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冯幸     提交时间:2016-02-26    浏览数:2     

一、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要求: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选自:《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第20页,该条目属于课标主题一“物质”中“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中内容标准的条目1.

二、教材内容: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粒子与宇宙》内容主题 “第一节” 看不见的粒子

三、分析陈述方式、表述结构和关键词

该条目的陈述方式是属于“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它直接说明了学生的学习结果是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表述的结构:四种表述结构中的第一种,即采取了行为表现,具体变现为“行为动词+核心概念”的表述结构。

本条目中的关键词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行为动词是“知道”,二是表述的目标行为条件,反映了学到学习程度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四、核心概念的扩展策略

核心概念的分解是采取了“拆解 ”的策略。

五、行为动词的扩展或剖析

行为动词是“知道”。从行为动词的类型看,属于“知识”的类别,其行为水平属于“了解”水平。具体要求是:学生能够再认或回忆原子和分子的相关经验,能辨认生活中有关分子、原子的事实,会用图形、文字或语言描述原子与分子的模型,具体说出原子、分子模型的特征。

六、行为表现程度的确定

学生学习的行为表现程度与结果是:学生要知道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具体指,学生要认识到物质结构是可分的。了解物质微观结构的工具可以利用电子显微镜等工具。能够知道分子和原子是微小颗粒,尺度的大小约10-10m数量级。不同物质的可以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是间隙的。金属是由原子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可以由更小微粒组成。人类认识微观世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了解卢瑟福的原子行星结构模型。

七、分解后的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石墨在白纸上书写文字,酒精与水试管混合实验操作,能认识到物质间是有间隙的。通过归纳好推理,能够提出分子模型。

2.通过分子模型的建立,认识到物质是有结构的。通过文字说明,学生能认识到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学生能了解到金属是由原子组成。

3.通过物质微观世界的探索物理学史的介绍,学省能了解到认识微观世界的工具是电子显微镜。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是渐进的。

4.通过学生阅读材料,学生能说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5.通过分组的讨论和阅读材料,学生能够用物理的语言描述出原子、分子的模型特点。并用识别原子、分子的模型示意图。

【点评】以上案例基本上能够按照课程目标的分解基本步骤进行了初步分解,分解的思路比较清晰,但是行为动词、核心概念等关键词的分解没有采取列表的方式。从目标的评价看,分解的目标具有很强的可测量性,行为程度表述也比较到位,但是行为条件的分解没有独立分解,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