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林世明     提交时间:2016-02-26    浏览数:0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及策略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突出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通过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免疫有关的问题,利用合理的问题设置主动地探究其科学原理,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需求又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且,科学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理智地运用科学成果的情感和态度,形成关心社会的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联系前面三节有关稳态维持的内容,从现代生物科学的观点出发,突出免疫调节在稳态维持中的重要作用,是个体水平上稳态维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重点难点

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需要从人体的三道防线分别讲述,但由于义务教育阶段有一定的基础,故重点是第三道防线。

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三、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有对艾滋病的了解,社会的关注和媒体的宣传使艾滋病知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合理的问题设置,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高中学生的认知体系基本形成,认知结构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完善。但由于本课时内容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学生们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外,还应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树立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复杂关系。

五、教学策略

(一)教法设计

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时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比如: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艾滋病及其防治方面的资料,围绕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再比如: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疾病启发学生去思考科学家是怎么战胜这些疾病的?再如:在学习器官移植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查资料,分组整理和讨论器官移植在免疫学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及所面临的许多问题。

(二)学法设计

本课时通过设疑导学,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的基本学习方法;通过小组收集、整理、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媒体选择

1、多媒体课件

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

六、教学程序(两课时)

 

 

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问题,自主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

问题探讨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一)流程图

  

问题探讨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问题,自主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作用与区别教师归纳抗原与抗体、B淋巴细胞与T淋巴细胞、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概念的区别———— 

教师详细讲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小结,强化知识的记忆和联系。————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并归纳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的特点及对癌症的认识,逐渐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理智地运用科学成果的情感和态度,形成关心社会的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教学过程:

 

 

程 序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根据收集的资料分组讨论问题

 

 

设置问题:

1.艾滋病的发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主要病症及其危害。

2.我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3.我们应如何对待艾滋病人?

 

 

学生分组讨论。一般形成以下认识:1。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及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2.艾滋病患者是HIV的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

艾滋病是社会关注很强的国际难题,学生已有一定了解,且与自身有很大的关系,有强烈的求知解疑心理,教师此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提出紧扣主题的具有挑战性、探索性的问题,使学生主动去探索。

 

 

 

问题探讨

引入新课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设置问题:

1、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

  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2、人体能靠激素而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3、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

思考回答:

1.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2.不能

3.是

学生已有的神经调节知识可以做出相应的回答。

免疫系统的组成内容学习

 

自学填空

 

 

设置问题:

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       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    、排除     ,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免疫可分为           

2.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学生阅读课本P35,完成填空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能力

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免疫系统的组成

2.教师对上述内容作详细的讲解

在老师的详细讲解下,学生们能清晰地理解各个概念的区别

加深对抽象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二、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内容学习

自学填空

 

设置问题:

1.免疫包括          

2.第一道防线由________和_______构成,第二道防线由________和_______构成。属于     免疫

3。第三道防线属于     免疫

 

 

 

 

学生阅读课本P36,完成填空。

学生可能说不全,老师引导学生补充完整。

 

教师活动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的彩图,并对每幅图片作详细的讲解

 

让学生根据直观的图片,能准确地分辨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让学生根据直观的图片,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印象

第三道防线的作用

一.教师先讲述抗原和抗体这对概念

二.教师在黑板上画图讲解第三道防线的作用,分别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个方面进行,注意每画一个环节都应交待清楚它的作用和特点

三.注意归纳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抗体、淋巴因子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的作用特点并列表比较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

 

 

 

 

学生以听和记忆为主,并做好笔记。

本环节内容抽象难理解,是考试的重点,是学习的难点,因此老师一定要讲清楚,不能含糊。配合多媒体课件能加深理解,提高学习兴趣。

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38,并联系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展开讨论

学生阅读课本P38,讨论并归纳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38

学生阅读课本P38,归纳癌症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免疫学的应用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39,并联系器官移植所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展开讨论

 

 

 

学生阅读课本P39,思考自己作为一个公民,应该为器官移植所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做些什么

使学生逐渐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理智地运用科学成果的情感和态度,形成关心社会的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课堂测评

1.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2.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   )

A.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B细胞  

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3.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 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就是指艾滋病
  • HIV主要由DNA、RNA 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
  • HIV在离开人体后还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

4.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      )

A.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B.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 

C.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 D.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

5.下列过程中不属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 (      )

A.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   B.形成效应B细胞

C.形成效应T细胞         D.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6.给健康婴儿接种卡介苗,目的是使婴幼儿体内产生(      )

A.效应B细胞   B.效应T细胞   C.记忆细胞   D.抗体

7.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      )

A.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影响皮肤再生

8.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      )

A.抑制病菌的繁殖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

C.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  D.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9.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效应B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

D.记忆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B细胞

 

参考答案:1~9  DCAACCBBA

 

七、板书设计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

2.免疫细胞:(1)淋巴细胞: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2)吞噬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

(二)免疫作用的过程

1、体液免疫

   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2、细胞免疫

   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三)自身免疫病。

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

(四)过敏反应:

   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过敏反应的特点:

   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 组织严重损伤。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八、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主要讲述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各种免疫细胞、免疫物质的作用等。

1.从“红丝带”、艾滋病对人类的威胁引入,对艾滋病人的关注。调动了同学们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带着自己的疑惑等待着和老师一起进行探讨,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当然课堂学习的效果自然就上来了。复习免疫的概念和免疫的类型,通过免疫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免疫过程中,机体首先将抗原挡在第一道防线外,个别进入机体的再被第二道防线消灭,极个别的漏网之鱼能给机体造成伤害吗?抗原进入机体以后,机体通过第三道防线与之周旋,首先存在于哪?然后才能进入细胞内,称之为什么方式?有的被体液中的抗体消灭,有的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前者称为体液免疫,后者称为细胞免疫。老师在讲授时先讲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然后在讲授免疫过程的基础上用免疫系统的组成加以总结。这样的调整符合学生探索知识的规律,符合学生认知的水平,因此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非常认可,当然教学效果也就提高了。

2.特异性免疫是本节教学重点内容,其中核心的知识就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它们均包含三个基本环节,即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涉及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等各种免疫细胞和抗体、淋巴因子等免疫物质的作用,它们的作用各不相同,又有一定联系,需要重点识别。免疫细胞有多种,它们在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又各不相同,容易混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辨别,准确理解。借助多媒体动画的仿真演示可以形象表现,之后再借助表格加以对比,可以有效突破这一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很复杂,又是一个微观的动态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可是书上的内容和附图过于简化,反而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教师应多翻阅一些参考书,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拓展深度和广度。不一定要学生记住扩充的知识,只是希望通过这些知识,更好地理解书上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否则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利于知识的掌握。

3.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的关系;了解各种免疫细胞、免疫物质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形成一种珍爱生命、珍爱健康的意识,更好的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三个环节,以及各种免疫细胞、免疫物质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策略上主要采用问题引导、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辅之以讲授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组织学生有效观察、分析、归纳;小组合作,尝试构建概念图,完善知识体系。

阅读课本“体液免疫”部分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4、当抗原已经侵入细胞,存在于细胞外液的抗体就无能为力了,这时怎么办呢?5、这时采取的免疫方式与体液免疫有何不同?在学生观察、分析动画过程的基础上,具体总结、板书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找出它们的关系和规律。现代多媒体教学课件技术提供了我们非常多的现代技术资源,使我们可以将静态的过程动态演示出来,使复杂的过程简单化,学生容易接受,教师容易讲解,教学效果自然提高了。老师在课堂上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讲授,不断地用图表、用视频材料等不断对讲过去的知识进行总结,使学生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比较与免疫有关的细胞;比较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类免疫的异同点。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既各自有独特的作用,又可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一旦免疫系统出现障碍,机体的内环境就会受到破坏,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免疫系统疾病。

我们生活在一个危险的微生物世界里,是生物的进化才使我们具有了这一副坚实的盔甲,我们面对一个这样的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那我们就应该珍爱生命、珍爱健康 !

4.通过问题驱动、比较联系,学生的思维始终跟着老师在走,学生始终在和老师一起完成一种问题的探究过程,在一种创设探究问题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学习到了免疫调节的核心概念和核心理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降低了免疫调节非常难于理解的知识的难度,让学生在轻松的探讨中解决了这个难点,了解到了免疫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内容,也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了真爱生命、珍爱健康的重要意义。教师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也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5.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领悟到以下三种方法:

1)激发求知法:通过“AIDS”的多媒体展示,采用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

2)观察对比法:观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并比较两个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3)推理归纳法: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归纳出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在教学中,发现有些概念的界定比较模糊,如病原体与抗原,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明确。根据以前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可能在如下几个方面理解不够:

第一:第三道防线的是如何进行特异性免疫的;

第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起关键性的细胞(物质);

第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