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凌云     提交时间:2016-02-28    浏览数:2     

 

回首反思《<世说新语>两则—咏雪》一课的教学

 

曾经的教学设计思路:

《咏雪》一文出自《世说新语》中的“言语”一门,语言浅易,故事简单。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中,谢家子弟咏雪的事情。文章只是客观地叙写其事,没有任何评论,而这正为学生进行文本的个性解读,提供了极好平台。

在教学中,教者一改以往教师讲解学生听的方式。在学习形式上,设计了“表演式感知”、“探究式鉴赏”、“独立式创作”等三个环节,通过学生表演,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探究式鉴赏中,学生合作探讨,自主生成问题,并选择有代表性、典型的问题放到桌面上,让学生们解疑答问。这篇课文的精彩点在于谢家子弟谢朗、谢道韫,对“白雪纷纷何所似”的不同诠释,而对这两句不同的咏雪句的鉴赏又是这一教学环节的重彩戏,学生在谈自己喜欢的理由的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感悟、自我鉴赏的过程,在思想的交流中也丰满了自己的思想。“独立式创作”一环旨在让学生鉴赏他人诗句之余,也亲自“尝尝梨的味道”,用“_______差可拟”或“未若_______”的句式尝试着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作生动的描述,鼓励学生超越文本,在创作中融入学生对雪、对诗的感悟与智慧。

回忆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看着同学们一双双闪烁着智慧的眼睛,我不由地想起冰心的一句诗:“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 / 含着伟大的灵魂,/ 有着无穷的智慧。”是啊,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明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同学们知道哪些聪明孩童的故事呢?

1、 学生回答自己所知道的古代聪明孩童的故事。(如:孔融让梨、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

2、 导入主题:其实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十二岁当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古代少年。(板书课题:《咏雪》)

3、 学生简介作者及《世说新语》,教师补充。

一、  表演式感知

1、 学生自选朗读方式 ,初读课文,力求把握人物对话语气。

2、 由三名学生表演文中的小故事,请一个同学在台下旁白,表情注意节奏。

(要求:剧中人物语言及旁白均用白话文讲述)

3、 学生自由评议表演的优劣

4、 请一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某些难句的节奏和语调。

5、 全班齐读

二、  探究式鉴赏

1、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质疑,在研讨中有代表性或有难度的问题提交到课堂,全班讨论解疑。

(如:文中的“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谢安“大笑乐”是笑什么,又乐什么?他更欣赏谁的咏雪诗好?

你认为“谢氏一家的家庭氛围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谢朗、谢道韫的咏雪句都用了比喻,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却没说明谢朗的身份,作者有什么用意吗?

……)

2、 教师将问题扼要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自由发言,帮疑惑者解惑。

其中在对谢朗和谢道韫的咏雪的评价中,教师将题目换成了“你更喜欢哪个咏雪句,为什么?”在这一问的辩答中形成了课堂小高潮,这一教学片段实录如下:

师:当谢安问“白雪纷纷何所似?”时,谢朗的回答是“……”

生:(齐声)撒盐空中差可拟

师:“谢道韫的回答是:“……”

生:(齐声)“未若柳絮因风起。”

师:这一次,我们第六组的同学,提了个极好的问题(大家都羡慕地望着受了表扬的第六组同学),那就是这两个咏雪句都用了比喻,一个是比作(生:撒盐),另一个比成(生:因风起柳絮),你更喜欢哪一句呢?(许多小手举了起来)

1:我喜欢“撒盐空中差可拟”,因为盐的颜色和雪一样的都是洁白的,而柳絮就不像,它是灰色的。

(未等该生落座,马上有同学不认同了,急急地把手伸得很高。为了使这种争辩的气氛更浓,我鼓励他们可不举手直接发言,这下教室里的气氛更热烈了。)

2:文中说“雪骤”,说明雪大,下得急,盐较重,它的下降速度很快,与前文内容一致,而柳絮却轻飘飘地,所以我也喜欢“撒盐空中差可拟”,它比喻得很恰当。

3:我不同意这两个同学的观点,因为从开头来看的话,大团大团的柳絮不正像鹅毛般的飞雪吗?盐就不像了,它是细颗粒状的。

4:(反驳似地)请问这位同学,雪下的时候有没有声音?当然有,雪扑籁籁地落下,可以听到沙沙声,盐撒在空中落下的声音和雪是一样的,但柳絮随风而起却不会有声音啊。

5:(不示弱地)可是在很多电视剧中,为什么用盐制作雪景,而不用柳絮呢?难道他们没想到节省点资金吗?

6:(帮腔地)是呀,是呀,若是柳絮可就沾得到处是,恐怕拍《一地鸡毛》这片子还差不多。(全班大笑)

7:而且盐和雪一样可以融化,而柳絮却不能(一些同学面面相觑,面露难色,看来他们陷入了找雪与盐相似点的漩涡,有不同意见的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师:(提醒地)这两句都是咏雪的诗句,从诗的角度谈,又如何呢?(一经点拨,马上有同学举手)

8:我喜欢“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它的语言非常美,而且优雅,读着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雪花仙子在翩翩起舞,而将雪比成“撒盐空中”太土了,太俗了。

9:(连忙地)经这个同学一说,真像是那么回事,这句诗仿佛把人带入了仙境,很有意境。

10(极不认同的):no,no,我劝这两位同学还是从你们的太虚幻境中走出来吧,想想看,漫天飞舞的确美丽,可是雪是上天赐给大地的礼物,它终归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不能像柳絮总那么在空中飞呀飞呀,这不现实!

11:这位同学忘了,老师说过所有的艺术都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都进行了艺术的加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12:对,对,对,李白曾有句诗:“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若依前位同学现实的观点,李白这句诗也该拿来批判批判,可是,它正是运用夸张让我们看到了北方的酷寒。

13:我还有一条证据,可以证明“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那就是韩愈的一个名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可把杨花也就是柳絮比成飞雪,谢道韫为何又不可以将飞雪比成飞天柳絮呢,听说,她还因为这句诗被人称为“柳絮才”呢。

14:(不解地)我还有一点弄不懂,雪是冬天的,而柳絮是春天的啊。

不少同学一起站起来,说起了同一个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补充)正像岑岑将树树雪景比成万树梨花一样,谢道韫将春天的柳絮喻纷飞的雪花,也让人在唯美的意境中,感受了融融的春意,而“撒盐空中差可拟”除了喻体与雪比较接近外,没有更多的含义,读起来也没有“未若柳絮因风起”那样引人回味。在刚才的发言中,我班的许多同学表现了惊人的分析能力,也让我欣赏到了同学们大师般的雄辩口才,我被同学打动,我为同学喝彩!(老师带头鼓掌,学生紧随着热烈鼓掌,大家一脸的欢欣鼓舞。)

四、独立式创作

1、    请学生闭上眼睛想想飞扬的雪花,也用“___________差可拟”或“未若___________”的句式对飞雪作生动的描述。

2、    学生交流。(如:樱花飘飞差可拟;未若梨花漫天飞;撒糖空中差可拟;未若鹅毛当空舞;棉絮纷飞差可拟,未若白蝶翩然舞)

五、结束语:

冰心说得很对:在你们这些小孩子小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智慧,我也用一句话表达我此刻的感受,“聪颖少年何所似,神童曹植差可拟!(生会意大笑)

从教学设计、策略、教学评价三反面进行新的反思:

在这堂课中,教者欣喜地看到了学生可贵的思辩精神和较高的理解与鉴赏能力,欣喜之余,也感触良多,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文本资源,在教学中实现有效对话

《咏雪》一文情节极其简单,许多教师常常十几分钟就指导学生完成了文本阅读,究其原因,教师本人没有强化文本第一位的意识,思维受到“教参”和“传统”的羁绊,常常陷在“结论先行”的定势中,造成了文本资源的浪费,难以真正引发师生有价值的教学对话。《咏雪》中的谢道韫因为“未若柳絮因风起”被人誉为“柳絮才”,可见人们对该句及其人文采的赞赏,但若让学生预先知道这一点,学生必然安于这样的结论,“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的比较就失去了机趣,也激不起智慧的浪花,文本的多重意义也就难在激烈的辩析中一一挖掘出来。

二、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体验,让个体生命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绽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阅读中要说出“自己的体验”“真切体验”与“独特体验”。体验往往是在阅读的瞬间生成,是个体最惬意、愉悦的一刻。

在《咏雪》教学中,教者抓住了容易激发争论的问题:“两句带比喻的咏雪句,你更喜欢哪句”,通过鼓励和取消发言须举手的常例,营造一种思辩氛围,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一问下去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你言我语,不同观点的撞击,让每个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情至深处,有学生竟激动得指手跳脚,有的则是抓耳挠腮,苦思冥想,欲用更充足的理由说服异于自己意见的人。正如宋代诗人曾几所说:“纵横无不可,乃在欢喜处。”学生的一已之见是他个体对文本的阅读体验,无所不可。宋严明《沧浪诗话·诗辩》中有言:“惟在妙悟”,学生以自己的情感,情绪与心灵直接领悟、体证,如在对两句咏雪诗的鉴赏中,学生竟能从形状、声音、重量、飞行路线、可否融化、语言、意境,甚至从古诗、电视剧的道具中多方面求证,其个体阅读中瞬间呈现的巅峰状态的体验,蕴含着学生独特的智慧与创新的萌芽。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让个体生命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绽放。

2015年