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谢巍     提交时间:2016-02-25    浏览数:0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能力培养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鼓励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2)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通过阅读学习故都的秋,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教学方法:

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达到了极致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今天,我们来赏析一篇这样一篇美文――《故都的秋》。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和热情坦荡的风格。郁达夫的散文,带有比小说更直接、更鲜明的自叙的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4月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解题

   “故都”表面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秋”确定描写的内容,明确而又深沉。作者在对北平秋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

四、整体把握

PPT播放名家朗读

要求学生思考:1、本文写故都的秋,是紧扣住什么来写的。

               2、理清结构。

明确:1、本文是紧扣“清”、“静”和“悲凉”来写的。

问:故都秋的“清、静、悲凉”表现在作者笔下的那些人事景物上呢?速读课文,找出相应的段落,并概括出5个画面的内容。 

  明确 

1 院中的晨景    

2.)槐树的落蕊   

3 秋蝉的残声  

4 秋雨话秋凉  

5 秋树的奇景  

 

2、结构(投影)

                     感受:“清”、“静”、“悲凉”

      1.对北国之秋的向往:“饱尝”、“秋味”              

总起                            

      2.南国之秋:看不饱,尝不透,赏不足               

                                                      

             1. 院中的晨景     “清”                   

             2. 槐树的落蕊                        抒发了赞美、

      记叙   3. 秋蝉的残声     “静”               眷恋故都自然

             4. 秋雨话秋凉                        风物的真情,

分写         5. 秋树的奇景     “悲凉”             流露出深远的

                                                    忧思和孤独感

             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    

      议论   总是一样的能引起深沉,

             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1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总括

      2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之情

 

  课文鉴赏

1、第一自然段最后说“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这里的“秋味”指的是什么?

明确:秋味即“清”、“静”和“悲凉”。

2、第二段中的“半开半醉”用来形容什么?

明确:形容南方的“秋味”不足,看不饱,尝不透,赏不足。

3.分析秋景图 ,将学生分成五组,每一组负责一幅秋景图,在自由研讨中,思考老师课前布置的有关本部分内容的问题,讨论完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六、具体赏析

院中的晨景

1、请同学朗读该部分

2、本段写了那些景物?这些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这些景物同第一段中那处相呼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体会本段是怎样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

具体物象:破屋 浓茶 小院 碧天 鸽声 漏光 残垣 蓝朵 秋草 

作者欣赏的景物的特点: 

天色——很高很高的碧绿的 ,给人一种明净高爽,天无纤尘之感,写出了“清”。 鸽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写出了“静”。 

本段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与“景”达到完善的交融与统一。

这里,作者让我们看到的是故都小院秋的实景。

教师追问:作者在这里是单纯为了写景吗?

景语皆情语,在清、静、悲凉的景后是一颗清、静、悲凉的心。

——以情选景,情景交融,景语皆情语。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其中“每、总”让我们感受到什么? 

——作者对故都的眷恋。

2 在故都,火一般的香山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何尝不能映照出“秋”的倩影?”文章第三段开头,作者写“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名胜之秋只寥寥数语,为什么写普通院落,市井之秋却不惜笔墨呢?

    明确:名胜之秋是历来文人吟咏的对象,难以表现新意。而且著名景点游人云集,难以表现作者所追求的“清”、“静”,笼罩着淡淡的“悲凉”的意境和感情。而最主要的是,作者凭其敏锐的观察力,从人们熟悉的常景中挖掘出其中存在的特殊意味。使人深切地感受到秋意之于北京,果真是无处不在的。他的色与味来得特别浓,意境与姿态来得特别深沉动人。

 

槐树的落蕊

1请一同学朗读槐树落蕊一段,其他同学把体现秋的清、静、悲凉的句子找出来。

 同学回答,明 确:

清: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静: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2品味这段话,也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体味这其中的情。请同学谈自己的体会 

教师明确:这时的他,早已成为知名文人,正直的他曾多次遭到当局的通缉,人至中年的他“以没有一个归宿为可虑”,193214日他写了幅对联:“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33年的去杭州,天真地想图个消闲自在,圆个名士梦。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年近不惑的他对人生的领悟——悲凉、落寞。但作为爱国的知识分子,他的那份追求并没有泯灭,对脚下泥土的热爱并没有削减。 

由落蕊而自己而时局,一种隐含的忧虑便油然而生,但又不便直说,于是,只好借“一叶知秋”的成语来曲折的加以表达。——以景显情,情景交融 ,情语见景语

 

秋雨话秋凉

1本段如何表现北方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来去突然    

南方的雨没完没了;北方是天阴风来雨下,雨过云卷天晴; 

有味---人们的问答

人的穿着,人的背景,人的动作,人的神态,人的语调。感悟到的是一种悲凉。

像样---息列索落

有风有雨声。

2、在描绘了五幅秋景图后,有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从记叙到议论,是由“”到“神”的一个深化的过程。在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使全文增加了理趣,不仅增强了文采,而且使文章含义更加隽永,耐人寻味。

3、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呢?

    明确:写南国的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北国之秋的“浓”,以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七、 小结 

通过对《故都的秋》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鉴赏品味一篇散文,除了要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外,还要品味文章的精彩语言,把这些精彩的语言抄到摘抄本上并进行仿写,长期以往,假以时日,相信我们也能写出像《故都的秋》这样优美的散文。

 

布置作业

   仿写一个景物片段,把你或喜或悲的感受融入其中。

 

九、总结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 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下面我就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

首先在教学设计上,课前我通过对教材从不同角度的深入的研究,查阅相关的资料,构思出这个教学设计,在这个设计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多媒体技术,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1、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2)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通过阅读学习故都的秋,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教学重难点在讲课文内容之前就和学生提出过,这样做我 觉得可以让学生知道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注重了品读教学,对优美的散文通过品味名家朗读和组织同学诵读,加深对语言的感受。在讲解具体内容中,我设计成分组讨论不同问题,这样可以激发了课堂探讨兴趣,引导多数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加强了师生同学之间的沟通。

其次在教学策略上,我注重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从把握品味语言特色入手,去解读全篇。同时注重了课堂提问,注重了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分组讨论与合作学习中共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共赢意识。但是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加上学生预习课文不是特别充分,对课文不够熟悉,以致于学生对作者的写作目的和作者的情感分析不到位。

最后在教学评价方面,基于这节课师生一起探讨古都的秋景特点,了解作者的写景方法,在讲完主要内容后,我布置给学生一个小练笔,仿写一个景物片段,把自己或喜或悲的感受融入其中。课后,学生积极完成,从学生们的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能达到这个要求,但是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不足,这个有待以后加强训练。而还有少数同学没能写好,还停留在以前的学习状态中,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心情融入到景物中去。

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我会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设计更符合学生心理教案,多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授课内容,灵活机智地调节课堂氛围,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