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刘洋     提交时间:2016-02-27    浏览数:7     

《白杨》教学案例及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白杨的特点
2、这样高大的白杨树生长在怎样的环境里?
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指导朗读)
相机板书
外形                        内在
高大挺秀                 坚强
                             不软弱
                             也不动摇

环境     恶劣
评析:通过复习,将白杨与它生长的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让学生对白杨的特点、品质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新授
1、是啊,在那荒凉的沙漠中,白杨依然长得那样高大挺秀,他就像卫士一样为铁路挡风雨、遮风沙,把自己的根扎在边疆,它在边疆建设者的心中形象更为高大,它是这样形容白杨的:白杨树从来都是这么直……(爸爸的话)
(1)学生齐读父亲说的话;
(2)指导学生读出敬佩之情;
(3)这位父亲的职业是什么?他工作的环境又如何?
学生汇报结果
2、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话
(1)再次朗读父亲说的话。
(2)从父亲和白杨的比较中,你发现了什么
评析:父亲的工作环境和白杨的生长环境是一样的,但父亲和白杨一样,没有在恶劣的环境下退缩,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明白其实父亲对白杨的赞美,实际是对边疆工作者的敬佩。
引导学生回答:父亲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吗?不是的,其实是在表白自己的心。相机板书
3、是啊,多么伟大的一位边疆建设者啊!真为他感到骄傲,同学们,他的孩子们能不能感受到父亲对边疆的这种热忱?不,他们还小,引导学生读出(他们只知道……只知道……只知道……)
(1)学生齐读这段话
(2)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孩子们不知道什么呢?

4、是啊,孩子们不知道的太多了,不知道新疆的荒凉、环境的恶劣,也不知道父亲的伟大,同学们想一想,父亲为什么要带他的孩子去边疆呢?引导学生回答:扎根边疆。
评析:这一问题设计,一是帮助学生理解父亲的心愿。二是让学生再次感悟这位父亲的伟大与无私。
5、学生分小组朗读13—16自然段,思考:
这位父亲的心愿,能实现吗?为什么?
在列车前进的方向的右边,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的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再次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父亲在沉思什么
三、小结
通过学习课文,我想同学们心中有不少的感慨,把你想说的话说给大家听
四、根据板书,理解借物喻人
借  物                        喻  人
 白杨                         建设者

高大挺秀                  扎根边疆      

不择条件                   建设边疆  
生命力强                 
                           

  表白 
大白杨 (戈壁卫士)                    爸爸、妈妈(建设新疆)
小白杨 (迎着风沙成长)              孩子们(去新疆学习)            
    
评析:板书设计简单明了,让学生对白杨的特点一目了然,全文紧紧围绕白杨的特点进行描写,事实上是在写像白杨一样的边疆建设者,学生对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也就理解了。
教学反思

下面我将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这节课的优点和不足:

      结合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鼓励学生自己自主学习,动手让他们自己思考,同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对学生的回答,我没有统一答案,只要他们能结合实际讲出自己的见解,我都予以肯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让学生读中感悟和思考。例如:孩子们不知道什么,学生又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说出自己的见解,有人说:孩子们不知道边疆的环境恶劣,有人说孩子们不知道父亲为什么像白杨一样坚守边疆,有人说孩子们不知道父亲带他们去边疆读书的真正目的……我对他们的答案及时肯定,及时表扬了他们,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这样,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时,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质疑边读边思。答案要有创新,创新从质疑开始,创新的过程要经历积极思维。例如:父亲的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有的学生说能,因为一棵高大的白杨树的右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有人说,能,因为孩子们已经了解了白杨的精神,会向白杨学习。有人说,能,因为他们有一位伟大无私的父亲……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也层出不穷,让我感到特别的欣慰。结合本次的网络培训反思以上教学,以下几点做得还算成功:

1、积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表扬、鼓励为主,肯定学生独特的见解。课堂气氛活跃。
2、问题设计紧密,一环扣一环,每个问题的设计都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3、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展开教学,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和创新能力。
4、板书设计巧妙合理,让学生对借物喻人这种写作手法有初步的了解。
5、抓住了核心问题,突出问题,突破难点。
在这次教学中,我存在以下几个遗憾:
1、整个教学设计较为零散,缺乏整体性。
2、教学时对学生牵得太紧,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积极思考。
3、文中有一个句式练说,“不管……不管……总是……”我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4、对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太少,没有脱离文本,根据学生现在的实际展开拓展,例如:可让学生畅谈:“你父母对你的希望是什么?你如何去实现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在课堂上,朗读训练的力度不够,没有让学生读出韵味,对学生的朗读缺少评价。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做到完美,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