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彭梅凤     提交时间:2016-02-03    浏览数:2     

        从“乡下人家”谈起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乡下老师,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结合自身的特点,特从“乡下人家”谈起。《乡下人家》这篇课文用朴实的文字描绘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文中语句优美,结构鲜明,描绘的场景让人充满着无限遐思。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能够激发学生走向大自然深处,感受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情趣,领略不一样的生活感受。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共用两个课时。在教学第一课时时,主要是掌握好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第二课时能够概括出乡下人家特点的段落。整个设计非常通畅,环节节节相扣,逐渐加深。
字词学习扎实,通过指生读、齐读,初步把握;指生说难写的字,生范写,师纠正;只出现生字,由生以开火车的形式拼读并组词。同时,孩子们也能够非常迅速而且准确地找到反映乡下人家特点的段落,那就是“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抓住“独特”和“迷人”让他们谈谈自己对文章的初步感受。由此再次读文。但是,在课堂的实际处理中,我感受到有两点做得不够到位,一是开课时,学生们在描绘画面时,用词过于简单直白,我应该在旁稍提要求,用生动的词语表达,诸如“你看到的什么样的草地呢?”“绿茵茵的草地”,这样,我想更能导入情境;二是课文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直接就急急忙忙把第二课时解决的问题放入课末,那就是“乡下人家这么独特迷人,它写了哪些生活场景呢?”孩子们用简单的话来进行总结概括,如“小屋搭瓜架”,本来是很好地一个设计,却因此在短时间中仓促解决,没有达到教学效果。所以,精心备课,按量完成任务才是最佳的演绎。
第二课时重在精读细品,抓住文中展示的七个场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场景美美地读,读出味道,读出画面,读出感受。《乡下人家》中所呈现的动植物景色以及人们生活活动境况,是那样生动,那样迷人。生自读,自悟。结合相关图片,配合文字,拓展开来。几个感觉处理较好的环节,如“门前开鲜花”品读结束后,及时铺展“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季节,这里就是___________”,学生用各种能表达其情感的词语进行填空。在学习“院里鸡觅食”时,从图片中,让孩子们发挥想象“你听到小鸡、母鸡、雄鸡它们在说些什么?”学生们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读“屋后冒春笋”时,把它们比作迫切想要探出头的春笋来读文,学生们激情四溢。读“夜静催眠曲”这一部分,部分学生伏着,边听其他学生读,边闭上眼睛,想象画面,效果不错。学完文章,再次感叹那种独特与迷人,以一首小诗的形式,完美呈现,进一步让学生领略乡下人家自然和谐的美感。最后,带着他们,在天晴的时候,走上小径,去看看美丽风光。配上欢快的音乐,他们读得那样陶醉。整个环节下来,就像是诗的天地,让人流连忘返。于是,在作业设计上,学生们发挥想象,写一写小练笔,“在冬天是,乡下人家的别的地方,又是怎样一幅图画呢?”
内容设计新颖,也能感染学生,达到很好地品读效果。只是容量过大,时间安排过多,如果能从“一斑”窥“全貌”,让学生充分自学,自读自悟,提高其主动性,达到设计的目标,我想那将是我努力的方向。美文重在读,重在品,带领学生们走进美的原野,感受自然之美,感受别样的生活,激发其生活情趣,实现教学的情感目标。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
     我执教了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21课《乡下人家》的第一课时。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下面,我来谈谈教学体会。

一、学习目标的分析与定位。

  《乡下人家》编排在第六组,本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意在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自然质朴的田园生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乡下人家》是本组第一篇精读课文,它用质朴而生动的文字向读者呈现出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根据我的了解,我们的学生95%以上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对乡村生活缺乏了解。学习本文,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基于本文的特点及学生的情况,我将本文的学习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读通课文,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生活的美,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读文感悟,学习写法。这一重点确立的依据是本组的编排目的及本文在组内的重要地位。同时,这也是难点,因为我们的孩子住在城市,文中描绘的景与物大多是学生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而文章的语言看似也很平淡,那如何从陌生的景物中、从平淡的文字中读出美感,是本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重难点,教学时,我以读代讲,通过“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致辞时内化语言”的方式展开教学。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不能以教师的思维而取代学生思维,所以,我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读自悟。读一读喜欢的段落,说一说感兴趣的景色,想一想生活在其中的乐趣。关注他们情感的生成、个性的体验和生活的联系。

  阅读不仅仅是人文性教育,更不可忽视的是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本文的教学目标有“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语段”“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等要求。所以我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朗读的训练,写法的引导,使人文性与工具性融为一体。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根据课文任务量,我用两节课完成教学。第一节课的任务是通读课文,了解内容,初步感受田园生活的美,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第二节课的任务是继续品读课文,进一步感悟写法。第一节课的安排与意图是这样的:

  1.看图导入,进入美好情境。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马上进入美的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

  2.自读自悟,感受生活的美。布置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在脑海中再现美的情境。

  3.品读课文,展示自学成果。全班交流学习感受,并通过做小主人邀请客人这一方式,内化语言。

  4.读读写写,积累语言。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从他们的朗读中,我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以学定教。作业上进行分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要求,介绍乡下人家的一处场景。

 四、教后感受

  1、总体氛围创设的比较好,学生通过看图、读文、想象再朗读的过程,已经能够入情入境地体会乡下生活的美好,产生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2、知识点的教学比较扎实。能抓住几个拟人句、作比较的句子,深入展开教学,使学生不仅能自己入情,更能体会作者的情感。

  3、课件的使用还是很有收获的。我精心选择了部分非常贴合课文内容、富有美感的图片制作成课件,造成视觉冲击,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情境。

  4、课堂中时间的控制还不是很好。开始部分的正音耗费了太多的时间,而后面重点的让学生读读、想想、说说,就展开的不够。读了课文,看了图片,其实学生是有很多感受想表达的,但由于时间关系,我几次打断了学生。而写解说词这个环节,其实还是放在第二教时或第三教时更恰当一些。放在第一教时,可能太匆忙了,学生很难写出比较深的感受,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比较有限。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