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曾利梅     提交时间:2016-01-27    浏览数:1     

观多彩赣南城,做魅力赣中人

——传统文化的继承

赣州中学  曾利梅

 

教材版本:《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月第3版)

学科:思想政治

年级:高一

册别:第三册

框题: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文化的继承性;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

2、能力目标: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难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三、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生活实际探究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以认识身边的传统文化现象为切入点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特点,通过探讨对身边客家文化的态度来树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因此,本课时设置了三个环环相扣的环节——“看我家乡美——传统文化面面观”(展示家乡传统文化,认识到传统文化通过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传承下来)、“头脑风暴——传统文化在今天”(由现象看本质,探究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这两个特点,以及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以及“火眼金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讨论交流,结合古今中外的事例认识到自己应该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通过这三个环节,达到预设的知识能力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见教学目标)。

四、教学内容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含义

   2、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2、对待传统文华的正确态度


   五、教学方法: 案例法、讨论法、讲授法

六、教学手段:smart课件交互式教学、板书、实物

七、教学步骤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所享有的文化,是世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也是人类世世代代长期积累下来的。认识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我们才能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我们自己身边的赣南传统文化,并学会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让自己得到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做一名魅力赣中人!本节课我们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传统文化?它有哪些特点?对今天的我们又有什么作用?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昨天傍晚我在二楼食堂吃饭,旁边两位同学在看昨天新出的图文展,听见一位同学说:哇,真美,兴国是哪里的哦?旁边的同学回了句:傻孩子,这是咱们赣州的。看来咱们还需多多了解家乡,那我们首先来感悟我们赣南传统文化之美吧!

(二)合作探究

环节一:看我家乡美——传统文化面面观

我们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江南宋城”、“客家摇篮”,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下面,就请三位同学分别介绍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文化现象。

(三位同学举着图片用精彩的语言介绍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现象,包括赣南采茶戏、龙南关西围屋和客家黄米果)

而后图片补充并设问:你为什么认为这些是传统文化现象?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含义是?那传统文化又有哪些特点呢?(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民族性)。

再以图片展示赣州各种传统文化现象,请学生由此归纳传统文化的含义。分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找出相对应的传统文化现象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每一种形式的含义、影响、地位并举例)。

各组展示本组学习成果并认真听取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

环节二:头脑风暴——传统文化在今天

我们赣州有“客家摇篮”的美誉,客家人超过百分之九十。海内外客属乡亲联络乡谊和进行跨国跨地区交往的重要载体是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它缘起于1971年,基本上每隔两年在世界各地有关城市举行一届。请大家观察这幅图片,这是将于20121125日-1127日在福建省三明市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吉祥物阿凤。说说吉祥物打上了哪些中国文化、客家文化的烙印?

 “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是汉族的民族图腾、吉祥物;“铜凤灯”在汉代已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环保生活用具,她蕴含着人们对天下大安宁的渴望;“阿凤”是客家人亲昵的称呼,她身着客家服装。

思考一:由材料可见传统文化在今天具有什么特点?(鲜明的民族性)

刚刚唐铭鸿同学向我们展示了赣南采茶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曾一度面临失传的危机,作为客家文艺的一朵奇葩,怎样才能获得新生呢?我们来一睹其新生的风采。

(播放视频《快乐标兵》)(材料见课件)

思考二:由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在今天还具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相对稳定性;双重作用)

环节三:火眼金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过渡:刚刚展示家乡美环节我们看到,赣南客家具有“忠孝传家”的传统思想,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如何看待“孝”文化来探讨看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合作讨论: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孝”文化?

(三)课堂小结(见课件)

 

以下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设计:导入先指出本课时内容与已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承上启下,利用学生“最近发展区”导入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要而全面告知本课时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的学习具有针对性;以身边发生的事情过渡,自然而具有亲和力、吸引力。合作探究形式多样,可操作性较强,但是不够详尽。结尾过于草率。

教学策略:能通过不同变式形象而全面地展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克服单一情景设置的局限性,并自然地推出传统文化的第一个特点——继承性;各组分工合作,让学生在探索中加强团结合作意识,在竞争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教学评价:用心设计的课堂,让学生体验身边的事物并思考老师精心设计的层层递进的问题,突破难点。但是细节处理还需要更为合理,以及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及保持教学反思。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