)你们来读黑色字体的句子,老师来读红色字体的句子。
    (播放背景音乐《高山流水》。师生合作读课文。学生读写伯牙的句子,老师读写子期的句子。)
    师:就是这样,速度放慢一点儿,这古文的感觉就出来了,抓住这种感觉,咱们换过来再读一遍。
    (师生互换角色,再次合作。)

师:同学们是越读越有味了!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当伯牙,一位同学来当子期。
    (指名分角色读,生读得声情并茂。)
   师:此处应该有掌声。(生鼓掌)伯牙和子期配合得多默契啊!请男生和女生也分别来读一读,抓住刚才的感觉和味道。
    (男女生分角色读,越读越有韵味。)
    师:渎得真好啊!老师把每一句话的后半句给去掉了,你们还能读吗?
    生:能!
   师:相信你能行!(学生试着背诵)
  
    
  四、理解故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就把一篇古文给背下来了!有句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先自己练一练。
 (学生自由练说故事,师巡视指导。)
  师:谁先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预设)生: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太棒了,简直让我看到了巍峨雄伟的泰山!”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便说:“太棒了,简直让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江河!”伯牙心里所想的,钟子期都能知道。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了,于是,他毁了琴,再也没有弹过。
    师:她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完整地向我们讲述,真好!谁再来?如果你能用“古时候,有位音乐家叫伯牙”这样的语气来讲就更有讲故事的味道了。
    (再请一生说,说得挺有故事的味道,学生鼓掌。)

五、品读“知音”

1、现在,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概括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关系吗?(板书:知音)

2、什么叫知音?朋友都是知音吗?怎样的朋友才叫知音?你会想到哪些词来形容?(心心相印,心灵相通,心有灵犀……)

3、文中哪些句子形象地表现了伯牙和子期是心灵相通的知音,配合十分的默契?(课件出示句子)

4、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中秋月圆之夜。汉阳江边,皓月当空,伯牙焚一炉香,席地坐于瑶琴之前,他弹得忘情、投入。伯牙的思绪飞向了那巍峨的泰山之巅,善听的子期,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泰山呢?用上一个四字词。(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想象)

 于是你情不自禁地高声赞叹道 :————(指名读)

 一个行走于山间的山村樵夫,整日听到的只是虫鸣鸟叫,流水潺潺,突然听到如此美妙的天籁之音,于是你伸开双臂,抬头仰望那巍峨高山,发自内心地高声赞叹:————、(齐读)

师:那是怎样巍峨雄伟的泰山啊!同学们,读出它的气势来!
5、师:当伯牙心里想到流水,他将琴再鼓,洋洋的流水仿佛在他的指间汹涌澎湃,气势磅礴;钟子期听得如痴如醉,他仿佛看到了广阔无边的江河,于是高声赞道:——  (齐读)

                    他好像看到了浩瀚奔流的长江,不禁叫出来:————(齐读)

                    他似乎看到了奔腾而来的黄河,高声惊叹:————(齐读)

6、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念在高山,透过高山,他还想表达什么?

(像高山一样的远大志向)

   伯牙鼓琴,志在流水,念在流水,透过流水,他还想表达什么?

(像江河一样的宽广胸怀)

7、可是,多少年啊,伯牙在诸侯大夫中,在宫廷乐师间演奏,有人能听懂他的志向情怀吗?有人能理解他的理想抱负吗?

8、不论伯牙心中想到什么,都会用他的琴声表达出来 ,而只有子期能感受到,能理解他琴声中所传达的心声。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个所念,一个必得,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就是伯牙和钟子期知音的境界。

 

六、体会“绝弦”

1、知音相遇,实属难得。传说这次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让伯牙和子期都相见恨晚,他们度过了一段短暂而又快乐的时光,并约定第二年中秋再来相会。可是,当第二年中秋伯牙兴致满满地跑来与子期相会的时候,天意弄人啊!(哀乐响起)伯牙不见子期的踪影,见到的却是子期冰冷的墓碑啊。
 2、  课件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生伴着哀乐读句。

3、如果让你用一个四字词来形容伯牙此时的心情,你想到了哪个?(悲痛欲绝、伤心不已)

4、绝望的伯牙毅然摔破瑶琴,割断琴弦,终身再也不弹琴了。伯牙用这样的举动来纪念他的知音——钟子期。

5、琴弦可以割断,可是却不能割断伯牙心中的什么?

 

七、总结

     随着那声“破琴绝弦”的砰然巨响,伯牙的琴声消逝了,但这个知音的故事却一直流传。自此,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后人还根据这个故事编写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让我们在乐曲声中再次诵读这个故事吧!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